你每天开车上下班,可能只觉得自己在控制油门和刹车,殊不知,车子旁边早已悄悄地“做笔记”了。
你每次拐弯的幅度、踩刹车的力度,甚至迟疑那么一秒钟要不要换道,它都默默地记在“脑袋”里了。
1
特斯拉大佬马斯克在9月10号的All-In科技峰会上说了句狠话:今年年底,特斯拉的车子会有点儿像“有意识”似的。
这话听着怪神秘的,不过仔细掰扯掰扯,根本不是车子真有啥意识,反倒是“强化学习”这门AI技术,眼看着要在开车这事儿上大展拳脚了。
先得弄明白个核心问题:如今的智能车,到底咋“学开车”的?
过去那些辅助驾驶,说白了就跟“抄作业”一样。
AI盯着咱们开车,看见“红灯就刹车”“转弯得打转向灯”这些动作,学着模仿,这就是所谓的“模仿学习”。
就像娃儿抄作业,老师咋写他就咋抄,永远赶不上老师的水平。
碰上那种连老手都头疼的场景,比如电动车突然窜出来,AI更是一头雾水,因为它根本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强化学习有点不同,它让AI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想象一下,把AI丢进一个巨大的驾驶模拟器,最开始那水平肯定差得一塌糊涂:撞墙、闯红灯、逆行,错得一塌糊涂。
每次出错就扣分,开得稳当、躲开风险就能加分。
一练上千上万遍,那神奇的事儿就来了:AI不仅掌握了基础操作,还琢磨出人类都没想到的小妙招,
譬如遇上堵车,咋样潇洒地插队变道,关键时刻反应比人快半秒,连在复杂的路口都能算出最合适的路线。
这技术早就在围棋界展现过威力。
2016年AlphaGo打败李世乭,还是靠着人类棋谱当“课本”;
到了2017年,AlphaZero完全靠自己和自己对弈,压根儿不靠人类棋谱,短短21天就甩开之前版本好几条街,能轻松打赢柯洁那样的大高手。
如今,这套思路被全盘搬到了开车这件事上头。
眼下,中美俩家伙在这档子事上使足了劲儿,一头是特斯拉的FSD,另一边就是国产的Momenta R6。有趣的是,俩人都瞄准了同一条路子——先让强化学习上车大批量量产。
2
它俩还有个共同点哈,都选用了“端到端”这种架构。
过去的辅助驾驶就跟流水线似得:先认清障碍物,再算跟车距离,紧接着规划路线,最后掌控方向盘,哪一步都得人工调校,一个环节都不能少。
“端到端”这玩意儿,好比个万能大厨,直接把传感器抓来的“生料儿”(像摄像头拍的影像、雷达测的距离啥的)变成“成品”(打方向盘、踩刹车),中间的步骤全靠它自己琢磨打理,没人得瞎搅和。
可这俩玩意儿练习的“环境”差得远着呢。
特斯拉FSD是在美国的马路上磨出来的,那边规矩挺简单,路上行人和电动车不多,道路标志也都统一,就好比在规整的棋盘上走棋,难度不大。
FSD在高速上开得稳当得很,可要是在中国这地儿一用,就有点跟不上节奏了。
今年2月,特斯拉好不容易把FSD带进中国,可惜定位就摆明了是“辅助驾驶”,并非真正的“全自动”。
还闹出不少小状况:比如对咱们这儿的路口标志不太熟悉,一碰到电动车乱窜就有点慌了神。
MomentaR6就是在这鬼一样的中国路况里磨炼出来的。
你说说,咱们这路上啥玩意儿没见过?汽车、电动车、自行车、人一块儿挤在一条道上,偶尔还得碰上临时施工占路,有的路口车道线都蹭没影了,

R6就是在这种乱七八糟的环境里磨炼出来的,碰上那些“神操作”的场面,简直稳得一批。
比方说遇到有人抢道、突然探个头、盲区里猛地窜出个车,它总能迅速判断,开起来比老司机还带感,油门刹车踩得贼顺溜,绝不忽快忽慢。

眼下Momenta的技术已经搭载到别克至境L7这车上,能做到城市NOA“无缝接力”,一点都不卡壳。
说白了,在市区开车,它能帮你全程规划好路线、自动变道,就连中国那复杂的高速ETC也能精准识别,哪怕车道线模糊,也能准确找到入口。
3
说实话,回头看看刚提的问题,你的车正在悄悄“充电”。不仅学得快,甚至还悄悄地甩开了咱们人类。
特斯拉虽然先行一步,可中国的技术却是在“最复杂的路况”里锤炼出来的,更贴近实际需要。
说不定哪天你开车,过那复杂路口,车都比你稳当;遇上加塞,也能比你玩得溜溜转。
到时候你就懂了,马斯克说的“有意识”可不是吹的,强化学习真是把开车这事儿给改了,从以前自己开,到现在车帮你“开得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