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摩托车重新回到了很多人的视野里。
它不再仅仅是八九十年代那种简单的代步工具,更成了一种代表着自由和个性的生活方式。
在众多车型中,巡航太子车以其帅气复古的造型和相对舒适的骑行姿态,吸引了大量爱好者。
而在国产巡航车里,钱江旗下的闪系列可以说是一个绕不开的选择。
特别是闪150和闪300这两款车,它们的价格一个在一万三千元左右,一个在两万四千元上下,正好卡在了许多人入门和进阶的预算门槛上,这就让很多人犯了难:多花这一万多块钱,从150升级到300,到底值不值得?
这笔钱究竟换来了什么?
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两台车放在一起,仔仔细细地聊一聊,帮大家理清思路。
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两款车在设计初衷上就有根本的不同。
闪150的定位非常明确,它就是一台为城市通勤和新手入门打造的轻便型巡航车。
它的核心是一台150cc的单缸水冷发动机,能提供大约17匹的马力。
这个动力数据听起来可能并不亮眼,但关键在于它的体重控制得非常好,整备质量只有137公斤。
这个重量对于新手或者力气不大的朋友来说特别友好,无论是在拥挤的停车场里挪车,还是在窄巷子里掉头,都不会感到吃力。
再加上它715毫米的座高,即便是身高一米六的骑手,也能很轻松地双脚着地,这种踏实感对于建立骑行信心至关重要。
闪150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它惊人的续航能力。
官方数据显示,它的油箱容量有14.7升,而百公里油耗只有2.5升左右,算下来一箱油理论上能跑接近600公里。
这意味着,如果你只是每天上下班代步,可能一个月都不用去一次加油站,这种省心省钱的特性,对于讲究实用的用户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
在配置上,它也给得很足,前后碟刹配上了双通道ABS防抱死系统,这是非常重要的安全配置,全车也都是LED灯源,高配的皮带传动版还升级了全彩液晶仪表和抓地力更好的轮胎,可以说在1.3万这个价位,它给出了满满的诚意。
接着我们再来看闪300,它代表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追求。
如果你觉得骑摩托车不仅仅是为了“走”,更是为了“玩”,那么闪300可能更符合你的期待。
它最大的不同,就是那颗296cc的V型双缸发动机。
在巡航车的世界里,V型双缸发动机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不仅能提供更强的动力——最大马力达到了30.7匹,几乎是150的两倍,零到百公里加速时间也进入了10秒俱乐部——更重要的是它能带来独特的声浪和运行质感。
那种怠速时“哒哒哒”的马蹄音,以及加速时浑厚有力的排气声,是很多巡航车迷所钟爱的。
虽然它的车重增加到了163公斤,但座高反而更低,只有700毫米,对身高的包容性更强。
当然,更强的性能也意味着更高的代价。
它的百公里油耗上升到了3.6升,比150高出近一半,但油箱容量反而还小了一些,只有13.5升,这就导致它的续航里程缩短到了375公里左右。
在配置上,闪300则更进一步,它增加了TCS牵引力控制系统和滑动离合。
TCS在雨雪天气或者路面有沙石的情况下非常有用,能有效防止后轮因为动力过大而打滑失控,是一项能救命的主动安全技术。
而滑动离合则能让换挡过程更平顺,减少降挡时的顿挫感。
更值得一提的是,闪300还提供了一个AMT手自一体变速箱的版本,不需要捏离合换挡,拧动油门就能走,这对于那些厌倦了城市拥堵路况下频繁操作离合器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一种解放。
说完了纸面上的数据,我们再来谈谈实际骑行中会遇到的一些真实感受,也就是它们的优缺点。
闪150作为一款经济型车,它的妥协之处也很明显。
由于是单缸发动机,当车速超过每小时65公里后,车身的震动会变得比较明显,长时间高速骑行的话,舒适度会下降。
它的换挡平顺性一般,需要骑手用更柔和的动作去适应。
另外,有用户反映夜间大灯的铺路效果和亮度只能算够用,后座空间也比较狭小,短途带人可以,长途旅行的话后座乘客会比较辛苦。
一些车身的工艺细节,比如焊缝的处理,也能看出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算不上精致。
而闪300的“代价”则体现在另一方面。
它的AMT版本虽然方便,但在极低速蠕行时,偶尔会出现轻微的顿挫,需要适应。
V缸发动机在高转速区间,比如超过6000转后,震动也会加剧。
在操控稳定性方面,虽然日常骑行足够,但在高速过弯等极限状态下,与价格更高的同级别日系合资车相比,还是能感觉到一些差距。
而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它的续航。
油耗高、油箱小,使得它需要更频繁地进出加油站,如果是长途摩旅,就需要提前规划好加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便利性。
从市场的角度看,这两款车的存在也反映了当前国内摩托车消费的两种趋势。
根据2025年上半年的数据,150cc级别的摩托车销量依然在增长,说明它仍然是市场的主力,是大多数人解决日常出行需求的首选。
但与此同时,250cc及以上排量的车型增速更快,这表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追求玩乐属性,消费升级的趋势非常明显。
闪150在国内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力帆K19等车型,相比之下,闪150在车重和油耗控制上做得更好。
而闪300则直接对标本田CM300这样的国际品牌产品,虽然在品牌底蕴和品控细节上还有差距,但它凭借着V型双缸的独特卖点、更丰富的安全配置以及近一万元的价格优势,展现了国产品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这一万多元的差价到底该怎么选?
其实答案就在于你自己的需求。
如果你的预算非常明确,就是1.5万元以内,买车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每天上下班方便,偶尔周末去周边转转,并且你是一个新手,或者更看重车辆的轻便易控性,那么闪150是一个非常理智和划算的选择。
它能用最低的成本,满足你绝大部分的日常需求。
反之,如果你愿意为了更好的动力、更悦耳的声浪和更刺激的加速感多花一些钱,你经常需要跑山路或者快速路,对TCS这样的安全配置有硬性需求,或者你就是想体验一下自动挡摩托车的轻松惬意,那么闪300带来的体验提升,是完全值回这一万多元票价的。
这笔钱,换来的是从“实用工具”到“好玩玩具”的转变。
最终的决定权,在于你更看重的是省下来的钱可以加好几年的油,还是愿意为那份双缸的轰鸣和多一重的安全保障买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