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车现在多少钱?”
“一口价,7万9千九,直接开走!”
销售小张坐在4店展厅里,头一次不用跟客户掰扯“指导价”“优惠价”“落地价”的区别。他面前摆着一块醒目的广告牌:大众途岳新锐,限时7.99万起。
这个场景发生在去年9月。当时,上汽大众突然甩出一张“王炸”——原本指导价12.59万元的紧凑型SUV,直接砍到7.99万起步,还送终身动力总成质保。消息一出,全国4S店的电话被打爆,首月订单冲到2万张。一位老销售感叹:“我卖了十年车,没见过这么疯的场面。”
1\. 从“指导价”到“一口价”,合资车被逼上梁山
合资车降价,从来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过去,消费者想拿到“真实底价”,得跟销售斗智斗勇:先假装去隔壁丰田看卡罗拉,再回来假装接个电话说比亚迪销售催订车,最后还得演一出“今天订不了,明天再来”的戏码。结果销售一跺脚:“哥,我再给您申请2000油卡!”
这种“砍价马拉松”,在新能源车崛起后彻底玩不转了。去年,一位网友分享真实经历:他在日产4S店和轩逸销售拉扯三小时,好不容易谈到裸车8万,出门左拐进了比亚迪4S店,销售直接甩出一张报价单:“秦PLUS DM-i,79800,不用谈。”
数据更残酷。2024年1-7月,日系三强之一的天籁销量同比腰斩,在轿车排行榜上掉到第44名,被比亚迪汉、帕萨特远远甩在身后。曾经月销3万辆的卡罗拉,现在月均不到1万台,展厅里看车的人还没销售多。
“再不降价,展厅都要长草了。”一位合资品牌区域经理私下说。于是,从大众到日产,从丰田到别克,合资车集体掀桌子:朗逸新锐5.99万起,轩逸经典6.98万起,昂科拉PLUS直接干到7.99万。用网友的话说:“以前是‘油比电贵’,现在是‘油比电便宜’。”
2\. 4S店的“花式套路”,正在被撕开口子
价格战打响了,但4S店的老毛病没改。今年2月,东风日产高调宣布“全系一口价”,轩逸经典6.98万起。脖子哥去探店时发现:裸车价确实降了,但销售递上的报价单写着“落地价7.8万”。多出来的8000块,包括3000元“服务费”、4000元“精品套装”,甚至还有980元的“上牌跑腿费”。
更离谱的是选装项目。3980元的“原厂龙膜”,业内人士透露成本不到300块;6888元的“GPS防盗”,某宝同款标价499;就连脚垫都要收1280元,而车主群里的建议是:“拼多多68包邮,质量一模一样。”
不过,这次消费者没那么好忽悠了。在凯迪拉克4S店,销售明说:“厂家盯着呢,谁敢乱加价就罚10万。”比亚迪的客户更直接:“送保养就要,加装潢免谈。”一位刚提了途岳新锐的车主晒出账单:“7.99万裸车+4500保险+500上牌,别的全砍了,销售脸都绿了。”
3\. 价格战背后,一场行业大洗牌
这场降价潮,本质上是中国车市话语权的转移。十年前,合资车靠着发动机、变速箱的技术壁垒,把朗逸、轩逸卖到15万还有人抢。如今,比亚迪的DM-i混动技术、长安的蓝鲸发动机、吉利的雷神电混,让“三大件”不再是合资车的护城河。
市场数据说明一切:2024年1-8月,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冲到63.4%,合资车集体缩水3个百分点。就连大众这样的“老大哥”,也不得不承认:“得用价格换时间,等我们的新能源车跟上来。”
但消费者已经用钱包投票。在武汉车展上,一位大叔站在日产展台前嘀咕:“轩逸6万多,比国产车还便宜。”他犹豫半天,最后走向隔壁的比亚迪展台:“再便宜也是油车,不如加点钱上电车,省油钱。”
4\. 未来的4S店,还能玩什么套路?
眼下,4S店正在经历阵痛。以前靠信息差赚钱,现在抖音、小红书上的“买车攻略”比销售话术还专业;以前贷款返点是暴利,现在年轻人直接全款提车;以前加价卖装潢,现在车主提车第一件事就是撕掉4S店的“原厂膜”。
某合资品牌销售总监坦言:“现在卖车根本不赚钱,全靠厂家返点活着。”但压力也在传导——今年6月,长安马自达销量暴跌25%,尽管昂克赛拉降价到5.99万,消费者依然不买账:“套路太多,不如直接买国产。”
不过,行业正在出现新变化。凯迪拉克要求全国统一售价,违者重罚;比亚迪开放经销商自主定价权,但严查捆绑消费;日产则尝试“线上下单,线下提车”,把价格完全透明化。一位从业15年的老销售预测:“未来3年,至少30%的4S店会关门,活下来的必须转型成‘汽车便利店’。”
结语:消费者正在“重新定义”汽车市场
价格战打到这个份上,7.99万的合资车到底值不值?一位提了途岳新锐的车主算过账:“后悬架是扭力梁,车机不能联网,但发动机终身质保,开五年卖掉也亏不了多少。”另一位放弃轩逸选择秦PLUS的年轻人说:“省下2万油钱,够我换两部iPhone。”
这场混战中,真正的赢家或许是消费者。当合资车放下身段,当4S店套路失灵,当“指导价”变成“一口价”,人们突然发现:原来车价可以这么透明,原来买车不用斗智斗勇。正如一位网友的评论:“感谢国产车,让我们用白菜价开上了德系、日系。”
而历史的车轮还在向前。下一个被颠覆的会是谁?或许正如某车企高管所说:“没有永远的套路,只有跟不上时代的傲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