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汽车买后必看,4大缺点曝光,你后悔了吗?

这几年,你要是问身边想买新能源车的朋友,十个里头得有八个都琢磨过增程式汽车。

这玩意儿听起来简直就是为了解决咱们中国家庭的用车痛点量身定做的:平时在城里上下班,就当个纯电车开,安安静静的,电费又便宜,一个月下来可能就百十来块钱,比坐地铁都划算。

真到了逢年过节,要拖家带口跑个长途回老家,也不用在高速服务区跟人抢充电桩,心里发慌,直接加油就行,跟开油车没两样,彻底告别了所谓的“里程焦虑”。

增程式汽车买后必看,4大缺点曝光,你后悔了吗?-有驾

这种既能享受电动车的低成本和驾驶感,又能拥有燃油车的便利性,听着就让人心动,感觉是抓住了未来出行的完美密码。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常常骨感。

随着第一批吃螃蟹的车主们用车时间越来越长,网上抱怨和后悔的声音也渐渐多了起来。

很多人开了一两年后才发现,这个当初看起来像“全能选手”的增程式汽车,实际上在很多方面都有些“拧巴”,甚至有些当初最吸引人的优点,在实际使用中也变了味。

那么,这阵风到底是怎么刮起来,又为什么现在有不少人感觉被“坑”了呢?

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了,好好聊聊这背后的门道。

首先得从增程式汽车的工作原理说起,这也是它所有优缺点的根源。

说白了,增程式汽车本质上就是一辆纯电动车,它的轮子永远是由电机来驱动的。

那发动机是干嘛的呢?

它不直接参与驱动,而是像个“随车充电宝”,只负责烧油发电,然后把电存到电池里,再由电池供给电机。

这个过程听起来挺巧妙,但问题也出在这里。

能量从汽油的化学能,到发动机的机械能,再到发电机的电能,最后充入电池再释放出来驱动电机,这么一长串流程走下来,每一步都会有能量损失。

增程式汽车买后必看,4大缺点曝光,你后悔了吗?-有驾

这就好比一笔钱,经过好几个中间人转手,每个人都抽点佣金,最后到你手里的自然就少了。

这种“脱裤子放屁”式的能量转换,在物理学上就决定了它的总效率不会太高,尤其是在特定工况下。

这直接导致了最让车主们头疼的一个问题:高速油耗。

很多人买它就是冲着省油去的,结果一上高速就傻眼了。

为啥呢?

你想想,增程式汽车身上背了多重的东西啊?

它既有纯电车那套沉重的电池包和电机,又有燃油车那套发动机、发电机和油箱。

两套系统加起来,车重轻轻松松就超过两吨半,比同级别的燃油车重了好几百公斤,简直就是个“重量级选手”。

在市区里走走停停,电动机效率高,这点重量还不算太明显。

可一旦上了高速,需要持续不断地大功率输出,问题就暴露了。

特别是当电池电量比较低的时候,那个通常排量不大的发动机就得一边拼命发电,一边还要满足车辆高速行驶的巨大电能消耗,基本上是满负荷运转,那油耗能不高吗?

很多车主反映,在高速亏电状态下,百公里油耗跑到八九升甚至更高是常有的事,比很多2.0T的燃油SUV还要费油。

这种感觉,就像你为了省钱特意去办了张健身卡,结果发现每天去健身房来回打车的钱比卡费还贵,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增程式汽车买后必看,4大缺点曝光,你后悔了吗?-有驾

除了油耗这个“大头”,购车成本和后续的维护保养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因为结构复杂,增程式汽车的制造成本天然就比纯电车和燃油车要高,这直接反映在了售价上。

你多花了好几万块钱买了一辆增程式,心里盘算着靠省下的油钱把这个差价赚回来。

但根据前面的分析,如果你经常跑高速,这个省油的愿望可能就要落空了。

就算你主要是市区通勤,要开上好几万甚至十几万公里才能慢慢填上这个购价差。

更麻烦的是保养,你以为买了新能源车就跟换机油、机滤这些事说再见了?

增程式告诉你:想得美!

它那个发动机,虽然不直接驱动车轮,但它也是个正经的内燃机,该做的保养一样都不能少。

这就意味着,你既要操心电池的健康状况,担心它的衰减,还得定期像伺候油车一样,给发动机做保养,时间和金钱成本都是双份的。

再来说说日常的驾驶体验。

增程式汽车开起来有一种奇特的“割裂感”。

在电量充足的时候,它就是一辆纯粹的电动车,起步快,加速顺滑,车内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那种高级感确实很棒。

增程式汽车买后必看,4大缺点曝光,你后悔了吗?-有驾

但是,当电池电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发动机突然启动介入工作的那一瞬间,一阵“嗡嗡”的噪音和随之而来的轻微抖动会瞬间打破这份静谧。

这种感觉,就像你正在一个安静的图书馆里看书,旁边突然有人打开了手持小风扇,虽然声音不大,但足以破坏整个氛围,把你从高级的电动车体验瞬间拉回到传统的燃油车时代。

还有一个隐藏得比较深,但可能后果更严重的问题,就是电池寿命。

很多增程式车主都有一个共同的用车习惯,那就是“能用电就绝不用油”,恨不得把电池的每一度电都榨干,直到发动机强制启动。

这种频繁的“深度放电”,对锂电池的伤害是很大的。

相比之下,纯电动车的车主因为有里程焦虑,反而会养成“浅充浅放”的好习惯,这对延长电池寿命非常有好处。

因此,理论上说,在相同的使用年限里,增程式汽车电池经历的完整充放电循环次数可能会远高于纯电车,这无疑会加速电池的衰减。

而换一块动力电池的费用,至今仍然是一笔足以让任何一个普通家庭肉疼的巨款。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说增程式汽车一无是处。

实际上,它在中国的诞生和火爆,恰恰体现了我们中国汽车品牌的智慧。

在那个充电桩还没普及、消费者对纯电车里程焦虑普遍存在的特定发展阶段,以理想、问界为代表的国产品牌,敏锐地抓住了市场的最大痛点,推出了增程这种“过渡性”的解决方案。

它用一种巧妙的方式,让消费者提前体验到了电驱动的优势,同时又保留了加油的便利,堪称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市场策略。

它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教育了市场,也为自身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和用户基础。

这本身就是中国汽车工业在面对能源转型时,一种实事求是、灵活变通的创新体现。

只是随着充电设施的日益完善和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增程式这种方案的历史使命或许正在慢慢走向终点,它的一些固有缺点也开始在更广泛的用户群体中显现出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