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相信不少朋友都感觉到了,马路上的气氛好像有点不一样了。
骑着电动车或者摩托车出门,总感觉路口的交警大哥眼神比平时要锐利几分。
各种关于电动车要严查的消息在亲戚朋友间传来传去,有人说九月一号是个大限,有人说罚款特别狠,还有人说连车都可能被扣。
大家心里都犯嘀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咱们天天代步用的“小毛驴”,以后还能不能好好地骑了?
今天,咱们就坐下来,用最实在的大白话,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好好捋一捋。
首先得明白,这阵风不是凭空刮起来的,更不是为了给大家添堵。
您想啊,现在咱们国家路上的电动自行车有多少?
说出来吓一跳,保有量早就超过了三个亿,差不多每三四个人里就有一辆。
这给大家的日常出行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买菜、上班、接送孩子,都离不开它。
但是,车子一多,问题也就跟着来了。
闯红灯的、逆行的、在机动车道里乱窜的,还有些车子改装得像“风火轮”一样快,这些乱象导致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是蹭蹭往上涨。
为了大家伙的生命安全,为了让马路不再那么险象环生,国家出手进行规范管理,是迟早的事,也是一件必须要做的好事。
这套严格的管理办法,说白了,就是为了保护我们每一个人。
那具体都查些什么呢?
咱们就从最要紧的几个方面说起。
第一个,就是给你的车上个“户口”,也就是挂牌照。
以前很多人买车回来,车把一拧就上路了,根本没想过挂牌这回事。
现在不行了,无论是哪种电动车,都得有个合法的身份牌。
这个牌照还不是随便挂的,里面有讲究。
如果您的车子有脚蹬子,速度最快不超过二十五公里每小时,车身也比较轻巧,那它就是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应该挂绿色的牌照,这种车属于非机动车。
可如果您的车子速度快、个头大,没有脚蹬子,那它很可能就被划到电动摩托车的范畴里了,需要挂蓝色或者黄色的牌照,跟摩托车一样,按机动车来管理。
至于那些不符合新国标的旧车,很多地方给了个过渡期,发了临时的牌照,但这个临时牌照是有“保质期”的,到期就作废,车也就不能再上路了。
为啥非要挂牌?
道理很简单,就是为了“责任到人”。
一辆没牌照的车,万一出了事儿跑了,找起来跟大海捞针一样,受害人找谁说理去?
有了牌照,一查就知道车主是谁,谁的责任谁来负,这才能有个保障。
第二个,也是最多人糊涂、最容易“踩坑”的地方,就是驾照问题。
很多人都觉得,我连汽车都会开,有C1驾照,骑个小小的电动车或者摩托车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这个想法可是大错特错了。
交通法规里有个词叫“准驾不符”,说得清清楚楚,你的C1驾照,只能开小型汽车,开不了任何一种摩托车,哪怕是看着很小巧的电动轻便摩托车也不行。
你要是想骑摩托车,就必须去考专门的D证、E证或者F证。
要是拿着C1本子去骑摩托车被抓到,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这不算是普通违章,性质等同于“无证驾驶”,罚款最高能到两千块,而且你的C1驾照还要一次性被扣掉九分!
一年的驾照总共才十二分,这一下就给扣得差不多了,真是亏大了。
有人可能会抱怨,这规定也太死板了。
其实不然,开汽车和骑摩托车,看着都是在路上跑,但需要的驾驶技巧完全是两码事。
汽车是“铁包肉”,四个轮子稳稳当当;摩托车是“肉包铁”,全靠驾驶员用身体来找平衡,操作和处理紧急情况的方式天差地别。
让一个只学过开四轮车的人直接去驾驭两轮车,风险实在太高。
再说说改装车的问题。
有些年轻人追求刺激,喜欢把电动车限速解了,跑得飞快;有些外卖小哥为了送餐效率,偷偷换上大功率的电机和电池;还有人觉得原厂灯不亮,自己加装刺眼的爆闪灯,或者为了夏天不晒,安个大大的遮阳伞。
这些五花八门的“魔改”,现在都成了严查的重点。
而且这次不光是查车主,更是从源头抓起,连那些提供改装服务的店铺都要被严厉处罚,罚款金额非常高。
为什么对改装这么“狠”?
因为每一样改装背后都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速度提上去了,可车子的刹车、车架根本承受不住,遇到情况根本刹不住;私自换的电池,质量参差不齐,线路一短路就可能着火,这样的新闻我们看得还少吗?
至于那个遮阳伞,看着是挺凉快,但一阵横风过来,车子立马失去平衡,非常容易翻车。
这些都不是闹着玩的,都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经验。
还有就是载人的规矩。
电动自行车按照规定,只能载一名十二周岁以下的儿童。
很多家长觉得不方便,我孩子都上初中了,就超了一岁,难道就要自己走路去学校吗?
这个规定确实让一些家庭感到困扰,但它的出发点还是安全。
孩子的体重和身高,直接影响车辆的重心和刹车性能,十二岁是个经过科学测算的分界线。
而摩托车后座也只能坐一个人,像有些人开着三轮摩托车,货箱里还坐着好几个人去赶集,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货箱是用来拉货的,没有任何安全措施,一旦发生追尾或者侧翻,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面对这些严格的新规定,大家心里有些抱怨和不理解,也是人之常情。
有人觉得影响了生活便利,有人觉得对上了年纪的人不太友好,考个驾照还要年审,太折腾了。
这些声音确实值得我们思考,管理部门在严格执法的同时,是不是也能多一些人性化的考量,比如给老年人提供更便捷的考试服务,或者在一些特定区域设置更合理的过渡方案。
但是,作为交通的参与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明白一个最根本的道理:所有的规则,最终目的都不是为了罚款和为难谁,而是为了保护路上的每一个人。
安全,永远是回家最近的那条路。
所以,大家还是抽空赶紧检查一下自己的车子吧,看看牌照合不合规,驾照有没有问题,那些不安全的改装件赶紧拆掉。
别等到被交警拦下,收到罚单才后悔。
建立一个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和遵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