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车神话破灭,中国品牌出海,比亚迪巴西销量创新高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车是一种“耐用品”。“日系车能开40年”的神话,几十年间被无数老车主津津乐道。只是,如今这句话听起来,更像老父亲嘱咐你买房要朝南、结婚要找实在人的温情劝慰——或许对,也未必合时宜。互联网时代里,谁还真把车当“传家宝”?手机三年一换,车没人安心用十年。人们更关心的是:三年不会过时,五年不被OTA升级甩下,最好永远不用进修理厂跟大师傅聊相亲对象。

日系车神话破灭,中国品牌出海,比亚迪巴西销量创新高-有驾

丰田章男,这位“日本制造”的活招牌,不久前再次续任,仍旧老调重弹“多路径战略”——别指望他突然全力电动化,发动机、混动、氢能源都要“雨露均沾”,毕竟卖得掉才是爷。本来一切如旧,偏偏同个时间点,马斯克在X平台上一句“中国车企已实现超越”,把日系车吹了半个世纪的泡泡扎破——这不是恭维,而是产业地震的先兆信号。

日系车神话破灭,中国品牌出海,比亚迪巴西销量创新高-有驾
日系车神话破灭,中国品牌出海,比亚迪巴西销量创新高-有驾

让我们抛开粉圈情绪,直接看最新数据:2024年1-4月,比亚迪在巴西卖了一万八千辆,单靠海鸥一款小车,就捅破了当地畅销榜冠军的铁律;在泰国,中国品牌新能源份额冲到七成多,而丰田的纯电车型几百台起步,连自己销售群都吐槽:“问的人多,刷卡的少。”时代变了,神话终于窒息。

日系车神话破灭,中国品牌出海,比亚迪巴西销量创新高-有驾

老神话是怎样倒下的?剖开来看,痛点有三。

首先,技术代差赤裸裸。丰田的混动技术再烧油省,与中国自主品牌的新一代插混车型比起来,纯电续航、能耗比、智能座舱全面落后。就拿车载芯片来说,国产车型半年上新,十几万的车已经刷上高算力方案,日系合资还在用三年前的“老古董”,导航地图得去4S店抱着U盘更换,这场景堪比用BB机盲打微信。

其次,场景细节被反向拿捏。东南亚终年高温,座椅该做通风不是加热;中国品牌想尽办法:“后排来个小冰箱”、“副驾能折小茶桌”、“后备厢灯随手拆”,这些不起眼的小巧思,往往比动力参数更打动老百姓。看腻了“板正”的设计,当地人第一次坐进中国新能源车:USB口多、空调制冷快、空间设计灵活、OTA升级送到家,才明白这里头的细致谋划和用心。

再来看质保和产品生命周期。国产品牌喊出“三电终身质保+全车OTA”,直接告诉用户,“你担心的我全兜底,还能让你车越开越新。”而日系还在扯“电池不容易坏”,跟当年诺基亚宣称“手机是接打电话的”如出一辙。时代的脚步不会停下来等人的,每一次技术迭代,都是生死牌桌的重新洗牌。

有人质疑,中国车出海靠的只是便宜。别急着下判断。在英国,融合欧规的MG4,挂牌价格比大众ID.3还贵,但硬生生抢下年度纯电销量冠军。在匈牙利,蔚来换电站已落户宜家广场,品牌形象完全换了画风。便宜固然可喜,高性价比与实用体验才是真正击穿市场的杀手锏。

提到保值率这个痛点,曾经日系车三年七成残值是“金漆招牌”,如今二手车商问得最多已变成“这车电池还能跑多远?”有调查显示,同样三年车龄的国产汉EV残值依然过六成,老牌燃油轿车却滑落到五成五。消费者心态早已完成一次无声转型:机械耐用性让位于数字升级与数据透明。

日系车神话破灭,中国品牌出海,比亚迪巴西销量创新高-有驾

写到这里,不禁回想起在东南亚遇到的一个新鲜案例。越南河内机场,出租车队昔日一色凯美瑞,今年却混进深蓝、广汽埃安。因为中国新能源车USB多、空调猛、油耗省,能覆盖更复杂的机场需求。这些微小的改进,恰恰反映了产品思维彻底换挡成“以人为本”,比大喊耐用管用多了。

当“能用四十年”的神话遭遇“用着爽三五年”的现实,决定权极其明显地倒向后者。汽车已然变成一件年年进化、功能升级的数码类商品,折旧算法、升级频率、用户体验,决定了能否坐上时代班车。

日系车神话破灭,中国品牌出海,比亚迪巴西销量创新高-有驾

丰田章男们当然还可以守住发动机,正如柯达可以死守胶卷感光度。但你再怎么固执坚持,故事的结局其实早已写好——创新与用户体验才是活下去的关键词,逆历史潮流而动,只会从神坛跌落到时代博物馆。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