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车换电车细算账,保值率低体验差,日常用车需慎重

一定要听劝了,油车换电车,开了两年才后悔得晚!

过去两年,有太多人为了新能源潮流头脑一热,把自己的燃油车换成了电动车。结果,唱着“环保节能”高歌猛进,最后回头一算账,哎呦,家里那台油车不但省心省钱,就连面对二手市场都比电车争气。说出来都是血泪史,只能用这几个字总结:教训惨痛,钱包大亏!

别以为我危言耸听。最近一个论坛兄弟发帖,说自己两年前在补贴诱惑下拔草电动车,每月还着贷款,以为自己开上了高科技,谁承想,每月那比油车还高的折旧费和日益飙升的保险费用,一下把他从科技梦拉回现实。去年朋友18万落地买的新电动车,如今到车贩子那里,9万报价还得附带一句“只限今天”,配合秒杀感满满。保险费年年涨,省下来的油钱直接被保险公司乐呵呵收走。

油车换电车细算账,保值率低体验差,日常用车需慎重-有驾

讽刺的是,新能源车企恨不得一天到晚嚷嚷着“淘汰燃油”,可谁会告诉你,电动车在二手市场的保值率,比冰激凌搁太阳底下还化得快。有多少“车主哭诉群”,“今天降价五千,明天官宣直减三万”,新车上一年二手立减五万,让人心态直接爆炸。至于媒体口中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智能配置”,实际开起来,自动泊车十次有八次找不着地线,辅助驾驶隔三差五死机误报,用着用着总有一种被智商收税的莫名羞辱感。

油车换电车细算账,保值率低体验差,日常用车需慎重-有驾

让电动车更像消费电子产品而不是耐用品的,还有电池衰减。邻居家的特斯拉才开了三年,续航成绩直接“腰斩”,550公里官方数据真正能跑400就得谢天谢地。要换新电池?4S店报价八万,买油算下来能跑五年。昨天同事刚被告知,换芯的钱都能买辆新捷达。因此啊,自己掂量着是不是被新科技割了韭菜,不问价格只谈梦想,那才真是本世纪最贵的浪漫。什么新能源蓝图,抵挡不住现实版“血亏警告”。

当然不是说电车全是大坑。有条件的话,比如家里固定停车位能装充电桩,日常通勤超过一百公里的专职司机,电动车电费每月两三百块,省得体会肉眼可见。但是普通家庭用车,一年都难跑个一万公里,和油车比起来实在没太多优势。更别说服务区排队充电像抢春运火车票,长途出游把一车老小晾在充电桩后面数蚂蚁,体验堪称精神修炼。

这一两年混动车倒变成香饽饽。油电双向随需应变,加油不受限、充电有余地,再卖二手挂出去也有人接盘。对普通消费者而言,选车说到底要从自己用车场景出发。搞明白自己的诉求,理性盘盘账,别被铺天盖地的新能源口号忽悠了。那些号称“摘星星”的电车营销,不妨先留一分清醒。

油车换电车细算账,保值率低体验差,日常用车需慎重-有驾

身边换电车的十个有八个后悔。表弟在新势力品牌陷入续航焦虑,冬天开空调续航直接减半,为了抢公司充电桩和同事斗智斗勇,日子紧张得像玩真人吃鸡。而另一位同事家那台老轩逸,跑了十五万公里依旧坚挺,维护只需正常保养,用车成本低得让新车主们气结。说到底,电车什么时候能解决保值率和续航焦虑,什么时候再考虑也不迟。

新能源是未来,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未来到来之前,请先掏出计算器算算账,想明白自己的需求,不要头脑一热就交了智商税。别在二手车市场被买家嫌弃时,才明白有些潮流,追得早的未必都是赢家。至于那些“这价格只限今天”的电车促销,别急,明天可能还会便宜一点。至于你我的人生,才不是厂家“一口价”能决定。

油车换电车细算账,保值率低体验差,日常用车需慎重-有驾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