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看到腾势N9那个所谓的“易三方”技术,我第一反应不是牛逼,而是有点想笑。一个车长五米二五的移动堡垒,转弯半径比特么的海鸥还小,只有4.65米。这什么概念?就是姚明穿着奥尼尔的衣服,然后现场给你表演了一套托马斯全旋,末了还来了个一字马。这不叫技术,这叫行为艺术,叫不务正业,叫发疯。
比亚迪,或者说腾势,不装了,摊牌了。他们要的根本不是解决什么“大型SUV停车难”的用户痛点。诶,我问你,买得起这种尺寸、这种价位移动行宫的人,他们家里的车库会小吗?他们会天天开着这玩意儿去挤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吗?开玩笑。他们的核心生活场景是“大”,大平层,大公司,大马路。所以这个技术的核心,从来就不是为了“用”,而是为了“演”。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针对所有传统豪华品牌的闪电战。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在精神上,彻底摧毁你。
你可以想象一个场景。在一个高端商场的地库,一个大哥开着他心爱的奔驰GLS,哼哧哼哧地揉了三把方向盘,前后挪了五次,终于快要把车停进那个看起来有点刁钻的车位了,脑门上都是汗。这时候,旁边一辆腾势N9悄无声息地滑了过来,空间看起来比GLS的更窄。只见车主大哥优雅地喝了口咖啡,按了个钮,这台五米多的巨兽,就像个螃蟹一样,直接“横”着就进去了。丝般顺滑,一步到位。然后车主推门下车,对着奔驰大哥,露出了一个“你懂的”微笑。
就问你怕不怕?这不是技术碾压,这是人格侮辱。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那个三叉星徽,是那种“我开的是奔驰”的优越感,是一种品牌玄学。结果你引以为傲的驾驶体验,在人家面前像个驾校第一天学车的新手。那一刻,信仰就开始崩塌了。你花一百多万买来的“从容”,在人家几十万的“整活儿”面前,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这他妈简直就是掀桌子!
过去的车企竞争,还讲点武德。我发动机比你好,我变速箱比你顺,我内饰比你豪华。大家在一个规则里玩。现在的玩法变了,新势力们发现,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你跟我讲底盘调校?我直接给你原地掉头。你跟我讲历史沉淀?我直接给你蟹行走路。你还在练习拳法,我直接掏出了加特林。这不叫竞争,这叫“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车比作一个会跳舞的胖子,可能有点不尊重胖子。但你懂我意思吧?这种反差感带来的冲击力是毁灭性的。
我作为一个被社会毒打多年的中年人,我太懂这种感觉了。很多时候,决定你心态的不是绝对的实力,而是相对的比较。我辛辛苦苦加班一个月,赚了一万块,本来挺开心的。结果旁边的小年轻炒币一天赚了十万,他还会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哥,慢慢来,加油。” 你说我气不气?腾势N9的这个功能,就是那个过来拍你肩膀的小年轻。
所以,不要去分析什么三电机独立驱动,什么后轮双向20度转向。这些高大上的名词,在民粹解构面前毫无意义。你只需要知道,这玩意儿能让一个五米多的大家伙,像个老头乐一样在原地画圈圈。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理,大型SUV操控的终极形态,也不在于什么纽北赛道成绩,而在于它能不能在让隔壁车位的保时捷卡宴车主心态爆炸。只要能让对方心态爆了,这技术就是成功的。加大加大加大。
说实话,我甚至怀疑,这个功能的目标用户,压根就不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它的真正用途,是成为短视频平台上的“神迹”。无数的汽车博主会开着它,去挑战各种极限窄路,去地下车库“调戏”那些传统豪车,然后配上“卧槽”、“666”、“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的BGM。通过这种病毒式传播,在所有潜在消费者的脑子里植入一个思想钢印:腾势N9 = 灵活的胖子 = 黑科技 = 降维打击。
这是一种典中典的互联网打法,把一个技术点,通过荒诞化的场景演绎,变成一个社交货币,一个梗。大家买的不是车,是谈资,是发朋友圈的素材,是可以在酒局上吹牛逼的资本。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但当另一个品牌用一种你无法理解的方式把你干趴下的时候,那种感觉更特别。
所以,腾势N9的易三方,本质上不是一个工程技术,它是一个传播学武器,一个心理战工具。它解决的不是物理上的转弯半径,而是精神上的品牌半径。它要转的不是车头,是消费者的念头。同行看了血压不得飙到二百五!它最终的目的,根本不是让车主停车更方便,而是让买奔驰宝马奥迪的人,心里不方便。
这,就是新时代的战争。不讲道理,只讲效果。服不服?不服你也来一个。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