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周报|引导农村公路沿线加快补齐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短板;7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54.7%

摘要:

  • 七部门:支持新能源等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 工信部公示五年新能源汽车补助资金清算结果

  • 三部门:引导农村公路沿线乡镇加快补齐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短板

  • 上海:今年底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入市

  • 山东: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部由市场形成

  • 全国首个采用浸没式液冷技术的储能项目进展顺利

  • 全球首个30MW级纯氢燃机氢储能示范项目开工

  • 山西首次大规模集中调用新型储能与虚拟电厂

  • 厦门港锂电池出口创纪录

  • 湖北率先实现“充换岸储”资源聚合秒级调频应用

  • 政企协力卡位动力电池回收“蓝海”

  • 7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破百万辆

  •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4.3%

  • 安徽省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居全国第一

1

政策·标准·法规

七部门:支持新能源等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时空信息、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网络和数据安全等新兴产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工信部公示五年新能源汽车补助资金清算结果】工信部官网公示了2016-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终审和2021-2022年度补助资金预拨情况。此次2016-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核算总额达到165460万元,2021-2022年度将预拨补贴16789万元。

【三部门:引导农村公路沿线乡镇加快补齐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短板】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印发《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积极引导农村公路沿线乡镇加快补齐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短板,提升旅游景区、公共停车场、邮政快递网点、农村物流节点、农村客货运场站等场景的充换电服务保障能力,做好节假日充电高峰期与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的导流衔接。

【上海:今年底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入市】上海市发改委发布关于贯彻落实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提出,2025年底前,上海市集中式光伏、集中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全部参与市场交易。

【山东: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部由市场形成】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印发《山东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提出,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部由市场形成。全省新能源项目(风电、太阳能发电,下同)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2

产业·项目

发电/储能


全国首个采用浸没式液冷技术的储能项目进展顺利】正在试运行的全国首个采用浸没式液冷技术的储能项目——山西长治雄山煤炭有限公司矿山应急储能供电集控系统目前进展顺利。该项目不仅是煤矿行业“生命电源”的重要突破,更是上党区推动煤炭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的标杆案例。


【全球首个30MW级纯氢燃机氢储能示范项目开工】全球首个30MW级纯氢燃气轮机氢储能示范工程正式开工。项目具备每小时48000Nm³的制氢能力,配备12台1875m³储氢球罐。核心目标在于打造“电-氢-电”闭环系统,实现绿电制绿氢、氢气再发电的零碳循环模式,有助于缓解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稳定的问题。


【山西首次大规模集中调用新型储能与虚拟电厂】近日,山西首次开展集中大规模调用新型储能和虚拟电厂,释放225万千瓦调节能力。此次成功调用整合了全省新型储能与虚拟电厂的调节能力,标志着山西电网对新型调节资源的规模化、协同化调度应用迈出坚实一步。


【厦门港锂电池出口创纪录】厦门海事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厦门港锂电池海运出口量达2.01万标箱,首次突破2万标箱大关,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出口341标箱,同比增长38.6%。

充电/换电


【湖北率先实现“充换岸储”资源聚合秒级调频应用】国网湖北构建“充换岸储”一体化的虚拟电厂调频技术体系,将充电站、换电站、船舶岸电站和储能站等全场景资源聚合为“超级调频工厂”,可实时精准响应电网调频需求。


【政企协力卡位动力电池回收“蓝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投资热度也持续提升。7月以来,江西、广东、四川、江苏、安徽等地纷纷发布动力电池回收项目环评受理、公示及批复公告,投资主体中不乏上市公司。


新能源+交通运输


7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破百万辆】乘联分会数据显示,7月1-31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100.3万辆,同比去年7月增长14%,较上月下降10%,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54.7%,今年以来累计零售647.2万辆,同比增长30%。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4.3%】机械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再传捷报,市场渗透率达到44.3%,创下同期历史新高。此前乘联分会数据显示,今年6月新能源车在国内总体乘用车的零售渗透率53.3%,较去年同期提升4.8个百分点。


【安徽省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居全国第一】今年上半年,安徽省汽车产量达149.9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73.09万辆,均位居全国第一。


新能源周报|引导农村公路沿线加快补齐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短板;7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54.7%-有驾
#新能源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