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万台销量神车说停就停,北京车主李先生8.2万公里零故障后却说了句:早该如此
北京车主李先生在4S店门口站了很久。手里攥着那张“宋PLUS停产通知”,他没有预想中的慌张,反而点了根烟,慢慢吐出一口气:“开了三年多,跑了八万两千公里,除了换雨刮器和轮胎,这车还真没让我进过修理厂。现在停产了,二手车行估价还能保七成,配件供应反而更稳当了——比亚迪承诺十年备件,还跟海狮06通用大部分零件。”他掐灭烟头,转身上车,“有时候啊,退场比硬撑更体面。”
圈里这几天都在传宋PLUS的事儿。2022年那会儿,它以36.5万台的成绩拿下SUV销冠,2024年6月又成了最快破百万的新能源SUV。13到18万这个价位,它卡得刚刚好——比合资便宜几万块,比其他自主品牌又多点面子。那套DM-i混动系统确实有两把刷子,油耗压到4个多点,续航又能干到1200公里,城里省油、跑长途不慌。
但你看现在的局面。海狮06上市后月销破三万,宋L DM-i半年卖了15万多台,两款车把宋PLUS的活儿接得严严实实。比亚迪搞的那套“海洋网”命名体系,海鸥、海豚、海豹、海狮一路排下来,宋PLUS这个“宋”字辈确实显得不太合群。与其让自家产品互相抢饭碗,不如主动收手,资源往新车上倾斜。
新能源车的迭代速度,比燃油车快得不是一星半点。传统燃油车换代怎么也得五六年,新能源车三四年就得重新洗牌。宋PLUS那套1.5T发动机,缸内直喷、288牛米扭矩,破百10秒出头,放在2021年算主流配置。可现在呢?海狮06用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人家2023年就开始储备了,技术代差摆在那儿。
倒是海外市场给了宋PLUS另一条活路。2025年前九个月出口12.3万台,同比涨了280%,在英国单月能卖五千多辆。匈牙利工厂搞本地化生产,物流成本直接砍了18%。针对北欧搞零下30度启动技术,给东南亚定制涉水模式,这套打法玩得挺溜。
不过对普通车主来说,停产的影响或许没想象中那么大。全国4300家服务网点,92%都能修宋PLUS,配件直送服务48小时到货,偏远地区也不愁。那些担心保值率的,看看三年车还能保住68.5%的残值,比CR-V那65.2%还高一截。
圈里有个说法:中国新能源车企现在是“发布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宋PLUS停了,第二代据说2026年就要来,第五代DM技术、固态电池版本、脑机接口语音控制……听着像科幻片似的。比亚迪一年砸两百多亿搞研发,这钱花得值不值,得市场说了算。
那天傍晚,老李开着他那台2021款DM-i从长安街拐进小区。车子已经跑了八万多公里,底盘还是那么整,过减速带悬架的韧劲儿一点没散。他把车停稳,拍了拍方向盘:“停产就停产吧,好车从来不是看产没产,关键看它能不能踏踏实实陪你走完该走的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