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想,买朗逸,朗逸6AT比轩逸的破CVT强很多,底盘质感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高速表现差距明显,让人难以忽视车型的整体驾乘体验

最近也在琢磨买车这个事,很多人都催我快点决定。其实我一直挺喜欢轩逸的,特别是从它的性价比和稳定性角度来看。昨天翻了下笔记,突然又被一些细节激起了兴趣。

说到这个,很多朋友都知道我一直没有换车的打算——毕竟我用车惯挺简单的,就是城市上下班,偶尔周末短途。之前也考虑过朗逸,尤其是它的6AT变速箱。乍一看,6档自动变速箱比起老旧的CVT,确实更靠谱。但你说它贵点,又是不是贵得值?

不用想,买朗逸,朗逸6AT比轩逸的破CVT强很多,底盘质感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高速表现差距明显,让人难以忽视车型的整体驾乘体验-有驾

我身边一位修车师傅跟我说:你看,日产那台CVT,虽然技术不差,但折腾寿命是个大问题。尤其是随着时间推移,除了碳积累,还要关注颗粒捕获器的状态。这句话让我陷入了思考。日产CⅤT的发动机没有颗粒捕捉器,平时的油耗和静音其实都还不错,可一旦出现故障,就挺麻烦。尤其是它那自吸发动机,怠速时静音很好,开高速的时候都挺平稳,但耐造一词放在CVT身上,还是打了个折扣。

其实我到现在还记得那辆轩逸全系全款7万多一点,裸车只要6万多点,办分期也就是5万多。性价比一般没得挑剔的了。哎,对比朗逸那个6AT,要贵不少,按说6速自动变速箱耐操点,但一旦出现问题,修起来就不便宜。而且6AT的耐用度和CVT比,还是差点意思。没细想过,可能是因为我一直觉得6AT的换挡逻辑更实在。

说到SUV,现代伊兰特倒是可以和朗逸一视同仁,价格相仿,空间也够用。只是,买车最怕的其实还是车的短板。你看这两辆车,轩逸的发动机带颗粒捕捉器,虽然用了大半年没有什么明显问题,但我一直担心:比如油耗和潜在的维修需要——各种后遗症也不少。就我接触的经验来看,一些普通家庭用车,发动机颗粒捕捉器一旦坏了,花费就不低。你说这车是不是性价比高?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轩逸这台1.6L H16发动机,没有颗粒捕捉器,国六排放也达到了,静音性还能超越同级车,而且油耗表现也还可以,城市6.6,高速4.5(大概的估算,不一定准)。更别说空间,后排能跷二郎腿,后备箱510L,比卡罗拉(450L)还大点。就这配置和空间,我觉得都挺有车家的感觉了。还有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我朋友说,轩逸开到三十万公里,走的也是正常保养,基本没啥大问题。

不用想,买朗逸,朗逸6AT比轩逸的破CVT强很多,底盘质感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高速表现差距明显,让人难以忽视车型的整体驾乘体验-有驾

但你说,这车的短板——就算没有颗粒捕捉器,油品差点的话,磨损、积碳还是有的。城市里像我这种普通驾驶者,短期用车,问题还好说,关键是后续 maintenance 成本。到底耐不耐操,谁也没保证。这个级别,百公里油耗0.2-0.3升的差异,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基本可以忽略。

正好,我朋友也提起,轩逸的CVT变速箱,家用足够。只要不暴力驾驶,基本没啥大问题。听他描述,他的车都开到50万公里,几乎不用修变速箱,只要定期换换油。我要是不去碰碰运气,现在想想备个靠谱的CVT车也挺靠谱的。

对了,有个细节我得补充——我刚才翻了个相册,看到一辆轩逸中控设计的细节:按钮布局合理,手感顺畅。其实我一直觉得,车内布局其实挺重要的,很多功能其实随手就可以用到,不然长时间开车,反反复复调空调、换歌,累不累?

销量第一的轩逸,的确不是靠吹牛。大部分人选择它,可能就是看中了它的稳定和低维护成本。其实我也在琢磨,是不是花多点,买个更稳的车,就是省事儿。

不用想,买朗逸,朗逸6AT比轩逸的破CVT强很多,底盘质感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高速表现差距明显,让人难以忽视车型的整体驾乘体验-有驾

回头来看,如果只在意高速表现和底盘质感,这次我还是偏向朗逸——毕竟它的底盘控制还算不错,路感清晰,稳重。而轩逸的悬挂偏软,路感说不上特别细腻,但舒服。你要问,我倾向哪一款?其实我更在意,开起来有没有油门的信号。朗逸的悬挂调校,偏向驾驶乐趣一点,但不足之处也有,比如说静音、乘坐感受稍次点。轩逸就相反,舒服但缺乏操控感。

有个问题一直困扰我:朗逸的底盘学问不小,要是路况复杂,底盘和悬挂的质量就格外重要。很多人忽略了这个点,以为贵了点就完事了。路感和底盘质感才是真正的立身之本。

还得说一句,现代伊兰特这个级别,和朗逸尽管价格差不多,但配置和底盘调校还挺有看头的。它的油耗,特别是在城市驾驶,感觉比朗逸还要省点油,那上涨,谁都喜滋滋。

说到油,还在想,百公里油耗这事儿,估算一下:轩逸6升,朗逸7升,差个0.5-1升吧。还不一样,算下来还是有区别的。你觉得,日常家用,油耗差别算大不大?我自己有点模糊,估算不准。

不用想,买朗逸,朗逸6AT比轩逸的破CVT强很多,底盘质感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高速表现差距明显,让人难以忽视车型的整体驾乘体验-有驾

很多人不知道的一点是:轩逸的这台1.6H16,转速超低,120码时转速大概在2000转左右。说白了,其实它的功率输出,跟天天抱怨的动力不足没啥关系;而且这价位能买到这么号称稳定耐操的车,心里还不满意?就当摩托车开了是不是,卖车前还能跑几十万公里啥的。

也有人会说:你也别忽悠,1.6的车,想玩暴力吗?事实确实如此。尤其是我身边那帮朋友,有的干脆买对手车型,觉得以安全为第一要素,说实话,没必要追求操控上的极限。只碍于情怀,我还是更喜欢稳重一些的感觉——至少车开久了,心里踏实。

至于你问我,究竟是不是值得多花点钱,我真不知道。毕竟,买车其实就是看自己用的顺不顺手、能不能少折腾点。像我这种普通用户,买个轩逸,守得住油耗,耐造,不用担心大故障,日子会轻松一些。

没想过的问题是:大家是真的选择品质一流的车,还是便宜耐操更合心意?或许,反正我这个年龄段,都挺会算账的。说不定,我会在这个平衡点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不用想,买朗逸,朗逸6AT比轩逸的破CVT强很多,底盘质感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高速表现差距明显,让人难以忽视车型的整体驾乘体验-有驾

你觉得,最在意的,是底盘的质感,还是发动机的耐用性?这算是一场自己和自己的博弈吧。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