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广汽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昊铂,在工信部申报了一款新车,消息一出来,网上不少人都看懵了。
这车的标题里写着“纯电续航178km”,很多人第一眼看到这个数字,心里估计都咯噔一下:这都什么年代了,一台定位高端,车身长度超过五米一的大轿车,纯电续航才一百多公里?
这不是开玩笑嘛,现在随便一台小电车续航都三四百公里起步了。
这到底是广汽搞错了,还是这里面有什么咱们没看明白的门道?
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一聊,看看这台神秘的昊铂新车,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首先,咱们必须得把这个最大的误会给解开,就是那个看着特别扎眼的“178公里续航”。
说实话,要是不仔细看内容,光看这个数字,谁都会觉得这车续航能力太差了,续航焦虑能把人逼疯。
但是,关键点来了,文章内容里清清楚楚写着,这台车用的是“1.5T增程器和电机组成的增程式插电混动动力”。
看到“增程”这两个字,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这就像你看一个人的简历,只看到他写自己“每天只睡4小时”,你可能觉得他身体不好,但如果后面跟着一句“因为精力旺盛,热爱工作”,那性质就完全变了。
这个“增程式”到底是个啥意思呢?
用最通俗的话讲,这台车本质上是一台电动车,它永远都是用电机来驱动轮子跑的,所以开起来的感觉和纯电车一模一样,安静又平顺。
但它比纯电车多了一个“外挂”,就是那台1.5T的发动机。
这台发动机不直接参与开车,它的唯一任务,就像一个随车携带的超级充电宝,在电池快没电的时候,就自己启动,安安静静地在后台发电,给电池充电,然后再由电池给电机供电。
这样一来,这台车就有了两种能量来源:一是充电桩充的电,二是加油站加的油。
这么一解释,那个178公里的纯电续航就好理解了。
它指的是,在你把电池充满电的情况下,一滴油都不用烧,它能安安稳稳地跑上178公里。
这个续航水平对于咱们日常城市生活来说,可以说是量身定做。
你想想,大部分人一天上下班通勤,来回的路程能有多少?
三四十公里?
五六十公里?
那这178公里的纯电续航,足够你用上三四天了。
只要你家里或者公司有地方充电,那你平时开它就跟开一台纯电车没有任何区别,电费比油费便宜多了,用车成本非常低。
而当你周末想带家人去郊区玩,或者逢年过节要跑个长途回老家,这时候就完全不用担心找不到充电桩了。
电池电量用得差不多了,车里的增程器就自动开始工作,你只管去加油站加油就行,它能一直跑下去,彻底消除了纯电动车的续航焦虑。
所以说,这个178公里的续航,非但不是缺点,反而是厂家经过深思熟虑后,为中国消费者找到的一个既能享受电动车驾驶感受和低成本,又能兼顾长途便利性的绝佳平衡点。
说完了心脏,咱们再来看看这台车的“面子工程”,也就是它的外观和尺寸。
这可真不是一台普普通通的轿车,它的个头相当惊人。
车身长度达到了5130毫米,轴距是3020毫米。
这是什么概念?
我们平时在路上看到觉得已经很大的车,比如奔驰E级、宝马5系,它们的长度和轴距都比这台昊铂新车要小一圈。
所以,单从尺寸上讲,它已经迈入了大型豪华轿车的行列,开出去的气场绝对是足足的。
虽然个子大,但它一点都不显得笨重和老气。
整个车身的设计风格非常年轻、运动,走的是轿跑路线。
车头压得很低,看起来就很有冲劲。
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个贯穿式的大灯,像一把未来战机上的光刃,从车头中间一直延伸到轮眉上方,眼神特别犀利。
而且设计师还玩了个很高级的花样,在前轮后面的车身侧面,做了一个往里凹的造型,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导流风道。
这可不只是为了好看,它是能实实在在引导气流,给刹车降温,降低风阻的,这种把功能和美学结合起来的设计,体现了中国汽车工业设计的进步。
再加上没有门框的车门、一按就弹出来的隐藏式门把手,还有车尾那个微微翘起的小鸭尾造型,每一个细节都在告诉你,这是一台为年轻人、为追求时尚和科技感的消费者打造的车。
当然,现在这个时代,一台车光有好看的外观和强劲的动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有一个聪明的“大脑”。
这台昊铂新车最让人期待和兴奋的地方,就是在申报信息里,人们发现了一个小小的“ADS”标志。
对于关注汽车科技的朋友来说,这三个字母的分量可不轻,它代表的是华为提供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华为的这套系统在问界等车型上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无论是高速公路上自动跟车、变道,还是在复杂的城市道路里识别红绿灯、躲避行人和电瓶车,都做得非常出色,被很多人称为目前智能驾驶领域的“天花板”。
这也就意味着,这台昊铂新车未来很可能会拥有“遥遥领先”的智驾能力。
为了实现这个功能,你在它的车顶上还能看到一个稍微凸起的小方块,那是个激光雷达,是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最关键的“眼睛”,能比摄像头看得更远、更准。
广汽作为国内汽车行业的巨头,选择和华为这样的科技领军企业合作,可以说是强强联手,这不仅让消费者对这台车的智能化水平充满信心,也展示了我们国家在汽车制造和前沿科技两大领域的强大实力。
最后,还有一个挺有意思的小细节,就是这台车的名字。
在工信部公布的主要申报图里,车尾上贴着的是“昊铂A8”,这个名字一听就很有野心,明显是想和奥迪A8这样的传统豪华旗舰掰掰手腕。
可有意思的是,在其他的选装照片里,又出现了像“A08”、“A80”甚至“A800”这样的不同叫法。
这到底是厂家在故意卖关子,给大家留个悬念,还是说这些不同的数字和后缀,代表了未来车型的不同配置等级?
比如说,基础版就叫A8,而配备了华为智驾系统和激光雷达的顶配版,就叫A800?
这种“猜谜”式的营销,无疑给新车上市前增加了不少话题和热度,也说明了我们中国的汽车品牌,现在不仅会造好车,也越来越会讲故事,懂得如何和市场、和消费者进行互动了。
总而言之,这台昊铂新车的出现,不仅仅是一款新产品的亮相,它更像是一个缩影,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汽车工业在技术路线选择上的务实、在设计上的自信、在智能化上的领先,以及在品牌建设上的勃勃雄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