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咱们老百姓买车,尤其是家里人多,要考虑老人孩子的,真是个头疼事。
市面上那么多车都说自己是“为家庭打造”,可真用起来,常常是开车的累,坐车的也受罪。
老人坐久了腰酸背痛,孩子在后排挤得难受,一趟长途下来,全家都疲惫不堪。
大家心里都在犯嘀咕,难道就没有一辆车,能让一家老小都坐得舒舒服服,价格还别太离谱吗?
过去总觉得,那种真正高级的舒适体验,怎么也得是三四十万的车才能给到。
不过最近,市场上出来一款新车,东风的eπ008六座版,很多人试驾完都说,它好像把这个难题给解开了,用不到二十万的起步价,实现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全家舒适。
这到底是真是假,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
首先,一辆家用车好不好,屁股最有发言权。
这台车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地方,就是它对座椅的理解,跟别人不太一样。
咱们先说第二排,那两个独立的“老板座”,不光是看着宽敞,里面还藏着一套按摩系统。
这个按摩可不是随便震两下糊弄事儿的,它的气袋能顶出来65毫米高。
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好像有一双真人的手,从座椅里面伸出来,稳稳地托住你的腰。
对于咱们这些天天坐办公室,或者长途开车腰肌劳损的人来说,这种支撑感比什么花哨的功能都实在。
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朋友试驾了两个小时,下车后感觉腰部没那么僵硬了,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它不是在给你挠痒痒,而是在帮你缓解疲劳。
再来看第三排,这可是很多六座、七座车的“重灾区”。
不少车为了数据好看,硬是塞进第三排,结果就是个摆设,成年人坐进去腿都伸不直,跟坐小马扎似的,非常憋屈。
而eπ008的第三排,一个身高一米七五的成年人坐进去,膝盖前面还有差不多两拳的距离,这就很了不起了。
这意味着第三排不再是只能应急或者给小孩坐的“惩罚座”,而是真正能让家人舒适乘坐的空间。
更难得的是,它的靠背还能往后调12度。
别小看这12度,长途旅行时,老人或者孩子想在后排打个盹,稍微往后一躺,姿势就舒服多了,脖子也不会那么累。
座椅填充用的是慢回弹海绵,软硬适中,就算调皮的孩子在上面蹦两下,也不会觉得硌得慌。
这种对每一个座位的认真态度,才是真正把“全家”这个词放在了心上。
说完了坐着舒服,再聊聊听着舒不舒心。
现在很多新能源车,特别是增程式的,最怕的就是发动机突然启动那一瞬间的噪音,像是旁边突然有人大喊一嗓子,特别影响心情,要是车里有宝宝睡觉,一下就给吓醒了。
这台车在这方面处理得相当不错。
根据测试,即便是在下坡或者需要充电,增程器启动工作时,车里的噪音也能控制在54分贝左右。
这个数字可能大家没概念,打个比方,就跟咱们在安静的图书馆里说话,或者旁边有人低声耳语差不多,后排的孩子在安全座椅里玩玩具、睡觉,基本不会受到干扰。
这种安静的感觉,在过减速带的时候体会最深。
很多车,哪怕是一些价格不菲、带着空气悬架的豪华车,过坎时还是会“哐当”一下,车身有明显的冲击感。
而eπ008给人的感觉是“柔韧”,好像整个底盘下面垫了一层厚厚的床垫。
车子开过去,车身只是轻微地起伏一下,后排杯架里的水都只是晃一晃,不会洒出来。
睡着的孩子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这种滤震效果,据一些老司机评价,甚至比某些贵了十几万的合资品牌SUV还要好。
这背后,是车子在底盘和车身连接处用了三十多个橡胶隔震的部件,把路面传来的细碎震动都给过滤掉了。
这就是中国品牌造车理念的进步,不盲目堆砌昂贵的硬件,而是通过扎实的工程设计,把钱花在刀刃上,给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体验提升。
现在买车,智能系统也是大家非常看重的一点。
但这几年的智能汽车看下来,大家也明白了,功能多不等于好用,能听懂人话、会替人着想的,才是真智能。
eπ008的这套系统就很有“眼力见儿”。
比如,你带着孩子在车上,轻声说一句“宝宝睡着了”,大概一秒多钟之后,车里的氛围灯会自动变暗,空调出风会切换到最轻柔的模式,后排的娱乐屏幕也会自己关掉,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比你自己手忙脚乱去一个个设置要方便得多。
它能听懂你话里的意思,知道你不是在跟它聊天,而是需要它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
这套系统还能识别方言,家里老人用四川话喊“把冰箱里的牛奶冰一下”,它也能马上明白,并回复“已将冰箱调至4℃”。
这种对家庭成员,尤其是长辈的友好,让科技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
还有一些小细节特别打动人:副驾驶的女士打开化妆镜准备补妆,座椅会自动往后挪动几厘米,防止你一抬头磕到头;倒车的时候,如果系统感应到第三排坐了人,倒车影像就会优先显示那一侧的后方情况,因为它知道你最担心的就是后排乘客那一侧的视野盲区。
这些功能看似不起眼,但都体现了设计者对用车场景的细致观察,让车子从一个冷冰冰的机器,变成了一个会关心人的伙伴。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没有什么比安全更重要。
这台车在安全方面的考虑也很周到。
比如,晚上在光线不好的停车场给孩子安装安全座椅,很多家长都经历过摸黑找那个ISOFIX接口的痛苦。
e-π008就很贴心地给这个接口加了一个小照明灯,一下子就解决了这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从这种细节就能看出,设计师是真的自己带过娃,懂家长的难处。
在看不见的地方,用料也同样扎实。
车身的骨架部分,用上了1500兆帕的超高强度钢,这种钢材的强度级别,通常是用在潜艇这类高要求装备上的。
用在车上,就等于给整个驾驶舱套上了一层坚固的“盔甲”,在万一发生碰撞时,能最大程度地保证车内空间不被挤压,保护家人的安全。
在电池方面,它搭载的马赫电池在零下30度的严寒天气里,续航能力还能保持在85%以上,这对于北方地区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定心丸,意味着在冬天也能放心大胆地开,不用过分担心续航打折的问题。
此外,车内的空气净化系统也很高效,启动十分钟,就能把甲醛浓度降到国家标准的五分之一,让过敏体质的孩子或者对气味敏感的家人,在车里也能呼吸到健康洁净的空气。
总的来说,现在我们中国家庭需要的,已经不是一辆简简单单能装下所有人的交通工具。
大家更渴望的是一种全家人都能享受旅途的松弛感和幸福感。
这台车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多人的共鸣,正是因为它读懂了这种需求的变化。
它没有去堆砌那些华而不实的真皮、木纹,而是把成本和技术,都用在了解决“老人怕颠、孩子怕吵、妈妈怕麻烦、爸爸怕累”这些最具体、最实在的家庭痛点上。
它把那种过去属于豪华车的舒适、安静和体贴,通过技术创新和人性化设计,带到了一个普通家庭也能轻松拥有的价格区间。
这或许就是当下中国品牌汽车最了不起的进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