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势汽车给了我们一个很扎实的8月份答卷:销售11993辆,同比还涨了20%。这个数字出现在今天激烈竞争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算是可以拿出来说说的成绩。可问题也挺多,你说这到底是品牌力的提升,还是市场环境的变化?卖得好背后有什么值得扒拉的东西?我们能不能就此断定它“杀进了主流”?这事不见得简单。
先看腾势的家底。一共4款车型,但是真正撑场面的就是那些大块头——D9和N9两个“铁闸门”。腾势N9,8月卖了2021辆。今年累计卖了20136辆。看着数据还不错,尤其在大型SUV这坑你方唱罢我登场,不得不服气它能站住脚。为啥比别的腾势车型热度高?是不是因为中国人对“大”的热爱,还是腾势在配置和价格上很懂消费者?你仔细想想,小家庭还是大家族,上下班还是自驾游,大家想要空间但不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这里面有不少门道。
再看看腾势D9,这个其实是腾势的一哥。8月卖了8712辆,累计7万多。最近又加了4个配置,起售价压到30.98万。这一手“增加选择”,无非就是看出来大家现在买车挑得更细了,什么价格,什么配置,什么动力,什么舒适性,大家各有要求。所以多加几个版本,能不能把市场蛋糕切得更细?可仔细算算,其实很多消费者心里早有底:30来万的价格,既能兼顾面子和实用,又不用像高端货那样肉疼,这正戳中很多人的“中产梦”。
但N7和Z9就有点发愁了。N7卖了个158辆,Z9卖了1102辆,今年分别累计才1777和8469。你说这数据做什么产品会让人开心?改款再多,销量就是不见起色。为啥其他品牌能靠着一两款小型SUV翻身?为啥N7偏偏不灵?是不是定价脱离市场,还是设计没跟上时代,亦或是营销团队犯了什么错误?这些问题其实很值得腾势自己好好反思。你堆参数、拉配置,但消费者要的是体验,是“买回来不会后悔”那种安全感,不然品牌光靠明星代言和硬广也救不回来销量。
车型卖得好坏,其实不仅是产品问题,而是能不能结合市场心理做事情。腾势N9和D9背后的策略,就是抓住了中国家庭用车场景的变化。这两年疫情过后,大家都喜欢来点“安全感”:有空间,有舒适,有科技,有那点面子。尤其是D9这类MPV,不光带娃带家,还能偶尔商用,算是“一车多用”。而且比亚迪的技术背书,让很多人起码在智能化、动力表现这条线上不慌。涨价增配,说白了就是把市场划分得更加细致,谁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款,这就叫“增配不加价”,你愿意多花就能买到更细致化的爽点。
但腾势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名气不大,却想卖好价”。你看很多人聊高端新能源,第一反应还是理想、蔚来、问界或者腾势背后的老东家比亚迪本身。腾势这品牌前几年属于“边角料”,定位不断摇摆。你说“腾势专注高端”,但牌子不够响亮,消费者就觉得多花钱不值。D9那么能打,是因为“比亚迪”这标签算半个国产高端,再加上七座MPV大势所趋,才带动起来。其实腾势这一波销量增加,大半和市场更看重中国品牌、家庭用车领域结合智能化浪潮有关,品牌本身的积淀还没完全做牢。
这带来一个问题:高端与大众,到底该怎么平衡?卖得好的车型,本质上是抓住了最多人的痛点。“家用得舒服、价格别太狠、配置别藏着掖着”,你能满足这些,大概率不会太惨。可是高端卖高价,你敏感人群还得培养,还得靠口碑慢慢沉淀。你要是心急,市场立刻就会用销量给你浇冷水。
回头看腾势N7和Z9,市场表现其实就是品牌力和产品力双重不足的直接体现。改款再多,也没用,核心是你并没有打入消费者心中。你说配置牛,技术强,那问界、极氪这些新贵也有。你说价格低,那比亚迪海豚、宋PLUS更有诚意。总觉得腾势有点“夹缝中求生存”,但夹缝生存是战略选择,更是现实挑战。你既不想学蔚来那样全情高端,也不够资格和比亚迪拼性价比,那就只能靠产品差异化一点点磨,把服务做得扑面温柔,把渠道的细节拉满。
可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市场就是个大熔炉,真金白银的考验不会等你慢慢适应。消费者变得越来越聪明,他们会查参数、刷论坛、听播客、拉群问老司机。品牌“故事”如果讲不出花头,产品“体验”达不到预期,销量自然下滑。腾势N9能跑起来,是因为抓住了当下SUV大空间、高舒适、高配置的主流需求。继续下去要靠什么?还是得看你有没有更多独到的“新品故事”,是不是能让已经买过D9、N9的客户愿意继续“升级换代”,或者帮你用口碑带来新客户。
这又回到一个关键问题:腾势未来到底靠什么加分?到底想成为谁?定位清不清?你说腾势是“比亚迪高端”,但比亚迪自己也在做高端的东西。你说腾势是智能化先锋,但智能化早成标配,做不到极致没什么溢价。你靠什么弄出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还是靠车型细分?真正难的是怎么让更多人觉得,买腾势是真值,是品牌自己独有的品味和安全感。
所以价格上千万别“飘”,要让“看得懂”腾势价值的人能消费得起。配置别着急上太多复杂花活,抓大部分人的主流需求才是正道。服务更别偷懒,买得起腾势的人,不全是冲着品牌面子,大多数还是真需要贴心点儿的体验。你能不能把这种“隐性价值”塑造出来,这才是真正拉高销量的本事。
最后不得不说一句,腾势这份成绩单值得肯定,但离真正的“优秀”还有不小的距离。中国新能源市场正在重新定义“高端”和“大众”的边界。腾势这两年确实走出了自己的节奏,但想进主流,还得在产品、品牌、用户体验三条线同时发力。下一步不管你怎么甩新车、怎么增配、怎么砸广告,最重要的是用心听懂消费者到底在想什么,把他们拉进来,然后真诚服务下去。这事很难,但也很值,因为能做到的品牌不多,腾势要是真能坚持住,可能未来三五年里,我们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腾势。可前提是,别在关键时刻,掉进了自己的那些套路和幻觉中。市场永远比你想象的要残酷,但也永远有人愿意相信“新故事”。你敢不敢真正把自己的路走扎实,这才是考验你的地方。腾势,下一步,你准备好了么?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