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社会,是电车成为主宰还是油车继续主宰?没有了政策扶持,电车还有啥优势?究竟谁的技术含金量高?更进一步讲,电车有无可能对油车实现降维打击?今天单纯从技术层面,回答这几个问题。
航空器、航天器、军用车辆、安保车辆、保障车辆等这些车辆为啥还都是以燃料为动力而不是依托电力?
尽管在乘用车领域电动车高歌猛进,但在航空器、航天器、军用车辆、安保用车等特殊领域,燃料仍然占主导地位,因为,特殊领域需要极高的能量密度和可靠性。
关于可靠性,说大白话就是,目前燃油车更可靠、更稳定,不会有太多意外的“惊喜”,比如,打仗到一半要停下来充电,在越野途中不会突然抛锚,也不会在接待外宾的时候突然自燃等等。
以飞机为例,加满油可以一次性飞行5000公里,假如换成电池,飞机几乎无法拉乘客,飞机自身瞬间变成几百吨的充电宝,关键是人家加满油不到半个小时,你给这么一个飞机充电,要多久?这么费时,飞机的周转率根本提不上来。
航天深空探测更讲究“大力出奇迹”,电池的能量现在还无法胜任。
为啥西方不大力发展电车?
一方面,美国页岩油革命后,汽油价格长期低位运行,导致消费者对燃油车依赖度并没有大幅度降低。
另一方面,西方更倾向“氢能源+混动”路线,比如,有些车辆已经可以实现加氢3-5分钟续航近千公里。
当然,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西方在油车领域有超过百年的技术沉淀,并且也是依靠油车在实打实的赚钱,电车业务反而成了亏本买卖。抛弃那么多专利和技术壁垒,重新研发电车,相当于抛弃自己的长处,把大量资金投入不确定能一定赚钱的领域,他们很不甘心。在这个大背景下,与中国市场电动车高歌猛进形成对比,欧盟放宽了燃油车排放限制。
第4点,价格因素,欧洲电动车平均售价比油车高近30%。
没有了政策扶持,电车还有啥优势?
美国政府2023年取消了电动车补贴。在欧洲,没有了政策扶持,多家企业暂缓或改变了电动化计划。比如,奥迪奔驰停止了电动化计划,宣布要开发新燃油车型,奔驰甚至直接砍掉了耗资60亿欧元的MB.EA大型电车平台研发项目。
德国取消电动汽车补贴后,2024年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降33.8%;瑞典取消补贴后销量下降17.3%;从2026年起,国内新能源车将恢复部分购置税征收,优惠额度封顶不超1.5万元。或许,是时候停掉各种扶持,让电车和油车公平竞争了。
电车和油车,究竟谁的技术含金量高?
燃油车的核心内燃机经过百年迭代,内部精密的机械结构确实堪称工业艺术品,电机在复杂程度、量产成本、移动部件和零部件总数上都低得多。
在启动瞬间,依靠零延迟扭矩输出,电动车能瞬间爆发最大扭矩,燃油车需要转速超过2000后,这点电车有优势。
在能量转化效率方面,燃油车40%左右,而电动车电机效率超过90%,去掉充电损耗、电路损耗等,也不低于60%,从这个角度而言,电车有优势。
目前,在长途运输、高原越野、救援、军事化行动、极端状态等场景中,燃油车仍可以吊打电车。在二手车市场上,燃油车的行情仍然可以吊打电车。
总之,从现状来看,电车无法”降维打击“油车,甚至在20年内也无法吊打油车,至于说50年后或者100年后会怎样,这个不得而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