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CEO盛赞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称其为“令人自惭形秽的事情”
近,福特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在阿斯彭思想节上的一番话,让全球汽车行业都为之一振。他直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电动汽车领域的进步,堪称“令人自惭形秽的事情”。
法利在过去一年里,多次前往中国考察,足迹遍布各大汽车企业和研发中心。他亲眼见证了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那种速度和规模,让他感到震撼。全球70%的电动汽车都是在中国生产的,这一数据足以说明中国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法利特别提到了中国电动汽车的先进技术。每辆车里都内置了华为和小米的系统,上车后无需配对手机,整个数字生活就能自动映射到车内。这种无缝连接的智能座舱体验,让福特等传统车企望尘莫及。他坦言,西方科技巨头谷歌、苹果“拒绝进军汽车行业”,导致美国车企在技术层面陷入了断层危机。
除了技术,中国电动汽车在成本和质量上也表现出色。法利直言,中国车的成本和质量都远超西方。在全球新能源车市场,中国占据了68.3%的份额,每新增10辆电动车就有8辆来自中国工厂。而美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仅9%,日本更是低至2%。这种差距,让法利深感忧虑。
法利对中国汽车产业的赞赏并非首次。去年,他就曾称赞小米是“比汽车公司更强的消费品牌”,并自曝驾驶小米SU7后“完全被征服”。这种放下身段的坦诚,折射出传统车企在面对中国汽车产业崛起时的集体焦虑。
福特的困境也成为了行业的缩影。受中美关税战影响,福特今年紧急暂停向中国出口野马等高端车型。林肯领航员在中国的售价从80万元飙升至200万元,销量随即暴跌72%。百年品牌的光环,在关税壁垒前显得脆弱不堪。
相比之下,中国车企在产品端的表现更加亮眼。比亚迪U8以109万元定价月销破万,蔚来ET9搭载自研900V高压平台冲击百万市场,而福特电马Mach-E年销量竟不足千辆。赛道上的美式肌肉车轰鸣,正被中国激光雷达的扫描声取代。
面对生死存亡,福特被迫启动“逆向求生”模式。暂停整车出口却维持发动机供应,同时尝试将中国生产的林肯返销美国,凭借本土供应链创造8%利润率优势。这种颠覆传统的“中国造、美国卖”模式,正在改写全球汽车产业规则。
法利在董事会的内部警告已成公开呼救:“中国在AI智驾领域的技术领先几乎是不可逆的。”当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征收100%关税,当欧洲启动反补贴调查,这些保护主义举措恰恰印证了西方竞争力的衰退。
这场百年汽车工业的权力更迭,早已超越技术竞赛的范畴,成为关乎生死存亡的终极战役。中国电动汽车的崛起,不仅让福特CEO法利感到“自惭形秽”,也让全球汽车行业看到了新的可能性和挑战。未来,谁能在电动汽车领域脱颖而出,谁就能在这场全球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