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库限高2.2米卡死一片越野车,这台5.4米的大家伙却能自由进出还藏着三层楼?

地库限高2.2米卡死一片越野车,这台5.4米的大家伙却能自由进出还藏着三层楼?

上个月在商场地库,亲眼看见一台改装牧马人在入口杆下折腾了快二十分钟。车主下车量了三次高度,最后叫拖车把车运走了。保安跟我说,这个月已经第八台了,都是周末越野完直接开来,忘了自己车顶改装过。

旁边刚好停着台看着更高的越野车,司机摇下窗:“哥们别急,我这车也高,但能进。”说完按了个按钮,车顶开始往下缩,十几秒就矮了一截,轻松过杆。那个牧马人车主愣在原地,追上去问了半天。

这场景要搁以前,我也不信。

地库限高2.2米卡死一片越野车,这台5.4米的大家伙却能自由进出还藏着三层楼?-有驾

铝合金车身,不是为了省油那么简单

认识个搞材料的朋友,他跟我讲过一个事儿——铝的密度是钢的三分之一,但要达到同样强度,体积得多四成。算下来重量还是只有钢的四成,问题是成本高,工艺难。

所以市面上说全铝车身的不少,真正敢在越野车上这么干的没几个。这车的做法是车顶和门板用轻的,关键承重部位换硬的。车顶比钢制轻了四成多,但B柱和底盘该硬还是硬。

我特意问了跑长途的老司机,他说铝合金车身跑烂路确实有差别。钢的时间长了容易产生疲劳裂纹,铝的抗疲劳性能好些,前提是合金牌号选对了。

地库限高2.2米卡死一片越野车,这台5.4米的大家伙却能自由进出还藏着三层楼?-有驾

还有个隐藏好处——重心低。这么大的车过弯时,车身侧倾比预想的小很多。可能跟配重优化也有关系,反正开起来不笨重。

三层车顶,玩的是机械精度

最开始听说能升三层,我第一反应是噱头。后来实地看了才明白,这玩意儿是真功夫。

收起来高度卡在2.1米以内,展开后里面能站直人。关键那套铰链系统,升降只要四十多秒,比我家电动晾衣架还快。试过几次,每次都很稳,没有卡顿或者异响。

更讲究的是防护设计。车顶展开时周围有一圈传感器,碰到障碍物立刻停。我拿树枝试了试,反应很灵敏。带小孩出门,这个细节算是考虑到了。

地库限高2.2米卡死一片越野车,这台5.4米的大家伙却能自由进出还藏着三层楼?-有驾

顶棚展开后的空间利用挺有意思。下面正常坐人开车,中间能铺床或者摆桌子,最上面通过天窗能站着看风景。之前在坝上草原遇到几个车友,他们把这当移动观景台用,确实比帐篷方便。

混动这事儿,越野车上不多见

传统硬派越野车费油是常态,V8发动机跑高速油耗动不动就二十个往上。这车搞混动系统,热效率能到45%多,高速巡航时发动机几乎直驱,据说效率能到92%。

纯电能跑两百多公里,加上油箱总续航1400公里左右。我自己算过一笔账,从北京到阿尔山差不多1300公里,理论上中间加一次油就够。实际肯定有出入,但比纯燃油车省心是真的。

地库限高2.2米卡死一片越野车,这台5.4米的大家伙却能自由进出还藏着三层楼?-有驾

越野时的能量回收也挺实用。下长坡时电机反向发电,虽然回收效率不算特别高,但积少成多。跑一趟山路下来,电量能回来不少。

扭矩分配这块儿做得比较细。沙地自动调后驱为主,雪地切四驱,响应速度挺快。以前这种活儿得靠经验判断,现在交给电脑反而更精准些。

通过性参数,决定了能去哪儿

接近角24度、离去角28度,这组数字对经常越野的人来说不算特别夸张,但也够用了。离地间隙35厘米,大部分烂路都能应付。

地库限高2.2米卡死一片越野车,这台5.4米的大家伙却能自由进出还藏着三层楼?-有驾

涉水深度90厘米比较实在。去年夏天那场大雨,不少车困在积水里。这个深度应对城市内涝基本够用,当然前提是水流不能太急。

转弯半径5米多让我意外。这么长的车身,在胡同里掉头比不少轿车还灵活。后轮能跟着转向,停车和窄路会车时确实方便。

还有个横向移动功能,车能横着挪。第一次见到时觉得挺新鲜,后来在窄路停车时用了一次,发现还真有用。就是操作需要适应,不太习惯这种移动方式。

轮胎和智驾,都是加分项

地库限高2.2米卡死一片越野车,这台5.4米的大家伙却能自由进出还藏着三层楼?-有驾

轮胎用的全地形型号,中间花纹偏公路,两侧有深沟槽。铺装路上噪音控制得还行,越野时抓地力也够。比较特别的是能自动调胎压,根据路况充气或放气,范围挺大。

华为那套智驾系统上车了。激光雷达加一堆摄像头,能提前识别障碍物。越野时会自动规划路线,陡坡也能辅助控制。对新手来说门槛低了不少,老司机用着也省心。

高速上的辅助驾驶跑长途确实能减轻疲劳。虽然不能完全放手,但保持车道和跟车这些基础功能做得还算稳定。

内饰和空间,超出预期

本来以为硬派越野车内饰会比较粗糙,实际看了有点意外。用料挺讲究,铝材配实木饰板,没那么糙。

地库限高2.2米卡死一片越野车,这台5.4米的大家伙却能自由进出还藏着三层楼?-有驾

后排座椅能调整出2米2左右的平整空间,临时在车里凑合一晚问题不大。全车储物格有三十多个,露营装备基本都能塞进去。

顶棚展开后的分层设计挺巧妙。下层开车,中层可以当生活区,上层观景。虽然没有房车那么宽敞,但该有的功能基本都能实现。

价格和定位,填补了空白

听说定价在35到40万之间。横向对比同级别混动越野车,价格确实有优势。主要是1400公里续航加三层升顶这个组合,市面上比较少见。

地库限高2.2米卡死一片越野车,这台5.4米的大家伙却能自由进出还藏着三层楼?-有驾

当然新技术总有风险。三层顶棚长期使用会不会出问题?全铝车身后期维修成本高不高?混动系统的可靠性如何?这些都得时间验证。

不过汽车行业本来就是这样,总得有人先把新东西做出来。至于市场认不认,消费者会用脚投票。

反正那个在地库门口徘徊半天的牧马人车主,看完那台能升降的越野车之后,在原地站了很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