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说财经讯:9月25日,欧洲汽车行业协会(ACEA)刚放数据:比亚迪上月欧盟销量较8月暴涨两倍,连续第二个月超越特斯拉!
要知道这可是在欧盟加征关税的背景下,特斯拉销量还暴跌了36.6%,市场份额从2%跌到1.2%。
你敢信?中国车企居然在“汽车发源地”欧洲,把曾经的行业标杆按在地上打?为啥加税挡不住比亚迪,特斯拉又到底输在哪了?
01、从“无人问津”到“连续逆袭”,比亚迪欧洲这四年发生了什么?
要说清这次逆袭,得先看比亚迪在欧洲的“打怪升级路”——毕竟2021年刚入欧时,欧洲人对它的认知基本是“零”,还带着对中国品牌的刻板印象 。
初期欧洲消费者不仅怕续航不够、充电不方便,还被本地媒体的标签化报道影响,加上比亚迪连经销商网点都没铺开,想买都没地儿看车 。
2021年全年,比亚迪在欧销量连1000台都不到,和特斯拉当时18.7%的市场份额比,简直是蚂蚁碰大象。
转折点出在2024年,比亚迪通过赞助欧洲杯、拿欧盟五星碰撞认证刷足存在感,还加速铺渠道、推适配车型。
到2024年,它在欧注册量飙升至近6万台,四年涨了60倍。
今年4月首次超特斯拉后,8月、9月直接连赢两个月,在德、英、西等五大核心市场,销量比特斯拉多了6619辆 。
现在的欧盟车市早不是“补贴驱动”了——2024年德国直接取消4万欧元以上车型的补贴,而电动化渗透率已高达62.2% 。
简单说,欧洲人买车只看“性价比”和“实用性”,这恰好给了比亚迪机会。
02、比亚迪凭啥赢?特斯拉又错在哪?
这次“连赢两个月”不是运气,而是“比亚迪做对了两件事”,撞上“特斯拉掉了两个坑”。
这一次,比亚迪使出了“杀手锏”:性价比+本地化,双管齐下!
第一、比亚迪产品直击欧洲痛点:“便宜还能打”!
比亚迪太懂欧洲人想要啥了:主力车型ATTO 3(元PLUS)卖3.5万欧元(约27万人民币),比同尺寸的大众ID.3便宜5000欧元,续航还多80公里(WLTP 510公里);高端的海豹车型对标特斯拉Model 3,续航570公里还能15分钟快充200公里,价格却低15% 。
更狠的是今年推出的Dolphin Surf,直接卖到2.3万欧元(约17万人民币),击穿了欧洲电动车的价格底线 。
在补贴退坡的欧洲,这就像“用平价超市的价格,卖了精品店的货”,能不火吗?
第二、比亚迪本地化“深扎根”:把工厂建在欧洲心脏!
欧盟2024年曾想加征45.3%的惩罚性关税,但比亚迪早就在匈牙利建了工厂,2025年底投产,初期年产能15万辆,直接把税率压到17% 。
这还不算,它把欧洲总部也放匈牙利了,靠着“四小时物流圈”辐射德、法等核心市场,物流成本降了25%,还联合当地高校搞研发,连车载芯片都要实现50%本土采购。
简单来说,比亚迪不是“出口卖车”,而是“在欧洲造欧洲车”。
反过来,我们再看看特斯拉的“坑”:价格高+负面多,自己绊自己!
一方面,特斯拉产品在欧洲“性价比崩塌”。
特斯拉柏林工厂产能利用率不到40%,但Model Y改款后还卖4.3万欧元(约33万人民币),比比亚迪贵了近1万欧元 。
就算在德国推“0首付分期”,也挡不住消费者用脚投票——毕竟同样的钱,比亚迪能给更长续航、更多配置。
另一方面,特斯拉在欧洲负面缠身、伤信任!
特斯拉的FSD自动驾驶在德国被暂停测试,柏林工厂还因废水排放被调查 ;与此同时,特斯拉CEO马斯克的一些争议言论更让欧洲消费者反感,品牌好感度降了15个百分点。
一边是“技术靠谱”的比亚迪,一边是“负面不断”的特斯拉,选谁很明显。
03、未来局势:比亚迪能稳赢吗?欧洲车市要变天?
短期看,比亚迪势头很猛,但这场“中欧车战”才刚到中场,接下来的看点更关键。
我们先看看比亚迪的“下一步棋”!
第一、产能加码:匈牙利工厂2025年底投产,30万辆年产能能覆盖整个欧洲需求,本地化率每提10%,单车毛利就多2.8万元。
第二、车型全覆盖:未来三年要投20款新车,从17万的代步车到高端车型全拿下,经销商网点已经超350家。
当然,这里也有一个风险提示:欧盟关税政策还可能变,而且大众、宝马等本土车企也在降价反击,比亚迪不能掉以轻心。
面对比亚迪,特斯拉也会使出一些“救命招”!
特斯拉把宝押在“2025年底推低价新车型”上,但从发布到量产至少要等1-2个季度,现在的“产品空档期”根本顶不住。柏林工业大学预测,要是特斯拉2026年前本地化采购率提不到60%,市场份额可能从18.7%跌到12%以下,彻底从“颠覆者”变“跟随者” 。
实际上,在欧洲汽车市场,不止比亚迪,上汽名爵今年累计市场份额已到1.9%,跻身欧盟前十;中国车企在欧份额从2024年的2.4%翻倍到4.8%。这已经不是“单个品牌的胜利”,而是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整体突围。
所以啊,比亚迪能连超特斯拉,靠的是“性价比戳中痛点+本地化扎稳根基”,而特斯拉输在“价格虚高+负面拖后腿”。
说到底,不是特斯拉退步了,是比亚迪把“中国智造”的功课做透了——从电池到工厂,从产品到服务,每一步都踩在了欧洲市场的节奏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