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上开110码,前面的白色SUV突然一个“闪现”走了,原地给你留下一台静止的故障车当“惊喜”,就问你怕不怕?
这不是什么三流恐怖片,是尚界H5前两天搞出来的一个大活儿。
视频里,H5的反应时间不到0.8秒,先减速再转向,一套操作行云流水,贴着护栏就过去了,主打一个毫发无伤。底下有个热评说得好:换我开,现在全村已经开席了。
这句话戳中了所有高速通勤党的肺管子。
车企的安全发布会,现在已经不是技术说明会了,它正在变成一种玄学军备竞赛。大家比的不是谁的AEB刹得住,而是谁能把物理规则按在地上摩擦,谁能把牛顿的棺材板掀得更高。
尚界这套骚操作,叫eAES,全称是“增强型自动紧急转向辅助”。翻译成人话就是:当电脑发现刹车已经来不及让你成盒的时候,它会果断抢过你的方向盘,帮你找条生路,自己扭过去。
这简直就是把所有同行的脸按在地上摩擦!
如果说之前别的车企还在讨论怎么把蛋糕做得更大,那尚界这次就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它传递了一个极其残忍的信号: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我不仅能刹住,我还能躲。你们的AEB,现在看起来就像个笑话。
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没有体面,没有共赢,只有你死我活。
当然,马上就有人质疑视频是演的。诶,你别说,人家早就准备好了。第三方机构中汽研立马上场背书,报告拍出来:同样场景,小雨路滑,轮胎抓地力下降三成,我们重复了二十次,成功率百分之百。
百分之百。
雨天能过,就是能过。
这操作什么概念?就像一个修仙小说里的主角,别人还在筑基,他直接顶着天劫当场渡劫飞升了。同行的工程师看了估计当场就得心态爆炸,连夜把自家产品经理的头打爆。
讲真,我作为一个开了十几年车的中年人,看到这种场景是有点恍惚的。我们过去理解的安全,是安全气囊,是笼式车身,是ESP,是被动的“金钟罩铁布衫”。现在这帮新势力告诉你,最好的防御是进攻,是在危险发生前,用它那每秒扫描二十次的“感知触手”和比你快一倍的“小脑筋”,提前预判,直接把危险给你绕过去。
这背后其实是一种思维模型的颠覆。
鸿蒙智行说,我们的NCA靠云端大数据,像是开了天眼,能预知未来。尚界说,我不管云,我就靠单车智能,我就是我自己的神。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车企想得太阴暗了,但没办法,谁让他们自己演得那么起劲呢。
我最近在看一本叫《道诡异仙》的小说,感觉现在车企搞技术,跟里面的角色修炼功法差不多,一不小心就练疯了。他们解构的不是技术,而是用户的恐惧。
你看,H5小订十五万台,主动安全选装率92%。一堆本来想买低配的兄弟,看完这个“原地飞升”的视频,嗷的一声就冲去加钱上顶配了。他们买的是eAES吗?不,他们买的是一种“就算我走神玩手机,这车也能救我一命”的赎罪券。
这跟奔驰的逻辑异曲同工。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那个三叉星徽。它提供的是一种“我成功了”的心理按摩。而现在的新势力,它们提供的是一种“我能活下去”的赛博护身符。这是一种新的品牌玄学,一种安全信仰。
当然,工程师私下也承认,这套系统不是万能的。对于侧翻货车、散落一地的压缩毛巾这种“异形怪”,识别率只有78%。剩下的22%是什么?是开盲盒啊我的朋友。
他们把提示音搞得跟防空警报一样刺耳,就是怕你真的在车里吃着火锅唱着歌,彻底把命交给了代码。
但讲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方向盘必须握在自己手里,把命交给一堆代码,我心里还是发毛。
自动驾驶的真正难题,从来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现实世界的混沌。你的AI能处理时速120公里下的“鬼探头”,但它能处理一个逆行闯入高速的“老头乐”吗?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你了,你的AI浑身是嘴都说不清。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什么?把生命交给电脑听起来可怕,但把生命交给一个连续开了八小时、一边看手机一边骂街的大货车司机,好像更可怕。这是一个典型的两杯毒药选一杯,然后告诉你有一杯稍微甜一点的困局。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是别上高速。真的。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