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出了件挺有意思的事儿,主角还是大家的老熟人——贾跃亭。
他那家在美国造车的公司,法拉第未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FF,在7月18号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推出了一款全新的MPV车型,名叫FX Super One。
发布会上,这台车被冠以“陆上头等舱”的美名,各种宣传搞得天花乱坠,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汽车界的未来已经提前到来了。
可是,当这台车的照片和视频在网上传开之后,很多眼尖的网友越看越觉得不对劲,大家心里都冒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台车,怎么看着这么眼熟呢?
它怎么那么像咱们国家长城汽车旗下的高端MPV——魏牌高山9呢?
这事儿一出来,网上立刻就炸开了锅。
一开始,大家还只是觉得“像”。
你看啊,这台FX Super One虽然在车头部分做了些改动,装上了一个可以旋转的显示屏,想营造一种未来科技感。
但是,只要把目光从这个花哨的车头移开,看看整辆车的轮廓和身段,那股熟悉的味道就扑面而来了。
从车顶 плавный的弧度,到车身侧面的线条,再到窗户的形状和B柱的位置,都和长城高山9有着极高的相似度。
这就好比两个人,虽然换了不同的发型和眼镜,但身高、体型和骨架子是一样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底子是同一个人。
在汽车设计里,有一个非常核心的数据,叫做“轴距”,它基本上决定了一辆车的底盘基础和车内空间,可以说是车的“骨架”尺寸。
一般不同品牌的车型,轴距几乎不可能完全一样。
可让人惊讶的是,法拉第未来公布的FX Super One的轴距,是3085毫米,而长城高山9的轴距,不多不少,也正是3085毫米。
这个数字的完全吻合,让“巧合”这个说法变得非常没有说服力。
如果说外观设计还可能存在“英雄所见略同”的可能,那轴距这种核心工程数据的完全一致,就让事情的性质变得不一样了。
如果说车身侧面还留有一丝争辩的余地,那车尾的设计就几乎是“实锤”了。
现在很流行的贯穿式尾灯,两台车都有,这不奇怪。
但奇怪的是,尾灯组的整体布局,牌照框的凹陷造型,甚至连高山MPV上一个非常有辨识度的细节——尾灯里那三条竖着的发光灯带,在FX Super One上也原封不动地出现了。
看到这里,很多网友都忍不住笑了,纷纷评论说:“这哪是借鉴啊,这简直就是把高山9的尾巴原封不动地搬过来了。”
当然,光靠眼睛看,总有人会说不够严谨。
但很快,更硬核的证据就来了。
就在发布会结束后的十几个小时里,国内一位非常专业的汽车博主“@电动纪元”发布了一个分析视频。
他没有长篇大论地去争辩,而是直接采用了最科学的方法——对两辆车进行三维扫描和数据建模对比。
这就像是给两台车做了个CT扫描,然后把它们的“骨骼”模型放在一起比较。
结果显示,FX Super One和魏牌高山在车身结构、底盘悬挂等总共23个关键参数点上,是完全吻合的。
这就意味着,这两台车很可能共享了同一个车身平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白车身”。
简单来说,就是法拉第未来可能直接用了长城高山的“骨架”,然后再给它穿上了一件自己设计的新“外套”。
事情到这里还没完。
我们再看看车里面。
FX Super One宣传的卖点,包括那些让人能躺平的零重力座椅、可以分区控制温度的车载冰箱、还有抬头就能看见的星空顶棚,这些听起来非常高级的配置,如果你去查一下长城高山旗舰版的配置单,会发现这些几乎都是高山车型的标准或可选配置。
就连动力系统,FF官方的描述也和长城的技术高度相似,都提到了“智能电四驱”。
如果说以上这些都还可以被解释为“深度合作”或者“技术采购”,那么接下来FF官方自己闹出的一个乌龙,就真的让人啼笑皆非了。
有细心的网友在法拉第未来的英文官方网站上,查看FX Super One的配置表时,竟然在其中发现了一行中文,赫然写着:“高山9全系标配智能电四驱系统”。
这个错误实在是太低级了,就好像一个学生抄作业,抄得太投入,连同桌的名字都一起抄了上去,最后还交给了老师。
这个“自爆式”的证据,几乎是板上钉钉地告诉了全世界,这台FX Super One和长城高山9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巨大的讨论。
很多人都在感叹贾跃亭的“商业鬼才”,认为他用一种非常取巧的方式,大大缩短了新车研发的周期和成本。
毕竟,从零开始研发一款全新的汽车,尤其是高端MPV,需要投入的时间和金钱是天文数字。
而通过直接采用一个已经非常成熟和优秀的平台,无疑是一条捷径。
但与此同时,这种做法也引发了关于知识产权和商业道德的广泛争议。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件事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一个让我们中国人感到自豪的事实:那就是我们国家的汽车工业,真的已经强大起来了。
为什么贾跃亭会选择长城高山作为他新车的基础?
答案很简单,因为长城汽车的技术和产品力,已经达到了足够高的水准。
高山MPV作为长城旗下的高端车型,其平台技术、制造工艺、安全标准和豪华配置,都代表了目前中国汽车制造业的顶尖水平。
贾跃亭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他选择高山,恰恰证明了这款中国车的产品力,已经得到了国际市场的潜在认可。
这件事情,与其说是一个关于“抄袭”或者“换壳”的八卦新闻,不如说它是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一个缩影。
曾几何时,是我们学习和模仿国外的汽车技术;而现在,我们自己研发的汽车平台和技术,已经优秀到可以被一家美国公司拿去,作为他们冲击高端市场的基础。
这背后,是中国汽车人几十年来不懈努力和技术积累的结果。
所以,当大家在讨论贾跃亭的这波操作时,我们也不妨为长城这样的中国企业点个赞。
他们的产品,已经好到能让别人“不得不”来借鉴了。
这本身,就是一种实力的体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