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宇通交付的这款客车,车身高度3.815米,山东老板跑一趟多赚8000块的门道在哪

10月宇通交付的这款客车,车身高度3.815米,山东老板跑一趟多赚8000块的门道在哪

上个月在服务区遇到个山东的车队老板,聊起他刚提的那台天域S12,说话间那股子得意劲儿压都压不住。“这车高啊,比普通车多装十几个座,一趟长途下来多赚小一万。”他掏出手机给我看车身侧面的照片,那高度确实够劲,站在车旁边的人显得挺渺小。

10月宇通交付的这款客车,车身高度3.815米,山东老板跑一趟多赚8000块的门道在哪-有驾

这事其实不复杂。车身做到3.815米什么概念?相当于比常规车型高出差不多半米,座位布局能多出一排,满载情况下单趟收益提升自然就上来了。山东那边跑青岛到济南的旅游线,周末节假日基本趟趟满员,多出来的座位全是真金白银。不过话说回来,车高了对底盘和动力要求也上去了,普通配置怕是撑不住。

10月宇通交付的这款客车,车身高度3.815米,山东老板跑一趟多赚8000块的门道在哪-有驾

跑长途的都知道,现在最头疼的是中途充电。以前那些电车,充一次电少说俩小时,正经耽误事。这回据说搞了双枪快充,15分钟能跑400公里,理论上够用了。服务区喝杯咖啡的工夫,电量就回来了,比以前那种慢充确实省心。当然实际效果怎么样,还得看不同地区的充电桩配套,有些偏远服务区设施跟不上,再快的充电技术也白搭。

10月宇通交付的这款客车,车身高度3.815米,山东老板跑一趟多赚8000块的门道在哪-有驾

动力这块儿倒是值得琢磨。双电机四驱听着挺唬人,关键是扭矩上来了,爬坡能力应该不错。跑山区线路的司机最清楚,车重了动力跟不上,上坡那个费劲劲儿能把人急死。能耗降低18%这个数字,算下来一年能省不少电费,不过这是理想工况下的数据,实际驾驶习惯、路况、载重都会影响。

10月宇通交付的这款客车,车身高度3.815米,山东老板跑一趟多赚8000块的门道在哪-有驾

说到底,车队老板看中的还是那个“30%盈利提升”。这数字怎么算出来的外人不知道,但拆开来看无非几项:座位多了收入增加,能耗低了成本下降,充电快了运营效率上去。三项叠加,账面上确实能看出效果。不过也得分线路,跑固定专线、客流稳定的车队可能受益明显,散客运营的就不好说了。

市场上现在5米到13.7米的车型都有,覆盖面确实够广。短途城际、中长途旅游、跨省专线,不同需求都能找到对应产品。这几年旅游市场回暖,60多条超长线路的订单量上来了,车企愿意在这个细分领域下功夫也正常。客户愿意复购,说明产品力和售后服务多少还是过关的。

10月宇通交付的这款客车,车身高度3.815米,山东老板跑一趟多赚8000块的门道在哪-有驾

那个山东老板最后说了句话挺有意思:“现在不比以前了,光车好使不行,得能帮我们挣到钱才行。”这话点出了门道——车企和运营方的关系正在从简单的买卖关系,变成某种利益共同体。技术、场景、收益这三件事串起来,形成循环,谁把这个链条做顺了,谁就能站稳脚跟。

10月宇通交付的这款客车,车身高度3.815米,山东老板跑一趟多赚8000块的门道在哪-有驾

至于那个3.815米的车身高度,可能就是这个循环里的一个关键数字。高度背后是空间,空间对应载客量,载客量直接关系收益。有时候市场竞争,就卡在这么几厘米的差距上。懂行的自然明白其中分量,不懂的看个热闹也就过去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