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卡宴,这玩意儿,明面上指导价百来万起,乍听着好像踮踮脚也能够着。可真要盘下来,那可不是添个零头就能摆平的。算算那份子钱(购置税)、磕碰险(保险),再捯饬点配置,一百三往上走。要是还想按揭,月供两万多,加上一年几万块的油水钱、伺候钱(保养费),乖乖,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照着那条“二成置车规矩”,理论上你一年进账得有个六百多万才能“洒洒水”地拥有它。可实况呢?一多半卡宴车主,年景好的时候也就挣个建议值的三分之一到一半。那怪了,是哪路神仙在供着卡宴?他们的腰包又是什么做的?
先说说那些小买卖人(中小企业老板)。他们弄辆卡宴,一部分是为着撑场面,迎来送往嘛,得有几分派头。但更要紧的是,能省税!一个浙省皮革厂的老板就亮了底,说搞辆卡宴能抵13%的进项税,一折算下来,实在成本比宝马X5还划算。这算盘打得,贼溜!
还有一拨,是那些互联网大厂的头头脑脑、金融圈的弄潮儿。年薪百万打底,可肩上的担子也重啊,996都是小菜一碟了。置办辆卡宴,算是对自己的一种“续命丸”。好歹奋斗这么些年,也得攒点看得见摸得着的玩意儿吧?
自是少不了那帮“后浪”们。家里家当几千万起步,买车子的钱,基本都是老爹老娘给的。他们开卡宴,大概更多的是当个“大玩具”,社交媒体上有人扒过,这部分车主,一年到头可能都跑不满五千公里。车库里的卡宴,十有八九是撑门面的。
保时捷场面上说卡宴五年保值率能到六成八,听着挺唬人。可真相往往是另一码事。一套十万块的柏林之声,二手车行估摸着也就值个三万;插电混动版的卡宴,换电芯要二十来万,而且过了质保期,出毛病的概率嗖嗖往上蹿;一个激光大灯,摔坏了换一个要八万,够寻常打工人一年的嚼裹(工资)了。
更扎心的是,卡宴的社交光环也在褪色。你想想,在京沪广深那些超跑俱乐部,卡宴现在都快成了“入门票”了。你要是想真正在那个圈子里混开,还得再砸个三百万往上,置办辆限量款才行。说白了,就是“一山更比一山高”。
车商们惯用“尊崇”、“稀缺”这些字眼来粉饰货品,可咱老百姓得拎得清。一辆车真正值钱的地方,不在于车标,而在于它能不能让你的日子更好过。就像那位从卡宴换成蔚来的老哥说的,省下来的那一百万,够孩子念完一套国际学校了,这才是实打实的阶层跃迁。所以说,买车这档子事,还是要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别被那些“成功人士标配”的鬼话给忽悠了。归根结底,日子是自个儿过的,舒坦最要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