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vs 插电混动,到底该选谁?真实案例告诉你

老王最近想买辆新能源车,看来看去盯上了增程式电动车和插电混动。他平时在市区跑业务,周末偶尔带家人去郊区玩,对续航和油耗挺在意。但这两种车到底有啥区别,哪种更适合自己,老王有点犯迷糊。

增程式vs 插电混动,到底该选谁?真实案例告诉你-有驾

其实不只是老王,现在不少人都在这两种车型之间犹豫。增程式电动车和插电混动听起来都能 “油电两用”,但实际开起来差别可不小。今天咱就结合实际案例,把这两种车的区别掰开揉碎了说清楚。

一、动力系统大不同,结构决定体验

增程式电动车,说白了就是 “带充电宝的电动车”。它的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只负责发电给电池,车轮完全靠电机驱动。比如理想 L9,平时在市区跑纯电续航能有 200 多公里,没电了发动机才启动发电,继续供电机工作。这种设计让增程式开起来跟纯电动车差不多,起步快、噪音小,市区通勤特别舒服。

插电混动就不一样了,它的发动机和电机都能直接驱动车轮。比如比亚迪唐 DM-i,低速时用电,高速时发动机直接发力,遇到陡坡还能油电一起上,动力更强劲。不过这种结构也更复杂,维护成本相对高一些。我有个开插混车的朋友说,他每次保养都得检查发动机和电机,费用比增程式多了好几百。

二、油耗表现有差异,高速低速各有优劣

市区通勤:增程式更省
在市区拥堵路况下,增程式电动车的发动机可以一直保持在高效区间发电,避免了传统燃油车频繁启停的高油耗问题。比如东风奕派 eπ008 增程版,市区百公里电费才 7 分钱,比插混省了一半以上。我邻居买了辆增程式,平时上下班来回 40 公里,三天充一次电,一个月电费不到 50 块,比之前开燃油车省了好几百。

高速长途:插混更划算
高速行驶时,插混的发动机可以直接驱动车轮,效率更高。比如比亚迪秦 PLUS DM-i,高速油耗能做到 4.4L/100km,而增程式电动车因为要先发电再驱动电机,油耗可能会升到 6L/100km 左右。老王要是经常跑高速,插混可能更适合他。

三、适用场景不一样,选车要贴合需求

增程式电动车:适合城市代步 + 偶尔长途
增程式电动车的优势在市区特别明显。比如老王平时在市区跑业务,用纯电模式完全够用,周末去郊区玩,发动机发电也能保证续航。而且现在增程式的快充技术越来越厉害,像东风奕派 eπ008,12 分钟就能充 300 公里续航,服务区喝杯咖啡的功夫就能接着跑。不过要注意,增程式的高速油耗还是比插混高一些,要是经常跑长途,可能得算算油费账。

插电混动:适合多场景需求
插电混动的适应能力更强,市区能用电,长途能烧油,遇到山路、陡坡还能油电一起发力。比如长城 DHT 混动技术,在亏电状态下动力衰减也不明显,开起来跟燃油车差不多。要是你经常跑高速,或者充电条件不太方便,插混可能更省心。

四、维护成本和政策影响,这些细节要注意

维护成本:增程式更便宜
增程式电动车的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工作负荷小,保养项目也简单。我朋友的增程式电动车,每次保养就检查电池、电机和传动系统,小保养 200 多块就能搞定。插混因为结构复杂,得定期换机油、检查变速箱,保养费用比增程式高 30% 左右。

政策影响:部分城市有限制
从 2023 年开始,上海等城市不再给插混和增程式电动车免费绿牌,得跟燃油车一样参与竞拍。要是你在这些地方,可能得考虑牌照成本。不过在其他城市,这两种车还是能享受新能源车的优惠政策,比如免购置税、不限行。

五、市场趋势和未来发展,了解一下不吃亏

现在增程式电动车的市场发展挺快,2024 年理想汽车交付量突破 50 万辆,很多车企都在加大增程式车型的研发投入。而且到 2025 年,增程式电动车的纯电续航能达到 400 公里以上,基本能覆盖日常通勤和短途旅行的需求。插混技术也在升级,像比亚迪的 DM-i 系统,通过多挡变速箱优化了高速油耗,竞争力越来越强。

老王的选择
听了这些分析,老王心里有了谱。他平时在市区跑得多,周末也就去个百公里内的郊区,增程式电动车的纯电续航和快充技术完全能满足需求。而且增程式的维护成本低,长期下来能省不少钱。至于高速油耗,老王算了算,一年跑高速的次数有限,多花点油钱也能接受。最终,老王决定入手一辆增程式电动车。

你平时用车场景是啥样的?更看重续航、油耗还是维护成本?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大家一起讨论。要是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别忘了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关注我,后续还会更新更多新能源车的实用知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