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万的宝马i3现在卖17万,奥迪A4L跌到19万就能开走!”最近朋友圈里炸开了锅,不少人发现曾经高不可攀的BBA(奔驰、宝马、奥迪)豪车,价格突然“腰斩”都不止。一位在4S店工作十年的销售经理老张感叹:“以前客户砍价像求人,现在我们求着客户下单,生怕库存压垮现金流。”
这种疯狂的价格跳水背后,有一组数据格外刺眼——今年6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飙升至62.3%,相当于每家4S店都停着几十辆滞销车。更惊人的是,北京奔驰、华晨宝马的折扣率最高达到25%,买辆宝马iX3能省下16万,这钱都够再买辆国产新能源车了。当人们还在讨论“豪华车该不该降价”时,市场已经用真金白银给出了答案:在新能源浪潮冲击下,燃油豪车的价格体系正在土崩瓦解。
---
豪车卖成白菜价 4S店上演“清仓大逃杀”
广州某宝马4S店里,贴着“i3直降17万”的横幅格外醒目。销售人员小王说:“去年这时候i3落地要35万,现在19万就能开走,还送三年保养。”他指着展厅里标价43.99万的宝马i5苦笑:“这车上市才半年,已经优惠10万了,现在买最划算。”
这种“跳楼价”不是个例。上海一家奥迪4S店里,原本32万起步的奥迪A4L裸车价跌破20万,销售人员坦言:“现在卖一辆亏7万,但总比烂在库里强。”就连奔驰这种向来矜持的品牌也坐不住了,EQE从49万跌到28万,相当于打了5.7折。有网友调侃:“以前是‘BBA车主瞧不起电车’,现在是‘BBA电车求着人买’。”
更夸张的是二线豪华品牌。凯迪拉克XT5优惠12万,捷豹XEL降价15万,雷克萨斯ES从加价3万变成直降5万。一位二手车商透露:“现在收车像走钢丝,上周40万收的奔驰GLC,这周新车就降了8万。”
---
新能源围攻下 燃油车被迫“割肉求生”
这场价格雪崩的导火索,藏在今年一季度销量榜单里。售价30万以上的车型中,特斯拉Model Y卖了10.1万辆,是奥迪A6L的两倍多。更让传统车企冒冷汗的是,问界M7单月卖出1.5万辆,直接把保时捷Taycan(月销100多辆)按在地上摩擦。
“现在展厅每天来十拨人,八拨问新能源车。”北京某奔驰4S店经理透露,他们最头疼的不是降价,而是电车根本卖不动。奔驰EQ系列平均月销不到千辆,奥迪e-tron降价10万仍无人问津。无奈之下,厂家只能把电动车亏损转嫁给燃油车——奔驰C级降价10万换销量,每卖一辆亏损7万;宝马3系疯狂促销,硬是把库存压了下去。
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策略正在反噬品牌价值。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宝马在华销量下滑4.2%,奔驰下降6%。更尴尬的是,当国产新能源车在高歌猛进时,BBA的电车却被贴上“杂牌电动车”标签。有消费者直言:“花20万买宝马i3?不如加5万上蔚来ET5,起码不用忍受塑料感内饰。”
---
经销商上演“敦刻尔克大撤退”
“现在卖车就像在雷区跳舞。”浙江某宝马经销商老李算了一笔账:厂家虽然取消了销量考核,但要求必须完成电动车提车指标。他指着停车场里积灰的iX1说:“这些车占着300万资金,光利息每天就要烧掉800块。”
为了活下去,经销商们各显神通。有的推出“买燃油车送电车”套餐,有的把展车当试驾车低价处理。最狠的是广东某奥迪4S店,直接把A4L和Q5L打包卖,两台车总价不到40万。“现在卖车不图赚钱,只求快速回血。”该店销售总监透露,他们甚至开始裁员缩减成本,“再挺半年看看形势”。
厂家也在暗中输血。宝马给经销商3%的价格折让,奔驰悄悄延长付款周期,奥迪则降低滞港车辆仓储费。但这些举措杯水车薪——大搜车智云数据显示,5月份豪华品牌平均折扣率超过25%,意味着每卖10万元就要让利2.5万。有业内人士预言:“今年至少30%的豪华品牌4S店会关门。”
---
价格战背后的生存逻辑
这场惨烈价格战的根源,是汽车行业百年未遇的变局。当特斯拉用软件定义汽车、比亚迪用垂直整合碾压成本时,传统车企的发动机技术护城河正在干涸。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李颜伟指出:“BBA控量保价是无奈之举,再不守住价格底线,品牌溢价就要崩盘。”
但市场规律比情怀更残酷。在山东某三线城市,95后小伙小陈刚用19万拿下宝马i3。“我知道这车续航虚标、车机卡顿,但蓝天白云标值10万啊!”他的选择代表了一大批消费者心态——既要面子又要里子。而当问界M9、蔚来ET7这些国产车也能带来社交价值时,BBA的光环正在加速褪色。
眼下最戏剧性的场景,发生在上海某商圈的地下车库。一边是挂着临牌的新款问界M9排队入场,另一边是积灰的奔驰EQC正在被拖车拉走。这个画面或许预示着:属于燃油豪车的黄金时代,真的要说再见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