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车主社死!灵图恶搞血崩销量,mega爆雷刺痛中国高端梦

那对品牌的伤害是毁灭

太可怕了,谁能想到理想汽车竟然会走到这一步?周销量一度暴跌到5400辆,这个数字就像一盆冰水,从头到脚浇醒了所有沉浸在去年辉煌里的人。好家伙,这可不是什么小波动,这简直就是从珠穆朗玛峰顶直接滑坠到了马里亚纳海沟,连个缓冲带都没有。

理想车主社死!灵图恶搞血崩销量,mega爆雷刺痛中国高端梦-有驾

去年这个时候,理想还是那个在牌桌上连赢八圈、笑得合不拢嘴的大赢家。靠着L系列那精准得像手术刀一样的市场定位,硬生生在国内三十多万的家庭SUV市场里杀出了一片天。L9喊出“500万以内最好的SUV”,虽然听着狂,但市场的真金白银就是最好的背书。那时候的理想,春风得意,俨然一副“新势力领头羊”的模样,好像只要它想,就没有拿不下的山头。于是,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等着看它在2024年怎么再搞个大新闻,怎么用那款传说中的纯电旗舰——理想MEGA,彻底把BBA(奔驰、宝马、奥迪)的老巢给端了。

那会儿的期待有多高?高到什么程度呢?就是那种你觉得它随便出个什么车都能卖爆的程度。毕竟,它太懂中国家庭需要什么了:大空间、大沙发、大彩电,外加一个让你几乎没有里程焦虑的增程器。这套“组合拳”下来,管你是什么德系豪华、日系匠心,在“奶爸”们的需求面前,通通都得往后稍稍。所以,当MEGA那酷似高铁车头的造型初次亮相时,很多人虽然觉得有点怪,但心里想的还是:“嗯,理想嘛,总能创造奇迹。”

可谁曾想,这次等来的不是奇迹,而是一场舆论的“完美风暴”。

风暴的起因,就是MEGA那个极具争议的外观。互联网是个什么地方?是个巨大的放大器和解构场。很快,各种P图和恶搞段子就在社交媒体上病毒式传播开来,一些极其不友善的词汇,比如将车P成“灵车”的图片,开始铺天盖地。起初,这可能还只是少数人的恶作剧,但当这种情绪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事情的性质就彻底变了。它不再是对一个工业设计的正常讨论,而是变成了一场针对理想品牌及其用户群体的“猎巫行动”。

这下可好,最致命的一击来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上悄然出现了一种声音,把理想车主和“低素质暴发户”这个标签死死地捆绑在了一起。知乎上一个匿名回答说得特别扎心:“以前开理想,感觉自己是个顾家的、懂生活的中产精英;现在,我都不敢跟人说我开理想,生怕别人觉得我是那种没什么品味,就喜欢傻大傻大的土老板。”你看看,这话多毒!这已经不是在讨论车好不好了,这简直是在对车主进行人格上的公开羞辱。

当一个品牌的用户开始因为拥有这个品牌而感到羞耻,那对品牌的伤害,才是真正毁灭性的。这比任何技术上的缺陷、任何价格上的不当,都要来得猛烈百倍。因为品牌溢价这东西,说白了,不就是买一份心理上的满足感和社群的认同感吗?当这份认同感崩塌,甚至变成了负资产,那谁还愿意为你多花一分钱呢?于是,我们就看到了那个冰冷的数字:周销量5400辆。市场用最诚实的方式投了票,表达了它的态度。那一刻,仿佛整个会议室的空气都凝固了,理想的CEO李想估计自己也没想到,这跟头能摔得这么狠,这么快。

现在,牌桌上的气氛全变了。理想就像那个上一秒还手握王炸,下一秒却发现对手直接掀了桌子的玩家,满脸错愕地站在原地。曾经清晰无比的康庄大道,突然之间就长满了荆棘,前方是浓得化不开的迷雾。摆在面前的路,似乎只剩下两条,每一条都走得异常艰难。

是继续咬着牙走高端路线,把MEGA的失利当成一次交学费的试错,重新调整设计,用更强的产品力去赢回那些被伤害了的高端用户的心?这条路,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投入,而且时间窗口可能稍纵即逝。毕竟,市场的耐心是有限的,用户的记忆却很长。那个“暴发户”的标签,就像一块粘在身上的狗皮膏药,想撕下来,怕是要连皮带肉。

还是说,干脆调转车头,回到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战场?最近发布的L6,价格下探到25万以内,明显就是一步防守反击的棋。它似乎在说:“高端玩不转,我还不能在性价比的领域里继续当王吗?”这条路看起来更稳妥,能迅速用销量稳住军心,给资本市场一个交代。但问题是,一旦你习惯性地向价格妥协,那个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豪华新势力”的人设,是不是也就彻底不要了?从高端跌落,再想爬上去,那难度可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说到底,这已经不只是理想一家公司的问题了。它暴露了所有向上突围的中国品牌共同的焦虑: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是靠着供应链优势和成本控制打价格战,还是真的能在品牌文化、在设计美学、在那种虚无缥缈却又至关重要的“格调”上,与世界顶级品牌掰一掰手腕?MEGA的这一跤,摔得太重了,重到让所有人都看到了那条看不见的玻璃天花板。

一个品牌被打上了负面烙印,还有机会彻底洗刷干净,重新回到那个光芒万丈的神坛吗?这事儿,你怎么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