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15年前,即2010年3月底,瑞典沃尔沃公司被吉利集团收购,这一消息震惊了当时的汽车界。毕竟瑞典人是公认的工程大师,而吉利……15年前的吉利是什么样子?
沃尔沃工程师发明了安全带、车身加固装置以在侧面碰撞中保护乘客,还有侧面安全气囊和侧气帘。简而言之,这家公司发明了我们今天所知的汽车安全技术。有时瑞典人制造的汽车很难被称为漂亮,但拯救了多少生命却是数不清的。对于许多人来说,沃尔沃汽车是他们进入高端汽车市场的第一步。
但高质量的工程和创新热情并不总能带来市场成功、稳定的收入和财务稳定。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初,沃尔沃汽车公司的乘用车部门不得不出售给福特汽车公司,当时福特汽车公司正站稳脚跟并建立自己的帝国。在其巅峰时期,它拥有阿斯顿马丁、捷豹、路虎、马自达以及沃尔沃等精品汽车。
福特未能成功运作,在收购的所有品牌中,只有马自达和沃尔沃在21世纪表现不错。但仅凭两个品牌还不足以拯救这个庞大的帝国免于毁灭。 2006年,福特亏损近130亿美元,开始深度重组。但还没能来得及完成,2008年经济危机就来袭,重组变成了出售。阿斯顿马丁投了阿拉伯公司,捷豹路虎投了印度塔塔公司,沃尔沃汽车被吉利收购!
吉利的历史并不是从汽车开始的,公司最初是生产冰箱配件的。有冰箱的地方就有轻便摩托车——这是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市场上最具活力的细分市场之一。但到了本世纪末,该公司开始开发汽车。第一款是吉利HQ,是大发Charade紧凑型轿车的克隆版,远处看上去的样子一模一样。
2010年3月,完成了收购沃尔沃汽车资产的交易,包括所有知识产权和安全开发成果,均成为吉利的财产。合作的第一个成果是设计。早在2011年,经验丰富、享有盛誉的设计师 Peter Horbury 就从沃尔沃(在他的领导下打造了 C70、V70 和 XC90)跳槽到吉利,担任设计执行副总裁。后来,他的团队又得到了另一位知名专家史蒂夫·哈珀的加强,在上海成立了一家设计工作室,目前负责电动汽车的设计。
早在2014年,吉利帝豪GT就已进入市场,其特点与前几年的沃尔沃 S60/S80 相似。与此同时,底盘和车身架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位于浙江省的吉利总部,还是位于沃尔沃总部所在地哥德堡,工作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首先,两家公司合并了发动机部门,开始合作研发内燃机、混合动力系统和变速箱。
下一步是CMA联合模块化平台,该平台几乎是所有公司车型的基础。基于新架构的首款车型是沃尔沃XC40,是与中国专家密切合作开发的。吉利Tugella尝试了模块化架构,随后是Monjaro,而沃尔沃在获得了资金支持后,又打造了“运动”品牌Polestar。Polestar是瑞典当地锦标赛的一个赛车队的名字,后来成为沃尔沃的合作伙伴,将普通车型改造成新能源车型。自2017年起,成为该汽车制造商的独立子品牌,专门生产电动汽车。
这并不是此次联合诞生的唯一新品牌。沃尔沃和母公司吉利拥有一个共同的子公司——领克,专门打造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年轻受众的品牌。吉利旗下品牌总数难以计数:除了上述品牌外,还有睿蓝 7、极氪和极越,马来西亚的 Proton,英国的莲花、伦敦电动汽车公司,德国的smart——而且这还不包括卡车和摩托车品牌,以及BelGee或Knewstar等地区不同车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