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那天,成都的空气都像是淋了一层糖浆一样甜,欧拉在这场注定不平凡的日子里迎来了自己的七周年大庆,还赶上成都车展,真是赶巧得不能再巧了,是节日还是纪念日,都分不清楚了。
你说欧拉懂不懂造节的精髓?
一个“陪你过七夕”,再加七年的“水到渠成”,合着浪漫、温情、仪式感,妥妥的大满贯。
走进欧拉展台,首先扑面而来的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参数控”氛围,也不是谁家新车又比谁家多了几个毫米的轴距,而是一副“和你有点关系”的生活场景。
这个庆典空间,被欧拉打造成了半个城市的会客厅,各种装置、体验、摆设,像是特意为懂生活的小伙伴们端上的浪漫大餐。
说实话,在如今看惯了车企各种“炫技炫配置”的发布会上,这种返璞归真的调调,多少有点让人耳目一新的意思。
其实,有多少品牌说要陪用户,结果陪着陪着,连自己是谁都找不着北了,剩下一群网友在评论区“灵魂拷问”:你到底在陪谁?
这次欧拉玩了一出“城市经典”,把人和车的关系拉得格外紧,甚至有点“亲上加亲”的意味。
哪儿有那么多凭空生出来的经典?
能成为时代经典的,多少得有点“阅尽千帆”的通透。
欧拉这七年,不声不响地积累了52万用户,这数据不算神话,但要知道,这可是新能源赛道,谁都想来掺和一脚的火热赛场。
在这个大家都忙着“内卷”的行业里,欧拉之所以还能站得住脚,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它一直笃定的思路——不是跟风谁、一味追新,而是琢磨城市人的审美,把车做成会呼吸、能有共鸣的伙伴。
这和天天变脸的时髦风又有什么不同?
再多新面孔也未必能打动人心。
欧拉抛弃了冷冰冰的“堆配置”,转身搞起了“场景感”——你会发现,不管是灵感源于熊猫“花花”的奶茶,还是用箭竹巧思调制的互动区,每一个细节都能怼进成都的灵魂。
别忘了,还有那些“痛车”展览,用户奇思妙想的二次元造型,让车也会“卖萌”,甚至还能“中二病”。
欧拉说:“不做瞬间流行,要做时代经典。”
这话不是说说而已,背后可是有真功夫的。
谁又能想到,这个曾经只是一款“复古可爱电动车”的品牌,能把“好看”变成自己能打的金字招牌,还让52万人投票表决“我愿意”?
在场的人无一不是在生活里有点叫讲究的。
不是死板的标签厂牌,而是一群会玩、敢玩的“生活艺术家”。
他们带着各自的小故事、小梦想、小挣扎,和欧拉在成都的怀抱里磨合出了“同频共创”的气场。
有人说新势力都是年轻人玩的,老一辈根本玩不转。
可欧拉的好猫、闪电猫、芭蕾猫……这些名字也太不像只给小姑娘准备的吧?
你会发觉来展台拍照的人,有穿着汉服的姑娘,也有带着小孩的宝妈,更有头发斑白的老哥。
一圈看下来,才真明白什么叫“用户画像”,那是千人千面,远远比一众只吹价格冠绝全场的品牌来得认真。
讲个题外话。
每次车展,不管哪一家,都会来点视觉轰炸,可往往看完心里没剩下几滴水花。
而欧拉“不按套路”的浪漫,配上独特的成都烟火气,倒有点让人觉得这个七夕被记住了。
怎么说呢?
这正好踩中了大家情感缺失的大坑——谁不希望自己的选择被看见,被理解,被肯定一下呢?
参数比不过友商先不慌,关键是找到和用户嗑得来的共鸣,这事比什么都难。
欧拉的秘诀其实就藏在一句话里,“以用户为中心”,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实打实地通过各种“联手造节”、“互动共创”,把这种关系拉进地三尺。
有意思的是,那些年少轻狂也好,漫不经心也罢,52万人用脚投票、用体验写下的故事,最终都成了欧拉品牌身份的一部分。
真想不到,一家车企会把和用户的“情感账本”翻来覆去念这么细。
但说到“情感联结”,谁不想被喜欢的品牌来点回应?
现场,巨型玫瑰墙的仪式感狠狠拿捏,奶茶区人气爆棚,还有那些粉丝改装作品一字排开。
你看,品牌和用户之间那点“小甜蜜”,还真不是一厢情愿的独角戏。
“青梅竹马”奶茶,灵感来自熊猫的口味偏好,这个点子真是可爱又走心。
欧拉一边守护城市传承,一边和粉丝玩在一起,搞点全民都参与的互动,哪怕是抽奖、秒杀、快闪——都能有点打动人心的意思。
现场的用户也不是单纯的吃瓜群演。
他们自带滤镜,会上台聊音乐,谈创业,权当“品牌挚友”。
每个人的生活都各有悲喜,但在选择欧拉后,仿佛都能在同一个频道里找到知音。
或许,这就是品牌最会“宠粉”的地方。
别的不敢说,单论这种“润物细无声”的链接,欧拉真的把自家理念揉进每个人心坎。
车圈早已不缺技术控,却极度稀缺能玩起社会情感的“生活调性”。
不夸张地讲,在以“城市经典”为灵魂的产品矩阵背后,欧拉抓准了中国式自信的新脉动——既不跟风,也不自嗨,稳扎稳打。
七年,说长不长,说短更不短。
欧拉这段“成长日记”,就像一场低调又厚重的积累。
从当年寂寂无名,到搭建起一套多元化的产品线,再到今天能撑起中国品牌走向国际的底气,这步步为营,每一环都藏着真诚的致敬和不动声色的野心。
更有意思的是,下半年要上的“重磅新品”,并不是随便凑个概念改个壳就交差。
欧拉高层透露,依旧会拿“经典”做主线,但在智能和舒适度上做加法,推向全球市场。
这话,既是承诺,也是宣战。
新能源的江湖里从来不缺新鲜出炉的爆款只有少数能成为“传世之作”。
能不能熬出头,靠的不光是嘴皮子工夫,还要看是不是走心到家。
说回成都这次的“七夕庆典”。
其实,说是品牌秀,更像是一场全民的城市市集。
你能遇见嬉笑打闹的青年,也能看见眉头舒展的长者,还有一群“小朋友”围着看猫车狂拍照。
这种景象,怎么看都像是一张全家福。
再看欧拉自己,也不是什么居高临下的“技术卡门”,而是柔软地融入用户的生活,陪你走过市井又浪漫的每一天。
很难想象,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七十亿公里陪跑,能让一个品牌不迷失初心,多少有点倔强的意味。
是不是所有人都感受到品牌的“拥抱”?
这个答案,估计只有每一个用车的人自己才知道了。
但从这次的舞台效果、用户参与度,到设计的每处小温暖,如果真有答案,也八成是“值得”。
汽车,在中国的意义没变多少,从最朴实的代步,到身份标签,到生活伙伴。
但欧拉,试图用点不一样的方式,重新定义“车”在生活里能扮演的角色。
它不是高高在上的“高科技”,而是进得厨房,出得厅堂,懂你心思的老友。
未来的故事,可以预见,肯定又一堆新选择,新体验。
哪个中国品牌能在全球汽车浪潮里立得住脚,靠的可不只是技术。
还有那份但凡风声鹤唳都不动摇的底色。
欧拉用七年的陪跑,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不是每一个闪耀都能成为经典,但每一份坚守初心都注定发光。
车圈的未来,看似扑朔迷离,其实只要握得住用户的心,左右逢源不是梦。
你会选一个光鲜亮丽、几十秒爆红的流行,还是选一个能陪你走遍柴米油盐、枝繁叶茂的经典?
读者朋友,欧拉这次“浪漫七夕”,更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你觉得新能源车最该给用户带来什么?
欢迎留言,一起聊聊!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