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刷抖音的时候,总能看到有人说"电车省油但买不起",这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半。现在国产电车早就把价格打下来了,尤其是比亚迪最新推出的元UP 301KM领航型,7.48万的定价直接捅破了小型纯电SUV的底价。但便宜归便宜,值不值得买还得掰开了细说。
先看尺寸,4米3的车长在小区找车位比外卖小哥抢单还轻松,特别是对刚从驾校出来的新手,这种尺寸简直就是量身定制——后视镜蹭了不心疼,侧方停车一把轮能进去,关键是1830mm的宽度比某些自称"宽体轿车"的合资车还多出两指。厂家在轮眉和底盘那一圈黑塑料可不是为了省钱,雨天走烂路时你就知道这设计多贴心,小剐小蹭根本不用去补漆。
坐进车里会发现,现在国产车的配置确实够狠。以前这个价位想都不敢想的无线充电板,现在成了标配;中控那块12.8英寸大屏比很多人的iPad还大,最实用的是车载ETC——国庆跑高速时再也不用把半个身子探出车窗去够机器了。不过最打动我的倒是后排空调出风口,去年夏天坐朋友那辆某日系小车,后排乘客热得能孵小鸡,现在7万多的车反倒把这细节考虑到了。
说到买电动车的纠结,续航永远是躲不开的坎。301公里的CLTC续航打个8折就是240公里左右,对于每天通勤50公里的上班族来说,充一次电能顶4天。实测开空调的情况下,市区代步跑到270公里问题不大。这里要给准备买车的人提个醒:别看网上总说续航焦虑,其实90%的人日常根本开不出200公里。就像手机充电一样,现在谁不是晚上插上早拔掉?真要跑长途,401km续航的高配版贵2万,但说实话有这钱不如省下来加油车,毕竟7万多的车省下的钱够加10年油。
动力方面70千瓦电机听着不大,但电动车瞬间爆发的特性,等红灯时反而比1.5L自吸的燃油车更窜。特意试过满载四个成年人的情况,市区超车完全不虚。不过要上高速的话,建议别开太快,毕竟这小身板跑到110km/h之后,电量会掉得比双十一的购物车金额还快。
比较遗憾的是辅助驾驶功能,301km版本确实比高配少了些高科技配置,但仔细想想也挺合理——都这价位了还要啥自行车?全景影像+双气囊的配置,比同价位的合资燃油车良心得多。倒是那个手机NFC钥匙特别实用,现在出门连银行卡都不带了,谁还愿意随身揣车钥匙?健身房洗完澡发现忘带钥匙的痛,电动车车主终于可以避免了。
颜色选择上这次玩了点小心思,新出的乐动米看着像奶茶里的芝士奶盖,悠悠紫则是薰衣草庄园的既视感。比起满大街的白色灰色,这两个新色开出去绝对能赚回头率。不过建议打算买浅色的朋友三思,去年我家那辆白车停树下两周,鸟屎渍洗车店要加收50块去污费,后来果断换了飒爽灰。
说到比亚迪的OTA升级必须多聊两句,去年给元PLUS升级后多了项神奇功能——堵车时中控屏能刷抖音了。这次预告的手车互联更狠,在车库看完《繁花》大结局,上车能接着播。对于接送孩子上补习班的家长来说,这功能简直是续命神器。不过提醒各位老爷们,老婆坐副驾时记得关掉"观影历史"啊。
现在买电车的人大概分两派:一派觉得电池技术还会进步再等等,另一派认为早买早享受。其实看看元家族150万辆的销量就懂了,中国人买车最实在——管你技术多前沿,关键要看兜里多少钱。有朋友问我:"这车开五年会不会亏惨?"算笔账就明白了:7万块的车用五年残值剩3万,每年折旧8千;同价位燃油车光油费每年就省下1万,更别说保养时不用换机油的火星快乐。
要说最打动我的,其实是发布会有个细节:现场演示用VTOL移动电站功能接电磁炉煮火锅。虽然概率上讲,99%的车主这辈子都不会在野外涮肉,但只要有1%的可能性,就能在朋友圈收获200个点赞。现代人买车早就不是单纯代步了,更像是买个能开的大玩具。
仔细对比了下配置表,发现301km版本砍掉的都是些"非必要"功能。就像买手机时64G和128G的选择,明知道后者更划算,但看看3999和4999的价格差,多少人最后还是选择了"够用就行"。倒是对储物空间有执念的要注意,后备箱放不下婴儿车,但后排座椅放倒后装两台立式空调外机完全没问题——别问我怎么知道的,装修过的人都懂。
最近总有人问:"现在买电车是不是49年入国军?"其实参照手机发展史就明白了——2015年觉得4G手机够用的人,现在不也抱着5G手机真香?电车迭代是快,但7万块的试错成本,比当年买大哥大可划算多了。况且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敢承诺终身保修,这底气其他品牌还真比不了。
最后说个真实故事:上周陪朋友去提车,4S店隔壁就是充电站。销售小哥特意嘱咐:"新车电量只有30%,您充到80%只要25分钟。"朋友当场反问:"你卖燃油车会告诉客户第一次加油别加满吗?"全场笑疯。看吧,电动车时代,连卖车的话术都在进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