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普京亲自表述我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达到如此强大水平

起步晚却追赶快

中国汽车行业起步算得上晚的,五十年代那会儿,国家工业基础不扎实,啥都得从零开始建。第一汽车制造厂在1953年开始动工,三年后也就是1956年,才搞出了第一辆解放卡车,那时候产量不高,主要用来运输。六十年代,搞出了东风牌轿车,不过规模很小,基本上就用作特殊的用途。

要不是普京亲自表述我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达到如此强大水平-有驾

改革开放之后,1978年开始逐步引进外资,到了1984年,北京吉普成立合资企业,紧跟着1985年上海大众也加入,桑塔纳等车型开始在市面上流行起来。九十年代时,汽车产量突破了一百万辆,但国产品牌还相对弱势,市场基本都被外资品牌占据。到了2000年,出口量仅有1.7万辆,市面上大多都是进口车,国产车的设计比较单一,技术水平主要依靠国外技术支持。

要不是普京亲自表述我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达到如此强大水平-有驾

比起日本,中国的汽车工业起步慢了半个世纪,得一步步慢慢追赶。那会儿投入研发的资金少,工程师还是用手工算参数的。进入新世纪后,2001年加入世贸后,关税一下子降低,市场竞争变得激烈,但也带来了技术转让。民营企业比如奇瑞、吉利开始崭露头角,奇瑞在2001年推出了风云车型,而到2003年,美日品牌的车型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

要不是普京亲自表述我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达到如此强大水平-有驾

2009年,产量达到了1379万辆,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不过关键零部件还得进口,出口 only 52万辆,在国际上被贴上“便宜货、低质量”的标签。进入2010年代,新能源政策开始推行,到了2015年补贴正式出台,电动车也开始起步,可续航能力短,相关基础设施也还不够完善。

比亚迪搞投资电池之后,产量也跟着蹭蹭涨,到了2020年疫情期间供应链出了点问题,但中国的韧性还是挺强的。那一年,新能源汽车卖了137万辆,占了全球的一半还多。不过,出口只有99万辆,高端市场的份额还不大。从模仿到逐渐自主,虽然走得慢些,但步伐踏实,政策引导、企业拼劲、市场磨炼,就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要不是普京亲自表述我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达到如此强大水平-有驾

没想到电动化的浪潮一到,中国就抓准了这个时机,2021年开始新能源突然腾飞,出口也从201万辆起步。到了2022年,达到了311万辆,超过了德国,稳居第二。而2023年,销量飙升到491万辆,击败了日本,登上第一名宝座。再到2024年,预计会达到586万辆,继续领跑全球,同比增长19%。

要不是普京亲自表述我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达到如此强大水平-有驾

2025年前九个月的销量达到571万辆,截至九月单月有76.3万辆,增幅达21%,全年预计还能超过去年水平。出口的平均价格从2023年的1.9万美元降到2025年的1.7万美元,不过随着规模扩大,整体结构更优了。

2024年前九个月,电动车出口总量达到152.4万辆,占比高达32.4%,同比增长22%。这么快的速度,想想以前谁能料到?起步确实晚,但追赶的速度惊人,这都得益于政策支持、企业努力和市场需求的三方面共同发力。

要不是普京亲自表述我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达到如此强大水平-有驾

品质优且价格实

以前,国外不少人对中国车印象不佳,总觉得技术不过关,发动机和变速箱大部分得靠进口,耐用性也差点儿,设计没特色,国际信誉比较低。说实话,早年出口量不大,2000年只有1.7万辆,主要销往发展中国家。那会儿,国内市场被外资垄断,街上还能见到不少桑塔纳和捷达,国产车像哈弗H6,直到2012年才开始挑战。质量方面,反馈会有生锈、油耗高、安全标准低的声音。

要不是普京亲自表述我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达到如此强大水平-有驾

一到电动时代,一切都变了。中国的新能源车驾驶体验顺畅,智能配置丰富,省钱又实惠。消费者们都看重实力,随意挑个埃安、极氪、小鹏、蔚来、理想,都能有眼福。各大品牌你追我赶,更新换代的速度飞快。比亚迪到2025年上半年,销量就突破了200万辆,领跑市场。吉利的新能源车销量暴涨,达到了114万辆,令人瞠目结舌。

要不是普京亲自表述我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达到如此强大水平-有驾

长安的销量达到了76万辆,而特斯拉中国也紧跟着。产品品质不断提升,主要靠技术积累,动力硬实力增强。续航能力接近500公里,成本下降了30%,使用寿命提升了40%,充电速度也快了3倍左右。十四五规划里明确了目标,要在动力电池、电机、系统这些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到2025年实现高水平自主研发。

要不是普京亲自表述我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达到如此强大水平-有驾

价格实惠成了杀手锏,出口的平均价格下来了,可竞争力反而更强了。欧洲市场里,中国电动车的占比挺深,德国大概4%,英国大约7%。布鲁塞尔的街头,经常能看到比亚迪汉EV,马德里的车展上,小鹏G9挺受欢迎。法国这边,MG4挺火的,比利时2025年前一到九月,新能源车到港达到了22.3万辆。

要不是普京亲自表述我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达到如此强大水平-有驾

西班牙的媒体称,中国的新能源车在领先,质量不错又实惠。到2024年,中东出口超过了100万辆,比2019年翻了六倍。在俄罗斯市场上,中国品牌份额很大,2024年的销量前十名中有7款是中国车,哈弗年销超过19万辆。到2025年上半年,累计卖出了60万辆,虽比去年少了29%,但中国品牌占了55%。

要不是普京亲自表述我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达到如此强大水平-有驾

普京在2025年5月8日的会谈中提到,俄罗斯将成为全球主要的中国汽车进口国家。到8月30日,他又补充说,俄罗斯已成为中国出口的重点市场。两边合作提前展开,不仅建设高科技厂房,还在本地生产各种产品,除了汽车,还包括家用电器。

普京说中国汽车挺受欢迎,质量还更棒又更实惠,这实际上体现了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从以前的低价货变成高品质产品,市场也从国内逐渐走向世界,要不是他亲口讲,好多人还以为中国车还是老印象里的那样呢。可数据摆在那儿,出口头两年,新能源在全球占半壁江山,这是真材实料的实力啊。

要不是普京亲自表述我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达到如此强大水平-有驾

技术自主创新强

面对外部封锁压力,中国车企不慌不忙,转而加大自主研发力度。芯片被卡脖子的风险可不小,各家都在挺身而出,投入到核心技术的攻关。比亚迪推出了BYD9000,小鹏也发布了“小鹏图灵”,而吉利领克08则携“龙鹰一号”开启7纳米技术的新篇章。芯擎科技在2023年3月30日公布了“龙鹰一号”,计划在2024年6月实现量产。蔚来从2016年起投入了500亿资金,拥有1.1万名工程师,专利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要不是普京亲自表述我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达到如此强大水平-有驾

2024年7月27日的创新日上,神玑NX9031成功流片,采用5纳米工艺,拥有500亿晶体管,一颗就能顶四颗旗舰芯片。SkyOS天枢操作系统正式发布,采用“1+4+N”的架构设计,具备高带宽和低延迟的性能特性。激光雷达杨戬NX6031以及智能底盘也同步亮相。预计到2025年4月23日,NX9031将实现量产,配套ET9车型。央视盛赞“强芯铸魂”,自主研发的芯片已取得领先地位。

要不是普京亲自表述我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达到如此强大水平-有驾

这回打破垄断,成了中国第一家“有芯有魂”的车企。别的厂商也纷纷跟进,吉利在2024年10月28日推出了“星辰一号”,采用7纳米工艺,CPU性能达250KDMIPS,NPU性能也不错。地平线征程家族预计到2025年8月累计实现1000万套量产,每三辆智能新能源车中,就有一辆搭载。纳芯微的模拟芯片市场排在前列,供应给零跑、蔚来、小鹏。方正微电子在2025年10月16日夺得了优秀供应商奖,主要专注于新能源芯片的研发。

要不是普京亲自表述我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达到如此强大水平-有驾

国家级平台将在2025年10月28日在深圳投入使用,进行车规芯片的验证中试,帮助国产芯片的质量评估取得突破。苏州纳芯微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成为中国模拟芯片行业排名10位的企业,fabless公司第二。技术自主性不断增强,创新力量丰富。四维图新在2025年10月召开的创想大会上,推出了升级版的SEEWAY.AI,实现从地图到人工智能的全面升级。

要不是普京亲自表述我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达到如此强大水平-有驾

到2025年,理想、小鹏、吉利都推出了VLA,标志着汽车行业逐步进入AI定义的新时代。车企的重组也在持续进行,吉利将极氪私有化,蔚来加入乐道阵营,而上汽和广汽则在调整架构,比亚迪则兼并了腾势、方程豹等团队。2025年前半年,在自主品牌市场上,市占率创造了新高,新能源细分乘用车方面,比亚迪卖出了35万台,吉利则达到了11万台。

新兴力量变了,小鹏黑马在前三季度卖出了31.3万辆,完成了89.5%的目标。零跑、理想、小米和鸿蒙智行组成了第一阵营。整体生态在不断重塑,总量在上升,动力也在逐步转变。说到底,中国制造不只靠汽车,高铁、5G、航空方面都走在前头。

要不是普京亲自表述我都不知道,原来中国制造已达到如此强大水平-有驾

普京一句话提醒大家:中国的强大到了这个程度,全仗自立自主的创新能力,未来可是无限可能。虽然这个过程中有些小波折,比如俄罗斯市场跌了点,但整体势头依旧强劲,出口表现也是杠杠的。谁又能想到,起步晚的中国,现如今已经跃升到全球第一位,这份实力,真得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