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电动两轮车的朋友,是不是都遇过这糟心事?车还好好的,电池先“歇菜”了——电池寿命也就35年,可车子起码能开68年,换块电池几百块,几年下来光换电池的钱都够买半辆车了,搬电池的时候还得费半天劲。
现在比亚迪带着汽车上用的刀片电池闯进两轮车市场,喊着“铅酸退场、铁锂新启”,还说要搞“车电同寿”,让不用再换电池,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外卖小哥小张冬天送餐最愁啥?车跑一半电池就“趴窝”,包里揣着块备用电池,跑楼送单还得扛着,累得胳膊都酸了,手上冻得裂口子。小区里的王阿姨更无奈,她家两轮车才用4年,电池倒换了两块,花了小一千,每次换电池都得喊老伴帮忙抬,吐槽“这电池比车还娇贵”。
就在大家犯难的时候,比亚迪带着汽车级的刀片电池来了,还跟台铃这些老牌两轮车企业合作,直接放话“车电同寿”——意思是车子能用多久,电池就陪多久,再也不用频繁换电池。实测立马H5三代那款车,一口气跑了533公里,从江苏跑到浙江都没充电;冬天零下20度的天气,电池还有70%的容量,比普通锂电池多了近两成;充电更省事,1小时就能充到90%,连最让人担心的安全问题也解决了,用钢针戳电池都没明火,温度只升了几度。
网上有人说:“这电池初始价格比铅酸贵两倍,纯属割韭菜!普通老百姓哪买得起?”说这话的朋友,是不是只盯着眼前那点钱?铅酸电池3年就得换一次,一块五六百,8年下来得换两三块,加起来一千多,还不算扛电池的力气、耽误的时间。比亚迪这电池能撑810年,相当于一辆车用到报废都不用换电池,快充1小时满电,冬天不用半路找充电的地方,这些便利难道不值钱?别光算初始账,长期用下来,谁划算一目了然,这哪是割韭菜,明明是帮大家省麻烦!
也有外卖小哥在评论里说:“这续航和寿命太香了!以前一天得充两三次电,现在一次能跑一天,多送几单就能多赚点,晚上还能早点回家陪孩子,不用再跟电池较劲。”这话说到心坎里了!身边多少人靠两轮车讨生活,宝妈接娃要担心电池够不够用,快递员送货怕半路没电耽误事,这些痛点不是一天两天了。比亚迪这波操作,不是搞花架子,是真真切切解决老百姓的难题,这样的技术升级,就该多来些,多支持!
其实比亚迪搞这事的时候,下了不少功夫。工程师们把汽车上的刀片电池拆解开,一点点适配两轮车的小空间,还特意去新疆的戈壁滩做低温测试——零下20度的夜里,车停在户外一整晚,早上一拧钥匙就启动,仪表盘显示电量72%,旁边装普通锂电池的车才50%不到,驾驶员下来笑着说“早知道多带瓶水,跑这么远膀胱都快憋炸了”。
测续航那回更有意思,从苏州出发往杭州开,全程不充电,最后仪表盘停在533公里,跟车的工程师拍着方向盘说“这续航,比不少新能源汽车都能跑”。安全测试更让人放心,用钢针戳电池,旁边的检测仪“滴滴”响着,温度只升了5度,连火星都没有,工程师说“这电池用了蜂窝铝板结构,还涂了陶瓷层,就跟穿了防弹衣似的,抗造还安全”。
现在两轮车早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了,是外卖员的“饭碗”、宝妈的“接送车”、老人的“买菜车”,可电池的痛点喊了多少年都没解决。比亚迪把汽车级的技术“降维”用到两轮车上,不只是换了块电池,是从续航、安全、寿命、成本上全方面解决问题——以前大家买两轮车,得算计“什么时候换电池”,现在能算计“这车能陪我用多少年”。这就像以前用功能机,有人说触屏机贵,可最后还是解决用户痛点的赢了。行业需要这样的变革,不搞虚头巴脑的噱头,实实在在帮老百姓省事、省钱,这才是真的进步。
我邻居李哥开小卖部,前阵子刚换了辆装刀片电池的两轮车,昨天碰到他,他乐呵呵地说“现在送饮料到小区,一趟能跑十个楼,不用再回来换电池,下午还能眯会儿,比以前轻松多了”。你们家里的两轮车,有没有过换电池的糟心事儿?或者觉得这种“车电同寿”的车,合不合你们的心意?评论区聊聊,看看多少人跟我一样,觉得这种解决真痛点的技术,早该来身边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