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奥迪技术革新
不用等到一汽奥迪全新Q6L e-tron和A5L正式上市,光是看到宁德时代和华为的高管接连上台发言,就知道这次一汽奥迪真的不一样了。
这两款新车可以说是“油电智”三全齐发,直接构成了他们在高端豪华车市场上的中坚力量。全新PPE电动平台和PPC燃油平台作为基础,再加上宁德时代的电池和华为的智能驾驶系统,这两大“金字招牌”一搭,让不少人开始觉得,一汽奥迪这是要“王者归来”了。
积极拥抱国内顶尖技术,确实是这次一汽奥迪改革的核心方向。但问题也来了:同样是用宁德时代的电池和华为的智驾系统,一汽奥迪的车,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安全与关怀并重
说白了,奥迪这次在安全和关怀这块儿,是真的下了功夫。作为奥迪PPE平台首款豪华电动车型,一汽奥迪Q6L e-tron用的是跟宁德时代一起研发的三元锂电池,电池容量特别大,达到了107度。再加上PPE平台本身的800V高压系统,这车不仅动力强,抓地力也特别好,配上285宽的轮胎,续航直接飙到765公里,性能和续航两不误。
不过,这里有个小细节要说明一下:其实宁德时代并不是单纯给Q6L e-tron供货电池的供应商。在PPE平台车型的动力电池开发过程中,一汽奥迪和宁德时代是深度合作的,这种合作关系远比一般的“供应-采购”要复杂得多,可以说是共同研发、共同创新。
深度合作与安全优先
宁德时代乘用车事业部的执行总裁沈锋受邀参加了一汽奥迪的新车发布会,他在致辞中提到,这次和奥迪的合作,不只是简单的技术适配,而是从技术到标准的深度合作。具体来说呢,宁德时代负责电芯的研发,而奥迪则利用自己在系统集成方面的丰富经验,自己设计电池包,把他们自己的理念和技术都融入进去了。
这款Q6L e-tron的电池开发标准,比很多行业的国家标准还要高,甚至让宁德时代都觉得有点压力。沈锋还透露,奥迪提出来的某些标准要求非常高,几乎是在挑战宁德时代的技术极限。
如果说沈锋说的“碰撞与挑战”还能理解为整车厂和供应商之间的一种互相促进、互相激励的关系,那接下来的事情就有点让人意外了。现在CTC、CTB这些技术名词到处都在讲,但奥迪这次新车的动力电池包却用了CTM的封装方式——也就是电芯先组成模组,模组之间加装阻燃隔热结构,最后再组合成整个电池包。
这其实并不是什么新技术,反而有点老派。从结构设计的角度看,CTM并不是最紧凑的方案,尤其是奥迪还在模组之间加了阻燃隔热结构;从成本上看,结构更复杂、电池体积更大,自然就意味着价格更高。
不过,奥迪这么做也有它的道理。这种设计虽然贵一点,但冗余度更高,安全性也更强。作为一个百年豪华品牌,他们在“紧凑、省钱”和“冗余、安全”之间,肯定会选择后者。
奥迪CTM:安全省心更省钱
用更口语化的方式来说,这段话可以这样表达:
除了安全方面的考虑,选择CTM这种电池封装方式,其实也体现了奥迪对用户长期用车体验的用心。一汽奥迪销售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党委书记李凤刚跟大家解释说,和其他那种电芯密集排布的方式不同,奥迪的CTM模式下,如果一个电芯坏了,不需要整个电池包都换掉,这样一来,用户的维修成本就低多了。而且就算在极端情况下,某个电芯起火了,因为模组之间有阻燃结构,也不会一下子烧到整个电池包,用户的用车安全也更有保障。
简单来说:前期投入,厂家来扛;养车体验和安全,用户来享受。这很奥迪的风格。
三年磨出来的一套“奥迪专属”的华为智驾系统
一直以来,大家对传统豪华品牌有个印象:跟新势力比起来,传统豪华品牌的新能源车不够智能;还有就是,燃油车根本没法支持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但这次一汽奥迪推出的A5L和Q6L e-tron,直接打破了这些偏见。比如Q6L e-tron,李凤刚就说,它搭载的是深度定制的华为乾崑智驾系统,高速NOA、城市NOA、自动泊车、循迹倒车这些功能它全都有。不过,在奥迪的理念里,他们更强调的是“人车共驾”,不是完全交给系统,而是让车子和人一起配合,更安全、更贴心。
奥迪智能升级新篇章
一汽奥迪A5L这次真的有点不一样,它打破了传统燃油车和智能体验之间的壁垒,真正做到了好看、好开、豪华、安全、智能五方面全面提升,让燃油车的智能化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华为这边的说法更有说服力。华为汽车BU的营销服务副总裁冷江涛提到,奥迪和华为一直在合作探索,怎么把双方的优势结合起来,让大家既能享受到奥迪的豪华感,又能用上更实用的辅助驾驶功能。这背后得益于“油电同智”的战略,奥迪推出了全新的PPE电动平台和PPC燃油平台,同时搭载了E³ 1.2电子电气架构等新技术,为后续和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的深度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奥迪智驾融合之路
冷江涛透露,奥迪和华为的团队一起干了1000多天,才真正把奥迪的德国精工品质和华为的智能科技融合在一起。这不仅让奥迪的智驾系统能精准控制车辆的运动,还完美保留了奥迪一贯的驾驶操控特性。
在现在这个三年时间足够某些“车企”从零开始造出一款新车的时代,一汽奥迪为了把华为的智驾系统融合进自己的车里,整整花了三年时间。这三年的努力,也让“奥迪的华为智驾”和其他的华为智驾之间有了明显的区别。
一汽奥迪从来不搞“拿来主义”。
有人觉得,现在智能电动化时代造车更容易了。特别是在中国,供应链已经很成熟,从底盘到智能驾驶系统,都能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但一汽奥迪却觉得,现在造车其实更难了。
虽然宁德时代和华为都是各自领域非常成熟、可靠的供应商,一汽奥迪在系统集成方面的能力也是一流的,但他们就是不走“拿来主义”的路子。
为什么?因为奥迪有自己百年积累下来的造车理念和技术标准体系。就像李凤刚说的,车的本质永远是安全、舒适、好开、可靠。奥迪这么多年的发展,一直都在围绕着这些核心去提升。
本土技术融合创新
当然,这也意味着,一汽奥迪在积极引入本土优势技术成果的时候,要比很多品牌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次推出的A5L和Q6 L e-tron家族,都是奥迪百年造车经验跟中国市场的实际需求和用车环境的一次深度结合。比如,电池系统得符合奥迪对安全的高标准,智能驾驶辅助也要保持奥迪一贯的操控感。虽然这需要投入更多资金、人力和时间,但换来的是,在现在很多豪华品牌被说“不那么豪华”的情况下,一汽奥迪依然有信心喊出“王者归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