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请参考下述以和菜头风格重组、字数约1000字的文章:
---
要说中国新能源车企的胆量,那真是一年更比一年大。今年腾势干脆把方程豹豹8扔到了海外,摇身一变叫“腾势B8”,直接拔营进军全球市场。此举不只是换个名儿、贴个标那么简单,而是在新能源硬派越野细分领域祭出王炸。用更接地气的话说——不是谁都能把一只大猫养得既能撒欢又能出国挣美元。
先从外形说起。设计师们显然是想给车主送一把激光剑,“星际战甲”风格前脸堪比科幻大片。半封闭进气格栅、黑色饰板和中网组合仿佛在对路人说:“哥不是路虎,但绝对不比它怂。”C型日间行车灯+贯穿灯带,两边儿呼应。车头腾势徽标还玩起高精度电镀,光影流转,科幻到牙缝里。车尾外挂全尺寸备胎配合高强度铝合金备胎架,看起来随时准备驾车去戈壁捡石头。航空级铝合金护板据说扛得住160万次冲击测试,业界良心:碎石路面来吧,B8可不是林黛玉。
有人问:造型行不行咱们先放一边,内饰有没有扯东拉西?别急,B8的内饰走的是高智商+高情商路线,全液晶仪表盘不仅能OTA升级,还可智能适配不同国家的法规要求,妥妥地避免“人生地不熟就罚款”翻车现场。同级鲜有的15.6英寸大屏自带腾势Link 4.0,支持6语种实时翻译,比中学英语作业本管用多了。Nappa真皮+航天级记忆棉三层座椅,中美欧体型都能兜住,腰部侧翼还特意做了加宽。更骚的是,空调系统赫然装上医疗级HEPA滤芯和正负离子发生器,沙尘暴来袭,车内15秒PM2.5清零。这待遇,赶上高端医疗舱。
说到动力系统,腾势这次没玩虚的。先是2.0T插电混动+双涡管增压,哪怕你开到海拔5000米野营烤羊腿,也基本保持92%的功率输出。DHT混动变速箱在零下40度和高温60度环境下都能当仁不让,国内版还略逊一筹,海外版反而进了化龙池。纯电续航120km(CLTC)、180km(NEDC)双版本,150kW快充25分钟电量30%-80%补齐,做到了行进路上不心慌。至于越野能力,云辇-P智能液压悬挂新增“极地模式”,零下30度还能保证响应灵敏,那边北极熊都给竖大拇指。
这种跨界玩法背后是腾势的“全球化信仰”:曼谷车展现身、三季度在海外交付,定价倒也不俗。中东约55万迪拉姆、欧洲7.5万欧元,同比国内起售价37.98万元,道理明摆着——高配、硬件全绑、价格自然水涨船高。但价高不等于耍大牌,关键是DMO混动平台通过了欧盟R155、北美IIHS等主流安全认证,这就不是单靠嘴炮能糊弄的货真价实。
行业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城市SUV大多靠脸混日子,真要豁出去戈壁滩,立马现原形。腾势B8这回是“硬派新贵”:不是玩的套路,而是把真实场景和用户痛点都磨进了产品,从撒哈拉风沙到西伯利亚冻土线一脚踩到底。新能源越野这块蛋糕,还没人能切得服服帖帖,腾势B8算是头一位下刀的厨子。
当然,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B8不只是出海赚票子的“跨界选手”。更见功力的是,它展现了国产新能源车的全球适应性和研发能力。毕竟从家里阳台晒太阳到非洲沙漠骑骆驼、从上海堵车到冰岛刷冰川,能够全场通吃的车,才是中国品牌“敢打敢拼”的底气和野望。
所以说,腾势B8远征海外,不只是企业战报上的一个统计数字,更像是中国新能源硬派越野市场的一记闷雷:你以为新能源只能城里兜个风?其实他们已经准备好在世界的每一条极端道路上留下新一代中国车的轮胎印记。只不过,全球用户会不会买单,还得看第三季度交付后的市场反馈,我们拭目以待。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