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店买全系,丰田渠道大变革!销量连跌三年的自救之路?
推倒重来。
丰田正在改写自己的销售规则。
“并卖店”悄然试点
一个城市。只留一家店。同时销售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全系车型。
这就是丰田中国近期试点的 “单城单店” 模式。
内部称其为 “并卖店”。
约10个城市已率先启动。
官方回应低调。称其为提升服务效率和环保的“尝试”。
但背后是连续三年的销量下滑。2022至2024年。丰田在华销量从194.06万辆跌至177.6万辆。
经销商退网。服务空白。甘肃车主RAV4出保后遭遇4S店退网。广汽丰田门店以“未授权”拒绝维修。最终跨省保养。
减法迫在眉睫。
南北丰田的内耗困局
走进任意一家丰田4S店。
你会发现紧凑级车领域。卡罗拉与雷凌并肩。中型SUV领域。荣放与威兰达对峙。
尺寸相似。价格重叠。
终端优惠普遍在3至5万元。
双网并行模式导致同门厮杀。
经销商为争夺客户频繁压价。利润空间压缩。
销售人员坦言:“可能销量下滑导致的。直接开两个店都卖不动车”。
与此同时。新能源浪潮席卷。
消费者不再将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视为加分项。而是基本门槛。
丰田展厅内近十款新车。仅一款配备智能驾驶功能。且为纯电车型。
混动车型无法享受新能源免税政策。仍需按燃油车标准缴纳购置税。
产品短板明显。
双刃剑:便利与垄断的博弈
单城单店模式看似双赢。
消费者在一家店即可对比所有丰田车型。
经销商避免内耗。提升单店盈利能力。
丰田中国强化销售体系控制力。决策链更短。
但隐患暗藏。
缺乏竞争环境可能削弱服务活力。
“以前两家店竞争不敢乱涨价。现在一家独大。车主只能任人宰割”。
经销商压力倍增。需同时掌握两个品牌车型知识。库存资金占用显著提高。
更深层次看。渠道调整只是表象。
2024财年丰田在华销量178.9万辆。同比下滑5.9%。
电动化转型滞后是关键。其新能源车型中HEV占比高达92%。BEV仅1.3%。
对比中国市场30%的纯电渗透率。差距明显。
合资品牌的集体转身
丰田并非孤例。
福特中国宣布在上海设立全资子公司。全面负责乘用车和皮卡在华业务。
豪华品牌如保时捷和奔驰也已启动经销商网络动态调整。
合资品牌普遍面临渠道效率挑战。
战略收缩成为理性选择。
但对丰田而言。真正的考验在于产品竞争力。
渠道优化可暂时提振利润。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丰田已加速本土化合作。与华为合作开发第九代凯美瑞车机系统。BZ3电动汽车搭载比亚迪电池。
但时间不等人。市场更不等人。
尾声:大象转身的窗口期
单城单店是丰田的自救第一步。
也是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浪潮中的缩影。
2025年是关键窗口期。
若不能加速电动化布局和用户生态转型。
渠道整合或只是衰退前的序曲。
毕竟。在新能源浪潮中。
没有永恒的王者。只有时代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