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主的后悔药,为啥越吃越上瘾?
最近回老家,在服务区看到个怪事。开插混车的老王蹲在充电桩前啃面包,旁边纯电车车主李姐已经充完电准备出发了。"你这车不是能加油吗?"我问他。老王苦着脸:"油贵啊!加一箱够我充半年电了。"这话听着耳熟,上个月刚听开增程车的小张说过。
现在买新能源车就像选对象。纯电是理想型,插混增程像备胎。可现实往往相反,很多人先选了"备胎",结果越开越后悔。数据显示,去年买插混的车主中,有43%表示下次要换纯电。你说奇怪不奇怪?
充电桩现在可比加油站热闹。上个月去西安,高速服务区里8个充电桩全满,7辆是插混车。这些车充电功率最高才60kW,跟旁边纯电车400kW的充电速度比,就像老牛拉破车。更扎心的是,插混车充半小时只够跑80公里,纯电车充10分钟能跑300公里。这差距,搁谁心里不憋屈?
老刘的故事最典型。去年花25万买了辆增程SUV,现在肠子都悔青了。"买的时候想着长途用油,结果开了半年油表都没动过。"他掰着手指算账,"纯电模式每公里6分钱,用油要4毛。加油?那不是跟钱过不去吗?"现在他每周要跑三次充电站,因为电池只有150公里续航。
厂家们可精着呢。最新调查显示,主流插混车的纯电续航集中在50-150公里,刚好卡在政策补贴线上。而充电功率普遍限制在60kW以下,就怕你用电不用油。反观纯电车型,小米SU7充电15分钟能跑500公里,比亚迪新出的闪充技术更是夸张,喝杯咖啡的功夫电就满了。
最打脸的是春节返乡潮。往年总能看到纯电车排队充电的新闻,今年画风突变——很多插混车主也加入了充电大军。山东的王大哥说:"加油要花钱,充电能省两百块,等两小时也值啊!"这话听着心酸,可谁让现在油价涨到8块多呢?
现在的新能源市场就像个围城。没买车的担心续航,买了插混的羡慕纯电,开纯电的又笑话他们瞎操心。数据显示,全国充电桩数量去年暴涨70%,连西藏阿里地区都有了快充站。那些还抱着"没电就加油"想法的人,是不是该醒醒了?
话说回来,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买了插混车却当纯电开,加油时心疼得直咧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