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前言:电动车领域今夜大动作
5月7日凌晨三点,港交所一纸公告引爆汽车圈——吉利汽车拟全资收购极氪!这不仅是2025年中国新能源车市最重磅的资本动作,更暗藏着传统巨头转型的生死时速。当亲儿子变成全资子公司,这场"骨肉相认"背后,是李书福给特斯拉、比亚迪下的一盘大棋。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一、战略深水区:吉利为何此刻"收网"极氪?
(1)数据不会说谎:极氪2024年销量22万辆,同比暴增87%,单车均价突破33万元,已摸到豪华品牌门槛。但对比吉利集团全年128万辆新能源车销量,极氪占比仅17%——这颗"战略棋子"的潜力远未释放。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2)资源争夺白热化:从浩瀚架构到卫星通信,从800V超充到ZEEKR OS,吉利每年百亿研发投入正在被12个子品牌分流。内部人士透露:"极氪001 FR开发时,工程师同时参与领克、路特斯三个项目是常态。"
(3)资本市场阳谋:极氪美股上市后股价持续破发,截至5月7日收盘价较发行价跌去21%。此时私有化成本较IPO时节省超15亿美元,还能规避中概股监管风险——这手"高抛低吸"堪称资本运作教科书。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二、行业大地震:三个维度重构竞争格局
1. 技术军备下放普及
合并后首张王牌已亮出:全球首个量产"动力域一体化"技术,将三电系统体积缩减30%,成本降低22%。这意味着极氪009的140kWh麒麟电池,未来可能下放到15万级吉利银河车型。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2. 新势力遭遇降维打击
某新势力高管私下感叹:"当吉利把极氪的SEA架构开放给沃尔沃、极星,我们的平台优势瞬间归零。"更可怕的是渠道整合——吉利旗下9800家售后网点正在改造极氪专属工位,这比任何直营体系都恐怖。
3. 全球战略布局
李书福在内部信中首次提及"北美攻略":利用沃尔沃加拿大工厂生产极氪车型,规避关税壁垒。这招直插特斯拉腹地——Model Y在加州工厂的生产成本,可能比极氪001在安大略省高出17%。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三、与你有何关系?车主必须关注的三大变化
(1)充电网络史诗级扩容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吉利体系内:
- 极氪极充站(800V)将接入曹操出行2300座换电站
- 沃尔沃品牌充电桩向吉利车主开放
外部联盟:
- 与蔚来换电网络互通进入实质谈判
- 特斯拉超充桩适配工程启动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2)二手车残值触底反弹
历史数据显示,背靠大集团的新能源品牌三年保值率平均高出12%。以极氪001为例,并购消息传出后,二手车商报价立涨8000元。
(3)用户运营深度变革
内部流出的"极星计划"显示:
- 银河L7车主可用积分兑换极氪X深度试驾
- 领克09 EM-P用户可付费升级ZAD智能驾驶系统
- 推出"吉利全家桶"会员体系,保养/充电/保险一站式打通
四、未来已来:李书福的"三体"战争
第一战场:智能生态
合并后首个大招曝光:搭载自研"龍鷹一号"芯片的Flyme Auto 3.0,算力较现款提升8倍,但成本下降40%——这将成为狙击华为鸿蒙、小鹏XNGP的核武器。
第二战场:产能革命
西安极氪超级工厂正在测试"黑灯产线",通过吉利星睿智造SaaS系统,实现72小时从下单到交付。对比特斯拉柏林工厂的14天交付周期,这是对马斯克的精准狙击。
第三战场:资本围猎
接近高盛的消息人士透露,完成并购后的吉利汽车可能启动近三年最大规模增发,募集资金将用于收购某欧洲电池巨头——这场并购或许只是开胃菜。
结语:一场没有退路的豪赌
当李书福在《台州宣言》写下"回归一个吉利"时,他押上的是中国汽车工业最后的尊严。这场价值千亿的父子相认,既是传统巨头向死而生的绝地反击,更是中国智造冲击全球王座的冲锋号。
今日话题:
如果你是极氪车主,会担心品牌独立性丧失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