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我就得说,汉兰达的定价问题,真的是一个挺让人纠结的事儿。你知道吗?这车在市面上大概要27万左右才能落地,除非你走个奇怪的渠道或者二手。很多人都觉得这个价格在这个级别可以考虑豪华一些的了,何必还纠结汉兰达呢。我一朋友昨天讲,他家要换车,盯上汉兰达,结果一算,落地得27万出头。问我:你怎么看,这个价是不是虚高了?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市场售价其实是有多个因素堆出来的。除了硬件配置、品牌溢价外,还得看供需关系、渠道利润。估算下来,普通4S店的成本加上利润,带点促销空间,差不多得27万。要是你想17万拿下,那纯二手或者贷款最低利率真得玩点花式。但是真的,没想过,汉兰达能靠低价吸引的,是一群对空间和油耗有极大需求的家庭用户。而且,丰田那点老古董式的简练,可能更符合63后、70后父母的口味。
车身看着就大,4965mm的车长很令人安心。我之前试过开一台别的SUV,车身比汉兰达短,也就差个几百毫米,路上就是不一样——你知道那种被拖累的不安感?汉兰达就像一只庞然大物,自信十足。我还记得早年试驾过一辆,朋友开着觉得怎么平衡感那么顺滑,就像开老父亲的车。大车的优势很明显,就算是满载7人,后排腿都能伸开。
麻烦的地方也是有的。停车就成了一大问题。你知道,那天我陪一朋友去商场,进去之前还琢磨:哎,能找个大车位不?结果不出所料,不插卡还算小事,车位的宽度要不留意,一不留神就挂到旁边那棵树上了。你瞧,开汉兰达,仿佛在告诉你:别坑我,我就是天生庞大。但我认识的女同事也觉得,好在方向盘轻,长途开起来不累。
为什么说汉兰达的动力体验还不错?因为搭载了2.5L混合双擎,平顺得让我想起以前骑自行车时,刹车踩到恰到好处的瞬间。你想嘛,大排量自然吸气,动力平稳。心里算了算,靠E-CVT变速箱,油耗估计能保持在5L多一点/百公里(这段先按下不表),跑个1000公里,基本一箱油就够了。去年我翻过那辆车的相册,发现里面那张在车库的小玄关照片,门口堆了几只车库用的收纳箱。
问题也不少——内饰塑料味浓,大屏反应慢,界面还挺古董感的。你会不会觉得,越是便宜的SUV,越懒得折腾改现代的智能化?这让我想:你觉得未来几年,汉兰达的老派能不能跟得上时代?我曾经听过修车工说,丰田这款车基本不用怎么修,省油又省心,但也因为它的那份稳重,让车年轻人不买账。
说到这,我又觉得,丰田的心思很微妙——它不是盯着年轻一辈,而是深耕家庭用户市场。哪个家庭不想车大点?不想油耗低点?但你也得想,开大车,停车不方便,油耗会不会相应翻倍?我估算,正常开车,百公里油耗大约5-6L,心算一下,满油可以跑1000多公里,省油是优势,但城市里堵车多,难免囤车。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相册——有一张照片,是我朋友的孩子在汉兰达后排玩积木。他说:这个空间,再怎么挤都能容得下。这点其实真很关键,特别是对贴脸开大的SUV。那脸上躺的,实际上,也许才是这个级别最应得到的舒服感。
你会不会觉得,后续低价促销其实也展示了丰田的策略——保持销量,留住家庭用户,而非盯着年轻市场的潮牌。但问题在于,车市变化快。你觉得呢?是不是市场对这样的稳妥派产品,还能一直看得顺眼?
突然想到:如果汉兰达能把内饰升级得像点科技感强点的,可能还能吸引一批追求品质的用户。可是呢,这需要投入,什么时候能看到真正的摇身一变?我不敢确定。也许,下一次的优惠会更猛,甚至出现低价入手的可能,但你相信买到即赚到的机会吗?
而且,真要17万买车,自己买个二手,也许还能在更好的条件下实现。只是,家里长辈喜欢这份老古董的踏实感吗?我猜,不一定。年轻人更多还是喜欢智能化、运动感强一点的,不然也不会有人专门跑去看看那几只售价24万起的新面孔。
这就是不同心态的差别——见识过更强科技,就会觉得汉兰达这个大小、这个智商,可能讲究的只是空间和油耗。但站在家庭角度,它的值和稳定就成了推销硬核。你会想,未来几年,汉兰达会不会被其他活泼的SUV超越?还是那种熟悉的老味道会一直守着市场份额?(这点我没细想过,也许是因为太传统了,才会觉得还挺抵触)
现代家庭想要的,是轻松自在还是潮点智能?每次开车,看到车里面那些守规矩的大空间,我都有一份微妙的羡慕——在这大大空间里,谁不放得下心?可你知道么,这些都只是理想,现实中停车、城市的狭窄,才是硬伤。
反正,汉兰达这个贴脸开大的角色,未来会不会耐用到变成一辆低价格,不折腾的老古董?还是说,它会哪天突然焕发新生——谁知道呢?这大车身的冤枉,还真不好说。
你觉得呢?下一次试驾,还能体会到那些小细节背后,藏着什么别的秘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