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驾驶证骑电动车的那些坑:三类能骑,三类碰不得
家里那辆小电动,前阵子又被邻居老李念叨了两句。他说:“你C1证不是啥车都能开吗?我看你这电动自行车也挺快的。”其实真不是那么回事。别说老李,我自己刚开始也以为,只要有个汽车驾照,什么轮子都可以上路。结果去派出所问了一圈,还真有讲究。
先说头三个能骑的——其实挺简单,但细节多得很。
第一个就是合规的电动自行车。师傅们在修理铺常挂嘴边:“国标63公斤以下、时速25公里封顶,不超就行。”这种车不归机动车管,你只要牌照齐全、头盔戴好就没事。但去年表弟买了辆号称“极速版”,实际测下来飙到40码,被交警拦下罚了200,说是“非标”——他还跟我吐槽,“网上宣传都是假的”。后来才知道,那些超速款其实早晚会被查。
第二种,是过渡期内备案的非标车。有段时间我们小区门口停满临时牌照的小电驴,看着花花绿绿一堆贴纸,其实就是政策宽限期给大家缓冲。这种临时号牌有效期有限,到点儿必须报废或者改装成国标,否则就不能再上路。我那朋友阿强去年抢着备案,现在还剩半年,他天天念叨,“明年估计又得换新。”
第三类,共享电动车,这玩意儿现在城里随处可见。运营公司提前把手续办好,上面还有专用二维码和配套头盔,有次我扫了一辆发现范围限制死死地,一出商圈立马断电。“师傅,这咋整?”运营客服答:“规定范围外自动锁定,为安全考虑。”听起来靠谱,不过群友小王试过一次,把共享骑到郊区直接熄火,人差点推回家累瘫了。
但千万别觉得C1证就是万能钥匙,还有三种绝对碰不得,不然分分钟吃大亏。
第一,就是两轮或轻便摩托、电摩那一档。这些速度高于25公里,每次看到有人改装加速,我都想起技师张哥的话:“超过标准,就算你有汽车本,也得考F、E本!”身边有人侥幸试过,被查后直接扣9分,还罚了800块钱。“早知道多考个本省心,”他后悔半天。而且这些车型油耗低,但维修难度高,比如换控制器的时候技术员经常抱怨线路乱七八糟,新手根本搞不定。
第二是三轮电动车,尤其载货型。在我们镇上送快递的大多数用这个,但他们基本都有D证或者E证(休闲款)。前阵子县里出了新规,没有相应驾照严禁驾驶,一查一个准。有个熟人因为偷懒没增驾,被抓住罚完钱还让单位通报批评。据销售顺嘴一提,目前低速四轮政策模糊,大部分地方认C2为主,不过还是建议别瞎尝试,以免踩雷。
第三条最容易忽略,就是非法改装。不少人嫌原厂续航短或者限速太死,会偷偷拆掉限速线,加大锂/铅混合动力包。一旦这样做,就会被划入机动车范畴,用汽车本根本不够用。我隔壁楼那个喜欢捣鼓电子元件的小伙,今年春天刚把自家“小龟王”刷成极速模式,结果一次夜跑遇到巡逻队,当场收走车辆,说涉嫌非法改装。他气得直骂娘,可谁让自己贪图速度呢?
还有一点冷门配置补充一下,有些品牌为了防止违规操作,在仪表盘隐藏锁码功能,需要特定密码才能解除限速。不过坊间流传破解教程不少,小心玩火自焚吧。另外据群友反映,新款智能控温系统虽然提升安全性,却导致冬天续航缩水严重,用久了连灯光都会变暗;养护店老板调侃道,“冬天开这玩意儿,比烧柴还费劲。”
最后插一句题外话,我们市区今年开始推行无感电子监控,对未挂牌或无增驾车型抓拍特别严格。我亲眼见识过一次,一个年轻人以为晚上没人管,从巷口溜出去五分钟不到收到短信提醒,说已记录违法行为。“现在科技发达,再怎么躲也没戏,”修理铺老杨总爱这么唠叨,“该考啥证就去考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派出所咨询、市政公告、微信群聊天及维修店经验分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