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G7探索AI智驾:智能SUV能否走向新物种?

这款智能SUV选择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堆叠路线的技术路径落地。根据官方信息,其搭载具备L3级别算力的硬件系统,试图构建面向更高阶智能驾驶的能力基础。

小鹏G7探索AI智驾:智能SUV能否走向新物种?-有驾

听起来像句口号?但当你详细了解它的技术配置,会发现该方案背后涉及多项技术组件与系统开发。

从传统代步工具向AI系统平台演进,智能SUV形态正在发生变化

其高配版本搭载三颗自研AI芯片,标称总算力达2250 TOPS,参数表现处于当前智能车型的高位水准。

芯片系统支持较大规模模型的本地运行与推理,在边缘智能处理方面具备一定能力。

小鹏G7探索AI智驾:智能SUV能否走向新物种?-有驾

相比传统方案,这一配置在导航、制动响应等方面有望提供更智能化体验。官方还曾提及,其AI计算系统接近“边缘数据中心”级别的集成水准。

不依赖激光雷达,探索视觉感知的另一种路径

很多人会好奇:不用激光雷达,靠谱吗?

这款车型的做法是:通过12颗摄像头+双AI模型体系,跑出一条不一样的路径。VLA模型专注操控理解,VLM模型负责语义与主动服务。

小鹏G7探索AI智驾:智能SUV能否走向新物种?-有驾

系统具备一定的语义识别与环境感知能力,例如对特定场景做出预设反应。

从配置层面看,这一系统在感知与响应层面已具备一定智能特征。你对这种系统会有怎样的看法?

技术与价格的平衡探索,续航与补能能力同步提升

起售价约20万元,其在智能化配置上释放出较多技术元素:

搭载800V高压平台与5C电池系统,标称15分钟可补能超过400公里。

标配702km续航,无需加价选装;

智能底盘具备路况感知功能,能够根据路面反馈动态调整姿态。

后备箱最大拓展至2277L,空间利用率达88%,满足多场景装载需求。

小鹏G7探索AI智驾:智能SUV能否走向新物种?-有驾

在智能功能之外,该车型也结合了多项面向用户使用体验的细节设计,例如更丰富的储物布局与优化后的座舱体验。

技术能力已具备,实际功能仍受限于法规

虽然其硬件能力已覆盖L3级别,但当前受限于相关法规,仅提供L2+级别的功能开放。

何小鹏也在发布会上坦言:“只差最后一环。”但那句看似无奈的话,其实藏着某种自信——已为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落地预留了技术准备。

小鹏G7探索AI智驾:智能SUV能否走向新物种?-有驾

贴着“L3 Ready”标签下线的这款车,正像一位随时待命的选手,只等那一声“枪响”。

是战略突围,还是技术前置?这一步走得很有争议

其路线选择并未集中于常见的硬件堆叠,而是转向以自研AI芯片、本地模型推理与视觉感知构建高阶智能方案。

这是一次路线突围,也是一次大众认知教育。

小鹏G7探索AI智驾:智能SUV能否走向新物种?-有驾

在很多消费者还在问“激光雷达多不多”的时候,背后的技术路径逻辑是:“如果AI足够智能,视觉路径即可满足。”这一技术设想也被视为对传统激光雷达方案的替代探索。

你怎么看这种技术路线?是在提前抢跑,还是一次超前冒进的豪赌?

回过头看,这款车并不完美,也不是销量奇迹,从订单结构来看,有不少用户倾向于选择更高配置,侧面体现了市场对技术的认可。

当智能汽车逐渐从工具转向“AI伙伴”,用户对其功能认知也正在发生变化。

智能汽车进入AI加持阶段,你会如何看待这类新形态车型的落地与发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