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一句劝:买电车,高配是面子,低配才是日子

讲真,最近整个车圈的画风,已经不是不对劲了,是直接起飞了。

所有人都在卷,卷冰箱彩电大沙发,卷你根本用不上的零百加速,卷谁家的自动驾驶PPT做得更像三体人写的。但一个特别残酷,特别不好听的真相是,对于我们这种还在人间历劫的普通人来说,买电车,选低配才是唯一的渡劫法门。

高配?高配是给那些已经成仙,或者准备成盒的人准备的。

你可能会说,不对啊,我看麦肯锡的报告,说买电车的人都是看中智能化、使用成本低。诶,是是是,你说的都对。但问题是,这些东西,低配车给你的,跟高配车给你的,是同一个玩意儿。

使用成本,你买个顶配,难道国家电网给你打骨折?电费还不是那个电费,一度电还是那个价,开一公里都是几分钱。难不成顶配车开起来,太阳都要给你一个趔趄,专门多晒你一会儿?不存在的。一年下来,能比你邻居那个还在烧油的老凯美瑞省下八千块,这已经是电车作为“压缩毛巾”这个物种,能给你的最大慈悲了。高配低配,在这件事上,众生平等。

听我一句劝:买电车,高配是面子,低配才是日子-有驾

智能化?这玩意儿更有意思了。车企为什么现在标配大屏幕和语音助手?是因为他爱你吗?是因为他想让你体验科技的拥抱吗?别傻了,他是在做生态,是在给你埋钩子。屏幕给你了,他才能让你下载APP,才能让你付费看电影,才能在你想不到的地方给你弹广告。这套逻辑,跟你在手机上装APP没区别。所以,这块大屏幕,这个“你好,我是你的XX”,是车企的KPI,他不给也得给。至于高配多出来的那点智能化,往往就是自动驾驶这个玄学大礼包。

环保电驱?这个就更搞笑了。低配是单电机,高配是双电机,是是是,一个零百七秒,一个零百三秒。讲真,我作为一个天天在市区蠕动的中年人,早高峰出门买个豆浆油条都得堵半小时,我要那个三秒的加速干嘛?弹射起步去抢红绿灯第一名,给你发个小红花吗?纯属浪费。你以前开油车的时候,也没见你天天盯着人家四驱版买啊,不也开得好好的?高速上超个车,七秒的加速,足够让大部分油车吃灰了。那多出来的四秒,是你用真金白银的钞票,去换一个在朋友圈吹牛逼的资本。

就好像你去吃面,一碗大排面,扎扎实实,有面有肉,吃得饱,这就叫低配。你非要加个荷包蛋,再来点油渣,是,吃起来更爽,但面的本质没变。车企现在干的事儿,就是把那个荷包蛋和油渣,给你包装成“米其林三星御用配菜”,然后卖你一碗面的钱。

高配多出来的那些“法宝”,本质上都是个性化需求,但车企把它包装成了普世价值。

比如大电池。我承认,长续航很香。但我们得面对现实。百度地图的数据冷冰冰地拍在你脸上,中国主要城市的单程通勤距离,就是7到10公里。你一天来回20公里,周末出去浪一下,一周能开超过150公里都算你热爱生活了。这点距离,对于现在动辄四五百公里续航的丐版电车来说,洒洒水啦。人家开增程式的,天天就用那一百多公里的纯电续航,发动机一年都启动不了几次,不也过得好好的?

听我一句劝:买电车,高配是面子,低配才是日子-有驾

说到续航,我就想起我当年大学异地恋,坐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那感觉,比续航焦虑还焦虑。嗨,不提了。

当然,你要是天天杭州到合肥跨城通勤,或者你家住天津,单位在北京,那大电池确实是你的救赎。不然开到一半,媳妇在合肥医院说要生了,你卡在服务区充电,那场面,三体人看了都想递根烟给你。但问题是,有多少人过着这种“闪电战”一样的生活?

再比如双电机四驱。这玩意儿在东北可能是必需品,雪天路滑,四驱确实能救命。但在南方,一年下不了几场雪,你买个四驱,最大的作用就是雨天起步的时候,能让你比旁边的车快半个车身,然后一起在下一个红绿灯前停下。至于想开着电车去越野?兄弟,你清醒一点,电池包托底的风险,比你那虚无缥缈的征服欲要真实得多。

最后,就是那个最玄乎,最像修仙的玩意儿:高级辅助驾驶。

听我一句劝:买电车,高配是面子,低配才是日子-有驾

买之前,所有人都觉得,我买了这玩意儿,我就是雷电法王,我就是钢铁侠,车子自己开,我在里面刷抖音打荣耀,人生巅峰不过如此。

但现实呢?现实是,这玩意儿的精神状态,比我老板还难以预测。它在国内这种混乱的路况下,最怕的不是高速公路,而是从路边突然闪现的“老头乐”。我跟你说,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硅谷的实验室里,而在中国任何一个县城的菜市场门口。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花几万块买的这套系统,本质上是让你付费上班,当车企的测试工程师,出了事儿还得自己背锅。

听我一句劝:买电车,高配是面子,低配才是日子-有驾
听我一句劝:买电车,高配是面子,低配才是日子-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魔幻,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内味儿一下就出来了?

最重要,也是最扎心的一点:买低配,是为了让你在卖车的时候,心没那么疼。

电车这东西,现在的迭代速度,比手机还快。你今年买的顶配,明年可能就是别人的标配。你买高配时多花的五六万,是真金白银掏出去的。三年后你去卖车,二手车界的灵魂摆渡人会一脸真诚地看着你,说:“兄弟,你这车高配低配不都一样吗?你这选配的钱,我们不算的。”

这他妈简直就是抢钱!

你看看市场,当时指导价差了八九万的高低配车型,现在二手车价就差两三万。那消失的六七万,就是你为自己的“我全都要”支付的智商税。你卖车的时候,亏掉的钱,足够你老婆买好几个包了,家庭和谐瞬间就变成了世界大战。

所以说,如果你买车就是为了家用,为了经济实惠,为了过日子,低配就是你唯一的答案。它能给你电车90%的快乐,但只需要你花70%的钱。

那买高配的人图什么呢?图的就是一种信仰。

就跟买奔驰的人,他买的不是车,是那个三叉星徽标带来的社交光环。就跟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别的都没用。这是一种品牌玄学。你真的信了,你爱这个品牌,你为信仰充值,这事儿就跟性价比没关系了。

听我一句劝:买电车,高配是面子,低配才是日子-有驾
听我一句劝:买电车,高配是面子,低配才是日子-有驾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没爱过,那你还是老老实实买丐版吧。真的,听我一句劝。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