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车多用麦弗逊,电车爱堆双叉臂,背后原因聊一聊

为什么同样花二三十万买车,你买油车,厂家给你麦弗逊悬挂,你买电车,厂家却给你双叉臂、多连杆这些高大上的玩意儿?是不是油车企业抠门,不厚道?是不是新能源厂家更良心,更重视用户体验?要我说,这背后门道多得很,真不是“谁厚道谁黑心”这么简单。

咱就得先问一句:为啥麦弗逊悬架最常见?用大白话讲,这玩意儿结构简单、零件少,便宜还不怎么占地儿。你想啊,咱油车前面是大个发动机,横着搁那儿还要连个巨大的变速箱,早把机器舱塞得严严实实的。你再想玩点复杂的悬架,根本没地方安。麦弗逊悬架一个立柱两根小胳膊,几乎插在哪儿都行,没有办法顶着空间角落搞什么双叉臂。甚至有些油车,是不得已才用麦弗逊的,不用还真装不下,比如当年沃尔沃XC90那个大V8发动机,头大得跟棋盘似的,给点空间都要掂量。你看日韩系小车,恨不得把整个动力总成都缩成一团,悬架别想出头。

新能源车就不一样,发动机不见了,只剩点动力电机、电控这玩意儿随便往底下一塞,前面一下空旷大半,看着都敞亮。有缝隙、有布局、空间随你安排。你爱怎么堆双叉臂、五连杆随便你。这就是赛道上的自由舞台——空间释放出来了,工程师就能放飞自我。

还有一点“底牌”你或许不知道。电车电池铺底一块平板,整车高度低,重心天生矮,配重还自然接近50:50。大家都知道,重心低车就不爱侧翻,过弯稳。不像狠踩油门轰出来的油车需要龙骨硬撑车身,新能源这种扭矩暴躁的家伙,悬挂更得“扛得住”,不能晃不能跳,一软就“抢方向盘”,这时候“麦弗逊”的短板一下就冒出来了,所以新势力宁愿多花钱,给你一套更强壮的双叉臂。

那是不是双叉臂就是奔着高档、运动、体验去了?你去问问保时捷,911这么高性能的跑车,还是惯用麦弗逊前悬,纽北刷几分钟一圈谁比得过?丰田卡罗拉一个平民小车,后面用一个扭力梁都能校成一流。调校这活儿,真不是堆零件,“器材流”和“技术流”有时候是两码事。这年头有些厂家恨不得把成本挂脸上,一会堆空气悬挂、一会堆双叉臂,结果一开,啥运动、舒适没一样讨好。反倒是有些老手用麦弗逊调校得教科书一般。某些工程师拍胸脯说,给他们麦弗逊都能做出“赛道王者”,轮到菜鸟就算给了双叉臂也一样调不明白。

那厂家到底是不是省钱?没错,麦弗逊就是便宜,批量做更便宜。你想,传统油车搞个平台得兼容燃油、混动、甚至一点点电车,这底盘不能随便换嘛,不然生产线、模具都得重来,成了赔本买卖。而且油车竞争激烈到离谱,能省一个零件就省,能砍一元是一天的福气。更别说用来赚钱的还得是销售、广告、金融服务,底盘给你升级成赛道级,老板第一个不答应。

新能源厂子玩法就新潮,卖得贵、标榜技术、营销噱头做足。一辆理想L系列,堆双叉臂铝合金底盘,上到三十万,定位就是牛、有追求,顺便吸一波“技术流粉丝”,剩下的成本早摊平在车价里了。如果新能源像早些年十万出头,能搞多少双叉臂呢?右边口袋进,左边口袋出,羊毛谁身上薅你懂的。

再说回来,大家天天骂车厂抠门、只知道堆成本,你真在意调校么?很多人买车连悬挂类型都不关心,地盘声音小点,坑洼别晃就觉得满意。你给他讲双叉臂、五连杆,还不如讲大彩色大屏舒服。其实,一车用不用心不在用啥玩意儿,而是让人开得顺不顺、稳稳当当。

油车多用麦弗逊,电车爱堆双叉臂,背后原因聊一聊-有驾

这就像喝酒吃菜,有的能把花生米炒出满汉全席的味儿,有的砸一大桌满汉全席还不一定能吃出高兴劲儿,关键是在把控火候,在细节里见真章。某合资厂,哪怕最便宜的架构,工程师一样能把操控、静音排到第一梯队。有些吊牌厂,堆料堆哭,开起来一色塑料感、松散感,白搭。

当然,也别低估新能源时代给制造业变革带的真正机会。一台“白板”新能源,平台完全自由,一开始设计师和工程师可以畅想平台、悬挂怎么搞都成,真有点当年苹果重做手机那股子“顶格创新”劲儿。只不过电池太沉,最终还得权衡舒适、稳定、成本,不能瞎打鸡血拼红眼。

油车多用麦弗逊,电车爱堆双叉臂,背后原因聊一聊-有驾

悬架到底是不是新电车卖点?有,肯定有。行业洗牌怎么回事,换了新平台就是换套路,永远新的比旧的香。现在新势力天天吹淘汰麦弗逊,那保时捷911这些跑车、日系钢炮为啥不跟着“先进”?因为真正老炮知道,工艺、调校才是根本,没必要盲目推倒重来。

实际上,油车还“死守”麦弗逊,并不是没创新、守旧、战术保守;更多是现实条件没得选——空间、成本、平台多方平衡的产物。当电气化革命让工程师放开手脚,能拼底盘了,新能源干脆拉开架势卷到飞起,谁还忍得住?但别以为这就能秒杀油车,技术这事儿没止境,卷到头其实是调校、底蕴、细致体验,硬件只能算你开局有个好底子。

归根到底,油车还坚持麦弗逊,是因为油车结构限制太大,就像一间小房子分几个屋,空间再高就那么多,用麦弗逊可以榨干每一厘米的用处。新能源这边等于一块大平地,想怎么盖都行;但你看到的硬件,再炫酷、再强大,很多时候是“堆料表演”,“我这个有双叉臂,我那个多连杆”,不一定是全算的实际体验分。

最后你要问,买车到底悬挂啥用?你罩一层黑布,自己开个10公里其实也未必闹得明白。好车不在于零件有多少,而是你上下班不颠、转弯不抛、刹车不点头、跑高速不发飘、不用每次都提心吊胆那就足够。新势力敢升级,是平台自由带来的红利,油车守旧,是被现实按在地上的权衡。

技术永远在演进,用户永远被“堆料”哄得有点晕。下回有人说,“为啥油车就是不上高级悬挂?”想两秒别急着骂抠门——真不是钱的事,现实远比你想的复杂。产品力量、工程能力、调校水平、平台自由,这才是决定一辆车滋味的根本。So,多看看用料成绩单,还不如多下下试驾感受,你坐上去闭眼开半个小时,身体最诚实,哪种悬挂值不值,心里自有杆秤。

油车多用麦弗逊,电车爱堆双叉臂,背后原因聊一聊-有驾
油车多用麦弗逊,电车爱堆双叉臂,背后原因聊一聊-有驾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