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度神话破灭,7月销量暴跌,仅售75辆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消息,让不少老车迷心里都咯噔了一下。

根据刚公布的2025年7月份轿车销量数据,曾经被无数年轻人追捧的本田飞度,那个月只卖出去了75台。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

在所有轿车销量排名里,它掉到了第76名,几乎快要看不见了。

飞度神话破灭,7月销量暴跌,仅售75辆-有驾

这个消息一出来,网上立刻就炸开了锅,大家都在讨论,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神车”飞度吗?

想当年,差不多十年前,飞度每个月卖个一万多辆跟玩儿似的,是小型车市场里当之无愧的霸主。

怎么一转眼,就落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这件事其实不只是一辆车的起落,它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整个燃油车在今天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困境。

要说清楚飞度为什么会从神坛跌落,咱们得先回头看看它当年到底有多火,火在哪里。

飞度这台车,在很多人心里,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心里,地位是很特殊的。

它有一个外号,叫“平民超跑”。

这个外号听起来有点夸张,但确实说出了它的核心优点。

首先,飞度特别实用。

本田有个很厉害的设计理念,叫做“MM理念”,简单说就是把乘坐空间做到最大,机械部分占用的空间做到最小。

这个理念在飞度这台小车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它的车身不大,轴距也就2米53,但在内部空间上,它简直像个魔术师。

特别是它的“魔术座椅”,后排座椅不仅能放倒,还能向上翻折,这么一折腾,后备箱容积能扩展到惊人的1203升,别说放几个大行李箱了,就算塞进去一辆成年人的自行车都轻轻松松。

这种空间利用率,在同级别的小车里是找不到对手的。

除了空间大,飞度的动力和操控也是它的一大卖点。

飞度神话破灭,7月销量暴跌,仅售75辆-有驾

它搭载的那台1.5升地球梦发动机,能输出131马力,对于一台重量只有一吨出头的小车来说,这个动力可以说是相当充沛了。

开起来感觉特别轻快,在城市里穿梭自如,红绿灯起步总能快人一步,给了很多年轻人驾驶的乐趣。

而且,它还特别省油,百公里综合油耗算下来也就五块五毛七,既能让你体验驾驶激情,又不会让你的钱包受罪。

更关键的是,飞度有巨大的改装潜力,特别是第三代车型,代号GK5,在玩车圈里简直就是个传说。

花不多的钱,换一套轮毂、避震,稍微调校一下,就能在赛道上做出很不错的成绩。

它让很多预算有限的年轻人,第一次接触到了汽车改装文化,实现了自己的“赛车梦”。

所以,飞度不仅仅是一台代步工具,它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经济、实用、乐趣和年轻人的无限可能。

直到2024年,在权威的J.D.Power车辆可靠性研究报告里,飞度在它所属的细分市场里,依然是质量冠军。

这说明,飞度本身的产品力,它的质量和口碑,其实一直都非常坚挺。

既然车本身没出大问题,那销量怎么会一落千丈呢?

问题就出在了外部环境的剧变上。

从2023年到2025年这两年多时间里,中国汽车市场可以说是经历了一场天翻地覆的变革,新能源汽车的浪潮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席卷而来。

我们再来看7月份的销量榜,排在小型车前三名的,清一色都是新能源车:比亚迪海豚、比亚迪海鸥,还有五菱星愿,这几款车的月销量都超过了一万五千辆。

一边是一万五,一边是七十五,这个对比实在是太强烈了,让人不得不承认,时代真的变了。

新能源车之所以能这么快地取代飞度这样的传统燃油车,主要是靠三方面的巨大优势。

第一就是用车成本。

飞度神话破灭,7月销量暴跌,仅售75辆-有驾

现在的新能源车,特别是像比亚迪海鸥这样的小型电动车,起步价已经做到了6万9千8,和飞度的价格区间高度重合。

但买车之后的花销,两者就天差地别了。

海鸥开一百公里,电费也就十块钱左右,平均下来每公里不到一毛钱。

而飞度再怎么省油,现在的油价摆在那儿,开一百公里至少也要四五十块钱的油费,成本是电动车的四五倍。

对于买这个价位车型的家庭来说,省钱是实实在在的需求,每天开车的费用差距这么大,选择自然会发生倾斜。

第二个优势是智能化配置。

现在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对汽车的科技感要求越来越高。

你坐进一辆比亚迪海豚里,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块可以旋转的大尺寸中控屏幕,车机系统反应快,功能多,导航、听音乐、看视频都和用智能手机一样方便。

而且,很多车型还标配了L2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能在高速上帮你自动跟车、保持车道,大大减轻了长途驾驶的疲劳感。

回头再看飞度,即便是高配车型,车内的配置也显得非常朴素,可能只有一个小小的收音机屏幕,能有个倒车影像就已经算是不错的配置了。

这种体验上的差距,就像是智能手机和功能机一样,是跨时代的。

第三个原因是政策的推动。

国家为了环保和产业升级,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同时通过“双积分”政策来限制燃油车的生产。

这个政策简单理解就是,车企生产燃油车会产生“负积分”,生产新能源车会产生“正积分”,年底一算账,如果负积分太多,就得花大价钱去买正积分,否则就会受罚。

这无形中增加了生产燃油车的成本,也迫使像广汽本田这样的厂家,必须把更多的生产资源和产能,转移到电动车上。

飞度神话破灭,7月销量暴跌,仅售75辆-有驾

市场、成本、政策三座大山压下来,飞度的光环自然就慢慢褪去了。

飞度的困境,其实也是本田整个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挑战的缩影。

数据显示,2025年1到7月,本田在中国的整体销量下降了14.75%。

不只是飞度,就连曾经的销量担当思域,销量也下跌了42%,只有CR-V还在苦苦支撑。

本田也意识到了问题,在努力向电动化转型,但过程非常不顺利。

早期推出的e:NS系列电动车,被很多人批评是“油改电”的产品,技术上不够先进,市场反响平平。

后来推出的新品牌灵悉L,因为造型设计争议太大,销量也没能起来。

甚至连定位高端的电动车烨S7,上市才一个多月就不得不降价6万块来求生存。

这一系列的操作,让消费者感觉本田似乎迷失了方向,那个曾经以技术和品质著称的“技术本田”,在电动车时代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面对这样的局面,本田也在为飞度的未来想办法。

根据计划,2025款的新飞度将会搭载e:HEV混动系统,能把油耗降低到百公里3.5升左右,同时价格也可能下探到8万元起步,希望能用极致的省油来吸引一部分消费者。

另外,他们也考虑抓住一些特殊场景,比如在一些充电桩还不普及的农村或者偏远地区,飞度这种没有续航焦虑的燃油车或许还有市场。

当然,为了留住那些忠实的粉丝,保留一个高性能版本,延续改装文化,也是一种策略。

在广州本田的工厂里,我们能看到一个时代的更替。

新的生产线上,第六代的纯电动版飞度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它有着电动车标志性的封闭式前脸和隐藏式门把手,目标是400公里的续航,直接对比亚迪海豚。

而在生产线的另一头,最后一批燃油版的飞度正以接近七折的价格清仓处理,经销商说,现在的价格都快赶上一些二手电动车了。

这一切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一个属于燃油小车的时代,可能真的要结束了。

那么,如果是你,手握8万元预算,你会选择一辆技术成熟、没有里程焦虑的混动飞度,还是选择一辆用车成本更低、科技配置更高的同价位国产电动车呢?

这或许是今天每一个普通消费者都在思考的问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