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开战,三菱本田能造飞机坦克,咱的车企能造啥?

你可能不知道,开三菱或本田,不只是拥有了一辆代步工具。在日本,这些品牌骨子里流淌着军工的血液,三菱能造坦克、战舰,本田二战时也曾是战机零件核心供应商。平时造民用车,战时瞬间切换军工模式,这是它们的看家本领。那么,在中国这个“世界工厂”,我们的国产汽车企业又藏着怎样的国防底牌?它们关键时刻能贡献什么硬核力量?

三菱的出身,带着一股浓浓的“硬汉”味儿,跟普通车厂完全不是一个路子。它造车,更像是顺手的事儿,主业压根不在这。想想看,它家产品线铺得有多开?从家用车到军工,啥都敢造。

一旦开战,三菱本田能造飞机坦克,咱的车企能造啥?-有驾

说起军工,三菱在日本那可是个响当当的名字。坦克、战机、军舰,重要的家伙事儿基本都离不开它。往祖上数,它起家就在船厂,明治维新那会儿长崎造船所就是它的根,造船、重工业的底子打得贼瓷实。

二战爆发前,三菱就已经是日本工业的老大哥了,“武藏”号战列舰就是他们家造的。仗打完了,三菱也没消停,凭着那股子工业能力,继续在重工领域扎根。现在日本自卫队的很多装备,都深深印着三菱的标记。

举个例子,日本空自的战斗机,很多都是三菱搞的。主力F-15J,别看是美国的麦道公司授权的,组装生产可是三菱负责的,后期型号基本都是它在小牧南工厂下线。还有F-2A战斗机,也是三菱的代表作。

一旦开战,三菱本田能造飞机坦克,咱的车企能造啥?-有驾

最近美日不是在聊在日本组装F-35A吗?这事要是成了,三菱未来可能还要掌握五代机的生产组装技术。你说,这是一个只想着怎么把车卖好的公司吗?

工业巨擘的另一面:从民用到军工的无缝切换

跟三菱比,本田呢,大家更熟悉它是个汽车和摩托车制造商。可别看这样,二战时候它也给军方出过力,著名的Ki-43隼式战斗机,就用了不少本田工厂生产的关键零件。

一旦开战,三菱本田能造飞机坦克,咱的车企能造啥?-有驾

虽然二战后本田没像三菱那样一条道走到黑地搞军工,但它在发动机、交通工具制造上的技术积累,全球公认牛掰。真要到了紧要关头,本田的技术和生产线,转头造军事装备,那潜力也是巨大的。

说白了,三菱和本田这两个牌子,不光有军工的历史经验和技术储备,更具备现实的军工生产能力。它们能造飞机、坦克,这能力一拉开,直升机、导弹、无人机这些也都在技术谱系里,不是瞎吹。

一旦开战,三菱本田能造飞机坦克,咱的车企能造啥?-有驾

就拿三菱重工来说,战后虽然转向民用,但跟日本自卫队和美国军方的合作压根没断过。F-2、F-15J战斗机,CH-47直升机,P-1反潜机,E-2D预警机,甚至H-2A运载火箭,一连串的高精尖装备,都有它的份。

本田技研工业战后主攻民用市场,但也有分析认为,它通过合作等方式,参与了一些军事项目。例如,F-35的部件、UH-60直升机、MQ-9无人机,甚至C-2运输机等。

更重要的是,本田拥有深厚的技术储备,理论上甚至可以涉足潜艇、航母上的装备。这种军民两栖的技能,几乎是日本大型重工企业的普遍特征。

一旦开战,三菱本田能造飞机坦克,咱的车企能造啥?-有驾

不光是三菱和本田,你看造摩托车特牛的川崎重工,同时也是日本C-2运输机、OH-1侦察直升机、P-1海上巡逻机这些军用飞行器的研制方。之前挺火的“凉月号”导弹驱逐舰,上面那四台燃气轮机,就是川崎造的。

再看富士重工,就是大家开的斯巴鲁汽车的母公司。日本陆上自卫队的AH-1S武装直升机,还有日版的“阿帕奇”AH-64D,都是它负责组装生产的。这些“汽车公司”,骨子里藏着军工的牙齿。

东方巨龙的潜能:中国汽车工业的军工底蕴与战时转换

一旦开战,三菱本田能造飞机坦克,咱的车企能造啥?-有驾

既然日本的汽车企业普遍是这路数,那我们正在飞速崛起的中国汽车工业呢?它们藏着怎样的军工底子?真要到了那个时候,又能给国家贡献啥?

你仔细瞧瞧我们国内那些老牌车企,几乎无一例外地跟军工有关系。就拿长安汽车来说,它往上数,直接连着中国兵器装备集团,那可是国家国防工业的核心力量之一。再往前看,它前身能追溯到洋务运动那会儿的上海洋炮局,从那时起就开始造武器了。

跟日本那些同行有点像,很多中国汽车企业,也一直在军工领域有经营。比如北汽集团,它不光生产民用SUV和越野车,也给解放军制造“勇士”系列军用越野车。东风汽车也是,除了各种民用卡车,解放军现在用的“猛士”系列高机动装甲车辆,就出自东风。

一旦开战,三菱本田能造飞机坦克,咱的车企能造啥?-有驾

中国的汽车企业,在历史上也给国防事业立过汗马功劳。特定时期,一些企业参与生产过像59式、63式水陆两栖、69式这些老坦克,给部队输送火力。

改革开放后,随着技术进步,我们的车企参与研制生产了更先进的武器系统,比如99式主战坦克、96式装甲车、05式自行火炮等等,都有他们的技术贡献。

平时呢,这些企业以民用汽车生产为主,市场竞争拼得厉害。但真要到了那个时候,它们完全能够迅速调整生产线,变成国防安全的“大后方”。比如,北汽的技术和设备,改一改就能出轻型坦克、装甲运兵车、自行火炮甚至防空导弹发射车这些陆军装备。

一旦开战,三菱本田能造飞机坦克,咱的车企能造啥?-有驾

长城汽车这样的,别看是民营起家,但它在特种车辆方面的经验,也能用来生产作战、侦察、通信、指挥等专用军车。这个潜力,是平时不显山露水的。

从工业发展的普遍规律来看,军用和民用产品在生产技术上很多东西是互通的,改起来并不难。这在全球范围内都一样,不是日本企业独有的把戏。

一旦开战,三菱本田能造飞机坦克,咱的车企能造啥?-有驾

和平年代,国家工业体系强调专业化分工,效率第一。可真要进入战时状态,整个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瞬间就能被整合起来,统一调配,去满足战争那个巨大的消耗。

二战时的美国就是最好的例子。福特汽车,一个纯粹的民用汽车制造商,建立时跟军事没半毛钱关系。可在战争期间,它一个厂,就造了超过8600架B-24“解放者”重型轰炸机,一个月能下线650架!像下饺子一样。

看看今天的中国,全球公认的世界工厂。这个工业体量,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真要是到了那个份上,开动起来造武器、造物资,那速度、那规模,根本无法想象。这才是我国安全的真正底气。

一旦开战,三菱本田能造飞机坦克,咱的车企能造啥?-有驾

所以啊,外面那些叫嚣着要怎么怎么样的,真到临头了,都得掂量掂量跟这么一个工业巨无霸硬碰硬的后果。这,就是我们汽车工业,或者说整个中国工业体系,最深层次的战争潜力。它不光是能造东西,更是定海神针一样的存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