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5系车价雪崩:是捡漏机会,还是时代抛弃的缩影?
2025年4月,北京的宝马4S店:43.99万的宝马525Li,直接砍到28.7万,相当于打6.5折!不到一个月,全国销量冲到9085辆,但网上却吵翻了天:“以前买不起,现在看不上,宝马这是咋了?”
2025年3月27日,特朗突然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打击发动机、变速箱等美国产零部件。按照常理,这会让依赖进口的宝马成本飙升,但现实却大跌眼镜:关税生效不到1个月,宝马5系直接降价16万,硬生生把压力甩给了市场。
宝马早就把V2X技术版5系搬到中国生产,宁德时代的电池、华为的HiCar车机系统全用国产,进口依赖度下降。北京一家4S店销售私下说:“现在卖的车,连螺丝钉都是中国造的。” 更绝的是,宝马甚至用“降价对冲关税”——你加税我就降价,看谁先扛不住。
“美国想卡脖子,结果逼出个‘中国制造’的宝马!”
但代价也很明显:经销商卖一辆亏3万,北京24家4S店关了14家,剩下的全靠返利硬撑。说白了,宝马用本土化生产化解了关税冲击,但代价是浪费品牌溢价。
从“面子神车”到被嫌弃,宝马输在哪?
十年前,开宝马5系是“谈生意的入场券”,但现在年轻人却说:“花30万买个标,不如买电车去旅游!” 这种转变背后,是宝马被时代甩下的三大硬伤。
一刀砍在“面子”上。第八代5系的“巨型双肾格栅”被网友骂成“土肥圆”,2024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传动轴异响问题,宝马却只换不退,口碑直接溃败。
二刀来自技术:特斯拉Model Y用激光雷达和全自动驾驶,小米SU7充电5分钟跑200公里,而宝马5系还在用L2级辅助驾驶和8.5升油耗的2.0T发动机。
三刀够狠:新能源车把“豪华”重新定义了。极氪001车主说:“开过电车才知道,宝马的智能系统像老年机。”
2025年2月,宝马i5纯电版只卖了358辆,直接被比亚迪汉EV按在地上摩擦。考虑到新能源渗透率已突破,宝马的燃油车优势已成“前浪”。
宝马赌的是“以价换量”:2025年一季度销量暴跌,库存积压98天,比行业健康线多出一倍。销售自嘲:“现在卖汽车像卖白菜,不求赚钱只求清库存。”赌的更是品牌余温:60后、70后还认宝马标,但90后主力客户已经转向。
二手市场率先溃败:三年车龄的5系暴跌,二手车商集体拒收2024款库存车,直言“收车像靠运气”。
可怕的是品牌“超前消费”:一位车主哭诉:“去年花40万买的车,现在新车才29万,感觉像被割韭菜!”
奔驰E级降到27.88万,奥迪A6L跌破30万,凯迪拉克CT5直接“半价甩卖”。
29万买宝马5系,到底值不值?
捡漏党认为:“用3系车价买5系,底盘扎实空间大,还要啥自行车?”但风险党警告:“明年残值可能不如雅阁,修一次车够买台国产电车!” 专家建议:如果非要买,先查生产日期——库存超6个月的车电池可能老化,雨天试车看传动轴异响。
车价还会再降吗?
销售嘴上说“到底了”,身体很诚实。河北一家4S店经理透露:“总部要求6月前清完库存,月底可能再降2万。” 分析师更悲观:“燃油车还得跌!”
新能源车真能取代BBA?
数据不会说谎:30万以上市场中,特斯拉Model Y和比亚迪汉销量已超宝马5系。网友神评论:“BBA的尽头是网约车,不信看奔驰E级跑专车!” 但也有保守派坚持:“谈生意还得BBA,开电车总像跑滴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