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知愚 “,丰田要翻车了
” 这几天又有劲爆新闻,把丰田这老牌车厂直接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说实话,这消息一出来,周围不少朋友都炸开了锅
猜想这丰田到底咋就忽然之间跌得这么惨
2025财年,那份财报亮瞎眼了:净利润暴跌了44%,缩水到只有2.66万亿日元
丰田董事长之前还因为“躬匠精神”被捧上天,结果这回又成了众矢之的
这就好像,一个班里最乖最棒的学霸突然变成了考试倒数的小透明
过去丰田靠着那大方得体的设计,性价比杠杠的安全性,圈了一大票铁粉
市场地位稳稳地坐着头把交椅
可眼下,哎哟喂,直接撞了个“滑铁卢”
让人忍不住想问:这丰田咋就突然变得不香了
[01]
丰田的“滑铁卢”,其实早有苗头 说起丰田这次的“跌倒”
其实也不是一夜之间的事儿
五月份的时候,丰田社长佐藤就抛出了个“悲观预言”:营业利润要降20.8%
结果三个月不到,现实啪啪打脸,利润竟然直接腰斩
老百姓眼里那口碑杠杠的“香饽饽”车子,怎么一下子变“烫手山芋”了
丰田倒是挺会找理由,把锅甩给了关税和汇率
财报里说,美国政府搞了个关税新政,给丰田带来了1.4万亿日元的营业利润缩水
日元汇率升值又让它损失了7250亿日元
听起来就是:“不是我们不行,是美国那边不讲理
” 这事儿,讲真,关税和汇率丰田受伤的一个大原因,但把所有的锅都往这儿推,也显得有点偷懒
连丰田自己内部都有人嘀咕
毕竟,美国政府惯于使点小手段,过去丰田没被影响还能逆风翻盘,眼下突然就全赖政策
更何况,这几年环保节能的浪潮很猛,电动车成为了市场新宠,一大批新品牌趁机冒头
以至于有赶超燃油车的势头
再说了,丰田对电动车的态度也挺奇葩的
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年终发布会上,丰田大老板丰田章男竟然当众质疑电动车的环保价值,直接说电动车多了反而会提高碳排放
电能环保啥的纯粹是扯淡
这一口咬定燃油车才有未来的架势,听得人都想笑
说到底,丰田这老牌燃油车巨头,不跟上消费者的心思
对手抢走市场也就不奇怪了
[02]
电动车火起来,燃油车开始掉队 那为啥眼下燃油车越来越不受待见
按丰田章男的说法,是因为环保
但我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电动车真能省钱,这是很现实的一个因素
短期来看,买电动车的钱包更友好
眼下很多新能源品牌都在打价格战,天天降价
以至于有的价格便宜得让人怀疑人生
就拿特斯拉Model 3来说,刚上市一个月,价格就从26.95万跌到25.95万
比亚迪元UP那更夸张,原价快十万,直接降到7.48万
普通人买车压力一下子轻多了
长期算帐,电动车也划算得多
拿平时上下班的“通勤族”来说,一年跑个1.5万公里,家里充电算下来,每度电0.6元
一年电费大约9000元
反观燃油车,油价涨得快,一升汽油8块前后,百公里油耗9升,算下来每公里0.72元,一年油费得10800元
比电车贵出了1800元
这还不算燃油车那些看不见的花销,机油、火花塞啥的
科技感和智能化体验更是让不少年轻消费者拍手叫好
还有个有趣情况,豪车市场都开始走亲民路线了,宝马、奥迪、路虎、奔驰
比如15万的宝马,16万的奥迪,17万的路虎,奔驰以至于半价出售
真是让人怀疑这还是豪车吗
丰田,刚好被夹在这中间,前后为难,市场份额被蚕食
[03]
丰田的“降本增效”,到底是玩啥花样
眼下丰田前有追兵,后有劲敌
“降本增效”听起来头头是道,但丰田的做法却是又简单又粗暴
表面上看,丰田还在改良和创新
真正地背后却有点糊弄消费者的味道
零件成本高,那就换劣质货
这算盘打得啪啪响,口碑却碎得稀巴烂
举个例子,原本丰田车型的引擎盖用的是铝材
主力车型汉兰达的防撞梁也从铝合金降级成了钢材
你说这改变,是升级还是降级
消费者看了直呼“这还丰田吗
” 更滑稽的是,燃油车里面那股难闻的油味,消费者一提,丰田章男倒好
居然说:“消费者喜欢车内有燃油味
”这话说得,真是巴适得很
别人家都在拼研发和用户体验,丰田硬是耍赖招数,吃老本
这样的态度怪不得被贴上“老气”“过时”的标签
不仅如此,丰田以往引以为傲的安全性也出事了
2025年8月,广汽丰田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召回计划,涉及车辆多达14万多辆,主要因为仪表程序有缺陷,悬架弹簧存在隐患
你说这事儿,过去丰田可是“传三代”的神话
买车前得掂量掂量,别成了“夺命车”,这场面
说到底,丰田这遭遇里头,有外部压力
它要是在对手围追堵截中找回节奏,那还说得过去;要是继续自我感觉良好,走歪路
按我说,这场戏还没唱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