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敲下“美国党正式成立”时,整个华盛顿政坛都听到了火药引信嘶嘶作响。 这位刚给特朗普捐了2.77亿美元的金主,转头就因一项法案掀翻了桌子,特朗普签署的《大而美法案》永久取消了电动汽车税收抵免,让马斯克的特斯拉每年直接蒸发12亿美元利润。
更狠的是,特朗普甚至放话要“把他驱逐回南非”,暗示抓住马斯克学生时代非法滞留美国的把柄。 两人从盟友变死敌只用了五个月,而马斯克的报复方式是直接挑战美国百年两党体制:用新政党撕裂共和党票仓,在2026年中期选举中抢夺关键议席。
他早已用两次投票试探民意。 6月5日首次民调中,超过80%的参与者支持建党;7月4日独立日当天,124.9万人投票,65.4%高喊“同意”。 马斯克把新党命名为“美国党”,宣称要代表“被忽视的80%中间派”,核心策略却极其精准:不搞全国铺开,而是集中火力争夺2-3个参议院席位和8-10个众议院选区。
这招直击美国政治最脆弱的软肋。 当前参议院两党仅差1席(51:50),众议院多数优势也微弱。 只要在关键摇摆州如宾夕法尼亚、亚利桑那拿下少数席位,“美国党”就能成为“造王者”,让两党在争议法案上低头求票。 政治分析师杰森·罗伊点破本质:“他不需要多数席位,只要当关键少数派,两党就会像讨好国王一样讨好他。 ”
但美国政治制度是台生锈的机器,专为两党定制。 马斯克面前横着三重绞索:
赢者通吃的选举规则让第三党永无出头之日。 1992年富豪佩罗拿下19%普选票,却因未在任何州获胜,选举人票挂零;2024年大选甚至没有第三党候选人能挤进全美50州选票。
法律门槛高到荒谬。 仅在加州获得选票资格,就需要收集110万选民签名或吸纳7.5万党员;全美50州全部通关需超200万个签名,任一州失败则前功尽弃。
草根组织几乎空白。 线上6800万推特用户的热度难转化为线下投票站力量,而两党百年经营的基层网络如铜墙铁壁。
资本市场的反噬比政敌更快。 特朗普盟友詹姆斯·菲什巴克当即推迟特斯拉ETF基金上市,逼宫董事会“管好你们的CEO”。 特斯拉市值在法案争议中暴跌1500亿美元,股东们捏着股票瑟瑟发抖:若放任马斯克玩政治,可能招致监管审查;若约束他,这位暴脾气首富可能抛售股票自立门户。
共和党撕下脸皮开火。 筹款人莱文嘲讽马斯克“一事无成”,民主党则给“美国党”贴上“富豪玩具”标签。 特朗普更在真相社交平台咆哮:“马斯克彻底失控了! 就像一场列车事故! ”
甚至搬出核威胁:暗示政府有权审查SpaceX的百亿级政府合同。 马斯克4000亿美元身家虽厚,但两党背后是盘根错节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PAC),金流深不见底。
马斯克的政策拼盘充满硅谷式矛盾:高喊“财政保守主义”反对国债扩张,却因自家企业依赖补贴被批伪善;支持AI军事化和毒品合法化,又主张绝对言论自由。 《新闻周刊》犀利指出:这套“科技精英套餐”对蓝领和农民毫无吸引力,他们与硅谷繁荣毫无瓜葛。
唯一亮眼的是选民数据。 Quantus民调显示,共和党男性对“美国党”热情最高——23%“非常可能”支持,34%“有可能”。 年轻人也跃跃欲试,毕竟马斯克在Z世代眼中仍是火星殖民的代言人。
政治学者伯纳德·塔马斯泼上最冷的冰水:“第三党在美国的命运像蜜蜂,蜇完人就死。 ” 历史反复验证:一旦小党威胁到主流,两党会迅速剽窃其主张,吸干生存空间。 最成功的第三党也难活过十年。
马斯克用古希腊战役自比,宣称要“在精确位置高度集中兵力粉碎斯巴达神话”。 但当这位南非移民之子无法参选总统,当“美国党”标志只能设计成极简科技风字母A时,更多人想起的恐怕是他自己那句箴言:“那些为安全放弃自由的人,终将两者皆失。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