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现在买车越来越像买手机了?以前买手机无非是诺基亚按键机,几个功能摆在那里,谁也不会在意外观是不是“辨识度”,有的用就好。现在倒好,手机一出新款,不光外观要讲设计,处理器、电池、拍照、系统什么的都得翻过来揉过去地说。车呢?也差不多。
比如捷途山海L7 PLUS这次上市的消息,估计不少人第一反应是:哈?这车怎么售价才10.99万起,还一口气出六个版本,全都中型SUV,轴距有2820mm,五座七座都有,还搞什么置换和补贴,这到底是真实力,还是就是价格战喊得响?
现在买车,谁不想性价比高?看配置表花活一堆,真正用上的能有几多?咱得先问一问,这么多配套,这么多花里胡哨的设计和功能,到底是为谁准备的?是面子活,还是里子活?
你说外观设计,现在的车头流行什么贯穿式大灯,这个山海L7 PLUS也用了。你觉得是噱头吗?还是说觉得这玩意儿晚上能更亮或者能让对面司机多瞟你几眼?日行灯还搞个J型,小蓝灯、T型尾灯,为了什么?为了潮?还是确实实用?我倒觉得现在不弄点设计梗,怕是卖不过隔壁,毕竟这年头想拼纯机械实力,那可真是上一代工程师的浪漫了。
车身轮廓,没啥多余线条,半隐藏式门把手。你说是不是噱头,我没法认定,但真要用起来,不见得个个都喜欢,有的觉得新鲜,有的觉得“有点鸡肋”。19/20寸的轮圈倒是讲究,现在大家都赌一个“风阻低”,但骑着电瓶车的朋友都知道,真正想“省电”,可得拼软硬功夫,单凭一个轮胎效果,恐怕没啥本质提升。
车内呢,极简+大屏,这简直就是新能源的“新五年计划”标准配置。15.6英寸可旋转的屏,很酷,但你真用起来会不会觉得“有点抢戏”?语音大模型、全系CarPlay,用着挺滑溜,但只要系统不卡,语音识别不跟你“尬聊”,我觉得对于大部分实用党来说,就是合格了。可要是你对“智能”不敏感,可能最后还是手机导航靠谱。
说到座椅,搞出来12层结构的云朵舒享座椅。我读这名字都能脑补出腰背软绵绵,屁股陷下去的感觉,还有加热、按摩、老板键,这年头真是全车“软枕”,没点仪式感都不好意思说是新车发布。可你说这些功能,到底是刚需,还是买时心动、用时摆设?我身边但凡开几年车的,看见新车的这些配置,经常有句顺口溜,“买椅子送车”。就是你真把座椅功能拉满,用的频率其实也就刚上车的那些天,之后基本全靠习惯。
翻翻后备厢,居然有双冰箱,还分区搞得明明白白,温度调节范围大得惊人。你说能装几瓶可乐,嵌个小箱子,过个周末野餐确实带感,五座还能配个隐藏式冰柜,听着谁不心动,可你真要天天用么?是不是买车的时候,冲着“我以后一定开出去自驾,每天带冰饮”,可买回家实际上一次没用?咱都清楚,这多少有点把“高级感”搬进了样子里。但换个角度想,这年头消费升级,什么都得“有点不一样”,要是你摊手,啥都没有,又有人说“不够意思”。
动力系统是个亮点。鲲鹏超能混动,全系1.5T+电混DHT,数据出来一把好看,什么综合最大功率265kW、扭矩530N·m、热效率44.5%。看到没有,想躺着省油,你有电池包(18.67kWh或32.66kWh,续航121/220km),想远行,CLTC综合续航都超1600公里。现在谁还天天担心跑长途?混动系统出来以后,油电结合的里程焦虑,一下像没生过。
但是老话说得好,好数据不一定就是好生活。你抱着“高配车型”,配什么CDC电磁悬架、智能感应调节这些,说白了就是让你在路感、舒适和动态间自由切换、高端体验都沾,真心用下来,普通城区路段你还能体会出多大差异?大多数时候更多还是心理安慰。
再说价格。现在把价格战喊出来的企业多了,谁不是想用价格打穿同级?但10.99万,其实是厂商补贴后到手价,这中型SUV直接挑战合资紧凑型SUV,有没有压力?有!能不能扛住?另说!关键看谁的路子粗、更新快、口碑稳。这车确实想做家庭消费市场、年轻化消费市场双重覆盖,自动化和智能化拉满,设想很美好,可最终咱得问:这么多功能,买得起你不一定咬牙上高配、用得起你未必全部用到,真正影响用户口碑的,依然是质量、三电系统稳定性、售后服务水平这些“老本行”。
想一想,这么多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从买不起到买得起,从合资独大到自主绽放,现在一直讲的都还是“卷”。卷配置,卷价格,卷设计,最后都卷到你我头上。可是配置不等于体验,参数不等于口碑,宣传画册和生活,有时候那是一南一北。就像你手机买了128G,最后一翻全是上班软件和截图;新车上了一堆功能,日常还是用来上下班,周末够意思能带个家人兜风就知足。
再说点扎心的。很多人以为车越大越牛,说实话,对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车足够用、体验舒适、价格不过火,不掉链子就够了。你真买一个满是黑科技的车,几年后更多的还是功能冗余。现在车企也明白,年轻人不会为虚头八脑买账,用户要的是直接、实在,最好像拼多多下单一样简单粗暴。
捷途山海L7 PLUS这车,无非是踩准了这些点,但它要做的其实比人们以为的要难,想用有限价格提供不简单的体验,很容易本末倒置。家用中型SUV,用不起太高级的零部件,路子奔着家庭刚需,一个都不能缺,哪怕是冰箱、座椅,哪怕是“可用可不用”。
到底该怎么选,很多人幻想着“配置爆炸,优惠拉满”,可大家心里不都明白一句老话:羊毛出在羊身上。厂商现在拼的是效率和组合拳,推出新款快、密集迭代、多场景撬动,多研发一点卖点,有没有意义?对消费者来说当然有意义,毕竟谁也不想落伍,但终究是“先过了当下这步日子再说”。新时代的家庭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也更现实,开始正视自己喜欢什么、缺什么、真用什么,不光看外表耍花活,更看三年五年后的背书。
买车这事儿,咱不能只看今天发售的新闻稿,真正的故事,都是买回来三个月、半年以后的“互助小群”,才知道哪个功能帮了你一把,哪个是“纯属摆设”。山海L7 PLUS这类新车型,配置拉满看着过瘾,也掩盖不了如今年轻人推出新车的残酷事实:你想要的,永远不止这些,市场下的水,始终是深的。
最后我想问一句,大家到底想要什么样的车?是科技拉满像样子工程,还是日子耐摔过日子的“平实选手”?拼得过价的配置,能不能拼得过口碑的积累?当产业链、流通链、渠道全部卷到底,真正留下的是什么?是体验,是信任,是说得明白、用得踏实的那一份“好用心安”。捷途山海L7 PLUS确实回答了市场一个问题,也留给用户两个疑问:你感兴趣的是配置表上的那些功能,还是最后一天的日常生活?你想买的那辆车,是别人的眼光,还是自己的舒坦?
我想,答案都该在自己心里。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