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许多新车的价格几乎降到了令人惊讶的低点,比如沃尔沃的五折促销、奥迪A4L的超低起步价,以及宝马5系的起售价也仅在三十万左右。这让我的一位朋友不禁给我发信息询问:“我现在是买车的好时机,还是等到年底再考虑?我担心买了车后价格还会再降。”
说实话,这种顾虑恐怕也是许多消费者的共同心声。如今,汽车价格确实处于相对便宜的水平,几乎是历史最低点,选择在这个时候购车无疑是很划算的。传统的消费观念影响了不少人,很多人习惯于“买涨不买跌”,对于那些价格持续走低的车型,总是担心自己买后价格会继续下降。
对此,我想分享一些个人的看法。如果你不急于购车,可以考虑再等等。根据目前市场形势,新车价格未来仍有可能继续下滑,至少短期内不会出现明显上涨,因为4S店的库存可能远超我们的预期。
近期,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了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的最新调查数据。根据这份调查,2023年6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达到了62.3%,比去年同期上升了8.3个百分点,且该指数高于荣枯线,显示出汽车流通行业依然处于低迷状态。
很多人可能对62.3%的库存预警指数并不太了解。该指数将50%作为荣枯线,低于50%表示合理,而高于50%则表明市场需求疲软,库存压力增大,经营风险增加。
回顾2022年11月的库存预警指数,当时的数据是65.3%。那个月,由于疫情和相关管控,41.2%的经销商面临闭店情况,大多数闭店超过两周,导致大量库存车堆积。而现在的4S店库存指数为62.3%,与当时的65.3%相差不大,由此可见,当前4S店面临的经营压力同样不可小觑。
众所周知,汽车4S店属于重资产经营模式,虽然前期投资庞大,但日常的人工成本和其他开支也相当可观。更为关键的是,4S店、主机厂与金融机构之间实际上是在进行一种“击鼓传花”的游戏。4S店从金融机构那里批发车辆,然后再销售给消费者。如果销售情况良好,库存预警指数保持在50%左右,三方都会受益,生活相对宽裕。
当销售不畅,车辆在4S店堆积,库存车数量激增时,仅仅是4S店需要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利息就足以让它们感到巨大压力。为了促进销量,4S店不得不通过降价来吸引消费者,因此我们看到的新车“白菜价”现象便由此产生。
大胆预测一下,至少在今年年底之前,新车的低价局面不会发生太大变化,除非价格战有所缓解,4S店的库存降低到合理水平,但从目前的情况来这似乎是非常困难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