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买车的朋友们,心里头估计都有个小算盘。
眼瞅着油价跟坐过山车似的,忽高忽低,但总归是往上走的趋势,每个月加油的钱,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这时候,很多人就把目光投向了混动车。
这车好啊,起步用电,安安静GAME又省钱,跑长途用油,没里程焦虑,简直就是集合了燃油车和纯电车的优点于一身。
可就在大伙儿兴冲冲准备去店里看车的时候,一个大大的问号往往会从心底冒出来,拦住了迈向前的脚步:这混动车的电池,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听说这玩意儿金贵得很,能用几年啊?
要是开个五六年就坏了,换一下不得花掉我半辆车的钱?
这车,会不会买得起,修不起啊?
这些问题,就像一根刺,扎在每个想买混动车的人心里。
今天,咱们就把这事儿彻彻底底地聊个明白,把这根刺给拔出来,让大家心里亮堂堂的。
咱们得先弄清楚一件事,市面上我们常说的“混动车”,其实主要分成两大类,它们的电池脾气和干的活儿完全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一类是咱们以前听得比较多的油电混合车,比如丰田的卡罗拉双擎、凯美瑞双擎,还有本田的一些车型。
这类车的电池非常小,大概也就一度电两度电的样子,你没法给它插电充电,它的电完全是靠发动机工作的时候顺便充一点,或者刹车、下坡的时候把浪费的能量回收回来攒起来的。
这块小电池,就像个“贤内助”,它的任务不是自己独当一面跑多远,而是在车子起步、爬坡这些最费油的时候,出来搭把手,用电动机帮你推一把,把油耗给降下来。
因为它总是在小范围地充电、放电,而且频率非常高,所以对电池的管理技术要求特别高。
另一类,就是现在市面上最火的,尤其是咱们国产品牌做得风生水起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比如比亚迪的DM-i系列,长城的Hi4技术,吉利的雷神电混等等。
这类车的电池就要大得多了,普遍都有十几度电,甚至三四十度电。
它既可以像纯电车一样,充满电安安静静地跑个几十甚至一两百公里,满足日常上下班通勤;电用得差不多了,发动机再启动,变成油电混合模式接着跑。
它的工作模式是“能用电就先用电”,所以电池会经历比较彻底的充电和放电过程。
搞清楚了这两种区别,我们再来看寿命问题。
很多人担心的“电池用个五六年就不行了”,这个说法放在十年前可能还有点道理,但放在今天,就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先说第一种油电混合车,你看看马路上跑的那些开了十年以上的老款普锐斯、老款凯美瑞双擎,很多车开到报废,电池都还是原装的,性能也衰减得不厉害。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像丰田这样的厂家,通过非常精密的电池管理系统,把电池的电量始终控制在一个非常窄、非常舒服的区间里工作,比如说,电量永远在40%到60%之间浮动,既不让它撑着,也不让它饿着。
电池在这种“养尊处优”的环境下,寿命自然就长得惊人。
所以,对于这类车,电池的寿命基本可以和整车的寿命划等号,完全不用过度担心。
再来说咱们现在更关注的插电混动车。
它的电池更大,循环次数更多,是不是就更容易坏呢?
恰恰相反,这几年中国在动力电池技术上的进步,可以说是突飞猛进。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
这种电池不仅仅是通过了最严苛的针刺实验,安全性做到了行业顶尖,在寿命上也同样出色。
根据官方和大量第三方测试的数据,刀片电池的循环充放电寿命可以轻松超过3000次。
这是什么概念?
我们就算这台车纯电续航是100公里,3000次循环就意味着这块电池能支撑车辆行驶30万公里。
对于绝大多数家庭用车来说,开到30万公里,车子本身也到了该换的年头了。
而且这还是比较保守的算法,实际使用中,因为有发动机的辅助,电池并不会每次都经历完整的深充深放,实际寿命只会更长。
所以,无论是哪种混动技术,如今正规大厂出品的电池,其物理寿命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消费者的用车周期。
好,那我们再来聊聊那个最让人心惊肉跳的问题:换电池到底要多少钱?
万一,我是说万一,运气不好,电池真出了问题,是不是真的要“砸锅卖铁”去修?
这个价格,确实是根据车型和电池大小来的。
像前面说的丰田那种油电混合车,电池包小,如果出保后完全自费更换,在4S店的价格大概在两万元上下。
这个价格虽然不便宜,但对于一台车十几年生命周期里可能发生的一次维修来说,也并非无法承受。
真正的价格大头,确实是在插电混动车型上。
一台主流的国产插电混动车,比如比亚迪宋PLUS DM-i,它的电池包成本就不低,如果完全自费更换,费用可能在四万到六万元这个区间。
如果是那些豪华品牌的插电混动车,比如保时捷、宝马的车型,由于品牌溢价、进口关税和技术复杂性,换一块电池的报价达到十几万甚至二十万,也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听到这里,是不是感觉钱包一紧,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
别急,这只是理论上的“最坏情况”,因为厂家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一道“防火墙”,也是我们买车时最应该关注的东西。
这道“防火墙”,就是车企提供的质保政策。
这是解决所有电池焦虑的终极答案。
根据国家规定,所有新能源车的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都必须提供至少8年或12万公里的质保。
也就是说,在这期间,只要不是因为你自己撞了、泡水了等人为原因,电池出现任何质量问题,比如容量严重衰减,续航掉得厉害,或者干脆坏掉了,厂家都必须免费为你维修或者直接换新的。
这个政策,就是国家给消费者的基本保障。
而真正体现出我们中国品牌诚意和技术自信的,是它们在国家标准之上,又加了码。
现在你去看很多国产品牌,特别是比亚迪、长安、长城这些头部企业,它们纷纷推出了一个让消费者拍手叫好的政策:“首任车主三电系统终身质保”。
这六个字的分量,可以说是千金重。
它意味着,只要你是这台车的第一手车主,并且按照厂家的要求正常用车、按时在官方授权店进行保养,那么这块车上最值钱的电池,就由厂家给你“保一辈子”。
前面我们算的那几万甚至十几万的更换费用,对不起,跟你没关系了,厂家来承担。
这背后,不仅仅是一种营销策略,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对自己核心技术——动力电池的强大自信。
它们敢做出这样的承诺,就是因为它们相信,自己生产的电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根本用不坏。
这种自信,最终转化成了给咱们老百姓的实实在在的保障。
当然,这个“终身质保”通常会有一些限制条件,比如车子不能拿去跑网约车这类营运活动,每年行驶的里程不能超过一个上限(比如3万公里),而且必须全程在4S店保养。
这些条款其实非常合理,主要是为了防止政策被滥用,对于我们绝大多数普通家庭用户来说,完全不构成任何障碍。
所以,当我们去选购一台混动车时,与其去纠结那块电池的理论寿命有多长,不如把购车合同和质保手册拿过来,仔仔细细地看清楚上面的每一个字。
一个敢于承诺“三电终身质保”的品牌,它给你的安全感,远比任何理论数据都来得更加实在和可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