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就在想,一台15万块钱的车,到底还能卷出什么花样?还记得之前大家说新能源车一年比一年配置高,但你忍不住问一句:还能往里塞点啥?结果深蓝S07这一出来,多少人又重新陷入了选择困难症。
现在新车发布根本不是你追我赶,而是主打一个“你让我一分钱都花得心安理得”。深蓝这次直接标配了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用最通俗的话讲——就是把一堆高端传感器“怼”车上,让你城市通勤、上高速、各种泊车都像开游戏里的“新手导航”,连个倒车影像都玩出花来了。试问一句,以前想上高速领航那得加多少钱选装?现在厂家直接跪着给你端上来。你说你买不买单吧?
说白了,有人会不会质疑“15万的自动驾驶我敢信?”这事我还真调研过。我还记得前几年好多人对华为做车的质疑,说一会儿手机厂商小米造车,一会儿华为又要替大家“卷”进去,现在来看,谁不敢信华为智驾,几乎就是还没体验过。老百姓最怕的不是新技术,而是花钱买“假把式”。偏偏这车全系都标配,谁也甭比谁多谁少,门槛一降到底。你站在店里,就是体验新一代智驾的门票选手。
当然也有人要问了,自动驾驶归自动驾驶,其他配置是不是拿去填补价格?咱再刨一刨配置单,真正能让人咬牙下单的,往往还得是内饰和用起来舒服的细节。这年头标配8295芯片,能顶大半高端旗舰手机,24G车载内存,讲究的就是一个“车机不卡顿”。我都替某些合资车厂脸红——你车机还敢只塞4G、8G内存,就别拿出来丢人现眼了!开个导航转个音乐卡到想捶方向盘,15万的车都把软件优化卷成这样了。
这时候你会不会疑惑,“配置堆砌,悬架不就省一笔吗?”往年大众那些“板悬”、“一根棍”可别再来糊弄事。这S07直接上了前后麦弗逊+多连杆独立悬架,就不说成本了,光是质感、过坑弹跳的高级感,家用车往上一拉升。那可变自适应悬架,有种“别人20多万才舍得给的料,我这不到17万给你标配”,谁受得了?以前车厂喜欢套路配置分级,谁想到现在比卷比到底盘调教!懂点底盘的都明白,这一套东西,用起来啥水准。
讲到底,国内新能源车厂现在拼到最后其实输不起——谁也不敢掉队。随便一辆新车,你打开“配置表”,哪一项不是堆满参数。抬头显示,杜比全景声20扬声器,冷暖冰箱、按摩座椅、负离子空调,全都给你配齐了。你家上一代轿车还只有一个塑料手动空调和松动座椅,现在起步都直接按摩、制冷一条龙伺候……到底是谁惯出来的,还是大家有钱了?
不过说到底,咱买车最怕啥?怕厂商玩虚的。你说续航,说电池寿命,说能耗大不大,天天和手机数码产品一样的“感人宣传”一大堆。深蓝这次硬是把电池和增程两套方案都整明白了——550公里纯电,还有230、300公里两档增程。我都想嘲一句,15万块的通勤车居然还带着“跨省自由”。300公里增程你就算一天来回城市郊区,不吭声也能翻几个来回。这哪里光是满足了“有无焦虑”,简直就是“随便开,开秃噜皮”。这点让不少朋友彻底不看油车了——你想想,燃油和纯电同场竞技,油价吓人,牌照难摇,有点懂配置只怕直接奔着新能源去了。
你再琢磨琢磨,为什么这几年深蓝的“底气”越来越足?以前咱一直说什么“弱小央企”,你家车厂一天亏几个亿,现在倒好,新央企身份一叠加,工程师也越玩越顺手,整个工业链条自己拿捏的舒服,哪还怕砸钱造车——现在不少新势力都“卖一台赔一台”,深蓝开始“卖一台撕一个价格底线”。有传感器的是标配,不会玩车机的直接丢下牌桌,底盘调教成了家家必卷的“必杀”。这不卷,不踩着你脑袋卷,后面都没法活。
你问我怎么看?其实这是好事。竞争,本来就该补贴到咱消费者头上。咱们普通打工人买车靠的就是性价比,厂商投放市场的时候每个配置都敢写得明明白白,你啥也不用担心“加价提车”这种老黄历了。以后行情只会越来越透明,拼配置、拼智驾、拼售后,到头来谁能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多的功能,谁就是那张“卷王”的票。
但这也提醒咱们,买车别傻傻只看参数。一台车你每天多少时间在路上,啥功能真能用得上,这都得琢磨清楚。整天跟同事比谁的抬头显示大、谁的扬声器多,苦的是自己钱包。最重要的永远是安全、舒适、能省心。哪怕智驾再高级,没人敢把自己的命拿导航去博弈,手脚稳一点,有点辅助提升,只能说路上遇到事能帮你多留点缓冲。
我还得续一嘴:新能源行业现在的升级速度,快到有点骇人。前几年你说新能源还笨拙得不敢开远门,现在已经卷出了“该有的福利都直接下放”。以前买一款十几万的合资车,牛皮吹了天,空调不制冷、导航死卡,厂家还动不动让你“信仰充值”。现在可好,老百姓过日子图啥?不就图一便宜好用,配置到位?企业真给到了,咱就别瞎问那种“便宜没好货”,时间会验证一切。信不过新品牌,先跑个几万公里,身边买过的开开看,体验批量口碑才是王道。
最后还得设一句,我偶尔看着这些“15万就全都有”的新能源汽车,就想问:“下一步卷啥?20万的新能源是不是得直接送自动变色漆、带副驾小冰箱、后排大彩电了?”这行业还敢不敢让别的类型车活下去?如果再卷几年,全球的合资车企怕是要被挤成“边缘桌上观众”。没准十年之后,国外的高端品牌还得跑来中国偷师。
世道其实就是这样卷起来的。说穿了,15万块钱谁舍得随便扔?但现在花同样的钱,能买到的配置仿佛提升了一个维度,谁也不愿意回头再看那些“糊弄消费者”的日子。这买卖谁吃亏谁知道,反正厂家利润肯定被榨干了。再往后会不会捅破天,把高端旗舰功能全部压缩到更低价?谁也说不准。但我觉得,新技术、大规模量产、全行业竞争,是给所有老百姓开的红包。
想了这么多,我现在只受不了一个事:还没买车的朋友,是不是每多等一天,价格和配置能再升级?那到底是该等等再入手,还是决定趁早开上新技术?这问题,哪天真有人能回答清楚,也许就没有人再盯着“旧车卖谁了”了吧。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