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迷圈里可是炸开了锅,到处都在传“雷克萨斯要出双涡轮V8超跑了”,还说得有鼻子有眼,什么“王炸登场”、“中国限量不到30台”。
一听这话,大伙儿的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毕竟在这个电动车大行其道的年头,要是还有厂家愿意坚持造这种大排量的燃油性能怪兽,那绝对是情怀满满,值得尊敬。
但是,咱们先冷静一下,把这事儿从头到尾捋一捋,就会发现,这热闹的背后,其实是个不小的误会,而这个误会,恰恰反映了现在汽车市场的一些真实情况。
首先得把最关键的事实说清楚,大家在网上看到的这台帅得让人挪不开眼的雷克萨斯跑车,它根本就不是什么双涡轮V8,而是一台地地道道的纯电动概念车。
它的官方名字叫Lexus Electrified Sport,直白点说就是“雷克萨斯电动化跑车”。
您仔细瞅瞅网上的图片,这车浑身上下,连个像样的排气管都找不到,车屁股后面干干净净。
所以,那个“V8王炸”的说法,纯粹是一些人为了吸引眼球,看着它那长长的车头,自己想象出来的,完全不靠谱。
这就像看到一个壮汉,就非说他一顿能吃十碗饭一样,是主观猜测,不是事实。
所以,我们讨论的基础得建立在它是一台电动车上。
搞清楚了它的真实身份,咱们再来看第二个被热议的话题:这车是不是冲着小米SU7来的?
文章里把这台雷克萨斯说成是向小米SU7下的“挑战书”。
这个说法听起来火药味十足,但仔细想想,其实有点关公战秦琼的意思,俩车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里的。
咱们先说小米SU7,它为什么能这么火?
因为它干了一件以前没人干成的事。
雷军用大家最熟悉的互联网玩法,把一台外观漂亮、性能数据炸裂、智能科技配置拉满的电动轿跑,用一个二十多万的起步价,直接推到了普通消费者面前。
它让很多以前只敢在心里想想“跑车梦”的年轻人,突然发现,这个梦好像努努力就能够着了。
小米SU7的核心竞争力,是“让更多人享受到”,它谈的是性价比,是用户体验,是把过去属于少数人的东西大众化。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雷克萨斯这台电动跑车。
虽然官方还没公布价格,但从各方面的信息来看,它绝对是冲着金字塔顶尖去的一款产品。
你想想,它的设计处处在向雷克萨斯历史上那台传奇超跑LFA致敬。
当年的LFA是什么车?
全球限量500台,在中国市场的售价高达近600万元人民币,是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的收藏品。
现在这台“精神续作”,就算成了电动车,定位也低不了。
传闻说它未来量产也是全球限量,中国市场可能就分到几十台,价格直接对标的是阿斯顿·马丁这样的顶级豪华品牌。
所以你看,一个是要走进千家万户的“国民新宠”,一个是注定只属于极少数人的“顶级藏品”,这俩车怎么可能成为直接的竞争对手呢?
说它向小米宣战,格局实在是太小了,雷克萨斯瞄准的,应该是保时捷、法拉利这些传统超跑巨头在电动化时代的潜在对手。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不是为了跟小米较劲,雷克萨斯费这么大功夫,造一台这么惊艳的电动概念车,到底是想干什么呢?
这背后,其实是这家老牌豪华车企深深的“焦虑感”和强烈的“求生欲”。
我们都得承认,在新能源汽车这股浪潮里,以雷克萨斯为首的日系品牌,确实反应慢了。
当我们的国产品牌在电池、电机、电控技术上飞速进步,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上玩出各种花样的时候,雷克萨斯卖得最好的,还是那些以安静、舒适、省心著称的油电混动车。
这些优点在过去是金字招牌,但在今天,面对口味越来越刁钻、越来越看重科技感的年轻消费者,吸引力正在明显下降。
品牌形象有点跟不上时代了,甚至被贴上了“中年油腻”的标签。
所以,这台Electrified Sport概念车,就是雷克萨斯扔出来的一颗重磅炸弹,是它向全世界,尤其是向中国这个最重要、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发出的一个强烈信号。
它想通过这台车告诉大家几件事:第一,别以为我只会造舒适的家用车,我搞起设计来,一样可以很科幻、很前卫,能引领潮流。
第二,别以为我技术落后了,我的电动车照样能做到顶级的性能,零到一百公里加速也能冲进2秒俱乐部,跟世界顶级超跑掰手腕。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我不仅懂性能,我还懂驾驶的乐趣和情怀。
雷克萨斯的高管曾经提到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想法,要给未来的电动跑车配上一套“模拟手动变速箱”。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在一台安静的电动车上,通过技术手段,模拟出燃油车换挡时的那种吸入感、顿挫感和节奏感。
这简直是挠到了所有热爱驾驶的人的痒处,它试图解决所有高性能电动车的一个共同问题:车是很快,但开起来总觉得像在玩一个高级的电子游戏,缺少了那种人与机器交流的灵魂。
这台概念车,是雷克萨斯在电动时代为自己寻找新灵魂的一次重要尝试。
它不仅是一款产品,更是一个宣言,承载着整个品牌想要变得更年轻、更科技化的决心。
至于文章里提到的,雷克萨斯计划2027年才在上海的工厂投产纯电动车,这恰恰反映了它的矛盾和紧迫感。
一方面,在中国建厂生产是明智之举,因为中国的供应链最完善,市场也最大。
但另一方面,2027年,这个时间点在瞬息万变的中国市场,显得有些太晚了。
三年时间,足够市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以,这台惊艳的概念车,对雷克萨斯来说,既是希望,也是挑战。
它必须尽快把这个美好的蓝图变成现实,用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来回应市场的期待和质疑,否则,光靠一个展台上的“梦想之车”,是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重新赢回年轻人的心的。
全部评论 (0)